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持续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建设工作(以下简称“家改”),全省范围内完成20337户的改造工作,在帮助残疾群众更好独立生活的同时,“福建经验”作为典型样板,还向全国进行了推广。

量身改造 让残疾人居家生活“有爱无碍”

2013年,家住三明市清流县嵩溪镇嵩溪村的李富财在一次意外中脊髓受伤,从此,床铺成了他的陪伴,眼之所及的世界就只有一个小小的房间,拿着低保,住着破旧的瓦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活动受限,手术后的几年是李富财人生中最低谷的时候。后来,在各级残联及爱心人士的关注下,他参加了脊髓损伤康复训练,慢慢地可以下床,生活也能够自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出家门,对于当时的李富财来说还是一个奢望,因为门口的每一个台阶、每个小沟都是他跨不过去的阻碍。但现在,这些都不再是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在李富财家里看到,多个地方都铺上了缓坡,方便进出;厨房变成了低位灶台,他也能自己煮饭炒菜;还有手摇晾衣架、声控电源开关,让坐在轮椅上的李富财也能轻松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改造看似简单,却紧密贴合了李富财家的情况和实际生活需求,而这些都得益于三明市残联2023年推广的无障碍家庭改造。

李富财

我摔倒这么多年也没有一分钱,外债都还有很多。刚好有这个政策,这些钱全部是残联帮我们出的。

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李富财还享受到两项补贴、辅具适配服务、电子商务培训等一系列综合帮扶措施。如今的他还在“希望之家”脊髓损伤训练中心当起了教练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改”让残疾人重燃希望

记者从李富财那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敢想象”,而隔壁镇上的伍瑞清也有着同样的感受。

伍瑞清的腿脚虽然还有些不便,但已经可以轻松进行康复训练。然而在几年前,她的状态可不是这样,她清楚记得发生在2020年9月11日的那场车祸,使她的腰椎严重损伤,肢体一级残疾。回想当时,伍瑞清说自己绝望得连死的能力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当地残联多次入户走访,鼓励伍瑞清振作起来,先后对她进行评估并提供了康复器具,2023年还给她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让她能够自理,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伍瑞清和她的爱人在镇上经营着一家花卉合作社,带动了4户残疾人家庭一起创业就业。

如何做好“家改”?福建有“山区模式”

据了解,在福建持证重度残疾人约44万多人,其中农村残疾人约占比82.98%,而困难重度残疾人大多集中在农村,家庭无障碍改造的需求较大,同时也面临一些难题,比如资金问题。

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 廖艺萍

中央资金项目资金保障比较高,但是名额少;省级项目资金少,仅能支付无障碍家庭改造的人工成本,其他实施改造的材料、费用都需要残疾人家庭自行补贴,所以很难实现广覆盖。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残疾人居住分散,有时需要改造员驱车赶数十公里,平均每户还需要入户3到5次,这也是“家改”工作需要直面的难题。

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 廖艺萍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个性化强,需要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状况、房屋条件和生活习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实施改造,改造一户需要多次入户指导。从基层残联来看,力量比较薄弱,人员和业务能力难以满足“家改”的精细化操作需求。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需要“量体裁衣”,而“山区模式”同样需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明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吴发鑑

逐步形成了我们三明“361”综合帮扶机制,从精神、生产、生活三个方面帮助残疾人增强信心、增加收入、提高品质,在助残惠残政策落实、辅具适配服务、就业创业引导、技能技术培训、康复训练指导、志愿结对帮扶等六个方面提供综合服务。

此外,福建省残联与省财政厅联合出台《福建省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暂行),明确从2021年开始实施“家改”补贴制,统筹了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制定了“家改”目录,为全国率先实施补贴制的省份之一。此后又不断扩大补贴对象范围,大幅提高补贴标准,增加个性化改造项目。

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 廖艺萍

我们还采取了“整镇推进”的创新措施。以镇为单位,将改造任务、资金集中到改造需求较为突出的乡镇街道,以乡镇街道或县级残联为主体,委托第三方实施改造,既解决了改造家庭分散、第三方施工成本高不愿意承接的问题,又有利于将“家改”工作纳入乡镇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有效提高工作效能和改造水平,明显提高残疾人“家改”意愿。

目前,福建省部分县已经实施整县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并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中国残联下达的“十四五”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