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美国最多,46个城市/地区有城市空中交通项目,德国有20个,中国有15个,巴西有13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虹桥枢纽高铁站,打车去浦东国际机场,不堵车的话,时速55公里,全程67公里,用时1小时20分钟,花费约300元。而如果“打飞的”从低空直飞,时速250公里,全程47公里,用时20分钟,花费约376元——

已完成原型机试飞的零重力飞机工业联合创始人兼CEO石红算了这样一笔账。他还测算了从珠海站到深圳站,不从港珠澳大桥走地面,而坐倾转旋翼的新机型跨海,价格只有544元左右,比打车还低50多元。

10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长宁校区举行的智能网联与低空经济论坛上,从院士、教授到企业家,低空“蓝海”纷纷被“看涨”,同时还有长长的跑道要起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相比于传统直升机,载人eVTOL纯电驱动无污染、噪声低、更加安全可靠,是一种更符合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出行的产品。相较其他构型,倾转构型eVTOL具有载重比高、飞行速度快、运营效率高、经济价值强等特性,可为乘客节约更多出行时间,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本报记者 孟雨涵 摄

【低空飞行器制造商将多过汽车工业厂商】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到2035年,地面10%物流搬移天空,预测需要16万架低空飞行的通用航空飞机。作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特聘海外技术专家、上海通用航空协会专家委主任,任和也为同行算了一笔账:我们的低空到底需要多少飞机制造厂商?

按任和院士掌握的我国低空航空器企业情况,全国目前共有30余家行业企业,其中头部企业16家,像零重力飞机工业这样的长三角企业占9家之多。从现有研制能力看,现有的16家头部通航飞机制造商,每年根据市场需求平均需要生产1万架飞机,这显然不现实;因此,按每家平均每年制造200架飞机的能力,2040年预计全国需要至少250到300家的低空飞行器制造商。“这个数字,与全国230多家汽车制造商相比,比汽车工业还要多。”

垂直飞行协会(VFS)近期宣布,其世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机目录中可追踪的eVTOL飞机概念款数量已达到1000个,分别来自430多名设计师。任和看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因为与固定翼飞机与直升飞机相比,eVTOL具有飞行安全性、运行可靠性、绿色环保性、运营经济性、智能自主性、体验舒适性。

身兼锐恩飞机工业(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石红也跟踪研发进展,发现在飞机构型上21%是复合翼,43%是倾转旋翼,36%是多旋翼。但目前仅45款即5%完成原型机试飞,零重力的多旋翼、可换电ZG-ONE机型也在其中,其型号合格证(TC)申请已获民航管理部门受理。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实际上,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就达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其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贡献接近55%。石红预计,随着低空飞行活动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逐步显现,乐观可期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就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9月6日,观众在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创新成果展区体验一款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本世纪中叶市内交通eVTOL比重达36%】

任和研究认为,目前全球有55个国家的170个城市/地区正在制定先进空中交通(AAM)和城市空中交通(UAM)航空服务计划。其中美国最多,46个城市/地区有城市空中交通项目,德国有20个,中国有15个,巴西有13个……从载人eVTOL的应用场景看,业内预测2050年全球运营的载人eVTOL数量有望达16万架,其中市内交通的eVTOL占比达36%,机场班车交通占比35%,城际交通占比29%。

不过,“eVTOL们”要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很长的航程要“飞”。海通证券投资银行委员会董事总经理孔令海,从金融资本视角观察称,根据2024年航空产业网报告数据,eVTOL行业累计融资规模超过110亿美元,其中超过八成的融资额由前10位的企业拥有,包括美国Joby等多家企业均从2021年起先后上市。而十强之中,中国仅小鹏汇天一家,从造车发展到造飞机。

在行业发展的硬件基础方面,孔令海对比称,中国包括通用机场、起降点在内的基础设施与美国比还相去甚远。比如,美国各类机场近2万家,而截至2023年底,我国仅有449家。在飞行人才的软件基础方面,我国有航空、通航驾驶执照的人数与美国也有数量级差别。2021年时,美国已经发放72万本飞行执照,而去年底中国民航驾驶员有效执照总数为86091本。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持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的人数为22.5万人,也远不及美国有人机驾驶员。

当然,在AI时代,垂直型飞行器基本实现无人化。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全球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洁结合自己28年来的人工智能研究,特别阐释了“智联低空 创新领航”论坛主题,而无人驾驶eVTOL外,无人驾驶卡车与出租车等同样方兴未艾,成为未来交通生态的新质载体。

安全又高效的低空飞行器主流形态也充满想象空间。作为吴镇远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长聘教授、博导刘洪则解析称低空空域对空气阻力、飞行环境、航空市场带来三重新挑战,他认为“非定常”的空气动力学是低空无人器设计的利器,这种“流体物理量随着时间变化”的气动设计正成为颠覆性技术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