青山秀水绘就诗意画卷,古韵新风奏响六合华章。10月17日上午,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新江苏传媒(中国江苏网)承办的“水韵江苏·美好生活”主流媒体融媒体采风行活动走进南京六合,并在冶山矿小研学实践基地举办授旗和启动仪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川,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江苏网董事长、总编辑杭春燕,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军,六合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超等出席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水韵江苏·美好生活融媒体采风行”活动范围覆盖全省,由省级及以上主流媒体组成的采风行团队,对省内13个设区市、26个重点旅游目的地进行实地探访,深入宣传全省各地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做法。截至目前,已采写发布稿件超240篇,“新江苏游记”系列推介视频、系列直播收获近500万观看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川,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江苏网董事长、总编辑杭春燕共同启动了2024年“水韵江苏”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征集工作;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军为本项活动创作优秀作品的媒体代表颁发证书;六合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超致辞;省文化和旅游厅旅游推广处处长于倩为采风团代表授旗;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资深文旅记者陈起增作为媒体代表发言;强国主播团成员郤鼎昌带大家共同回忆“水韵江苏·美好生活”融媒体采风行足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仪式结束后,采风团的十多家主流媒体实地探访了六合冶山矿小研学实践基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流动,六合冶山铁矿小学因生源减少而闲置。六合文旅集团奔着盘活国有闲置资产、打造文旅项目带动乡村振兴的目的,将闲置校舍改造成为集研学和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今年4月20日,冶山矿小研学实践基地正式开业,占地面积约30亩,以六合冶山铁矿小学为基底,以校园怀旧为主要特色,主打自然与地质科普研学、非遗研学、趣味研学,结合怀旧体验、自然科普、多主题教育和社会服务等内容,打造集沉浸体验、科普研学、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梦里校园营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改造的基地实践楼,既有增强青少年国家安全意识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馆,学习党史、锤炼思想的政治忠诚教育馆,展示宪法知识、设置法治讲堂的宪法宣传教育馆,也有帮助了解中国禁毒史、提高防范意识的禁毒展览馆,拥有防空知识问答、高空绳降体验等多样化互动的人民防空教育馆,还有集中展示了60幅优秀法治农民画的民法典长廊……“五馆一廊”主题教育场馆通过图片、文字、影像和互动体验等形式,将知识内容进行可视化、可触化展示,让青少年在研学中有收获、在思考中有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合文旅集团子公司总经理单维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研学实践基地通过结合实地考察、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探索知识。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综合素质。在改造过程中,我们还融入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设置非遗手工课、传统文化课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六合四大名片之一的农民画历史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浓重的色彩、夸张的造型、纯朴的感情以及深厚的乡土情怀而著称。采风队伍现场参与农民画鉴赏课程体验,通过描摹“六合农民毕加索”张国良老师的作品《盛世和美 年年有余》,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六合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冶山矿小研学实践基地以怀旧风为特有IP,除了传统青少年研学项目,还对亲子度假模式予以创新,通过校园风的主题氛围营造,打造集露营烧烤,户外素拓,非遗手工,森系婚礼、民谣诗歌会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特色休闲旅游的目的地。目前,基地分为五大板块:包括非遗体验馆、自然与地质科普研学馆和教育实践展馆的“启梦学堂”主题研学板块;包括光阴杂货铺、光阴教室和怀旧宿舍的“梦回少年”校园怀旧板块;包括致青春校园活动区、素质拓展营和欢乐湖畔的“梦想乐园”户外拓展板块;包括冶有田农学研学的“寄梦物语”农学板块;包括休闲书吧、综合服务中心和食宿配套的“筑梦空间”研学配套板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冶山矿小研学实践基地从2024年4月开业到今,总计接待人数近5000人次,接待团队121场次,其中包括省级团队两个,市级7个,区级团队89个。单维侠表示,未来基地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把直播作为孵化项目予以实践,通过素人孵化、营销基金、口碑带货等模式对冶山街道及周边农产品产业链予以赋能,为地方增产增收贡献力量。二是加大与周边景区的整合联动,通过与南京本地研学教育机构、社会团队、幼儿园学校等同业进行合作,开发含基地研学、景点观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产品,快速提升项目的市场影响力。三是以基地为载体,通过软装植入、文创展示、课程开发、旅游商品售卖等多种形式,擦亮农民画文化品牌,助力冶山农民画文化产业的发展。”(李苏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