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而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很多中国人也选择了移居海外,开始新的生活。

其实,在过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外国人愿意留在中国,并参与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1938年,有一对中国父母收养了一个外国弃婴,而在这个弃婴长大后,他也立志要来到新疆,报效中国。那么,在这个弃婴成长的过程中,都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弃婴就是李忆祖,在1938年的时候,他的生生父母将他抛弃在了中国,在这个时候,一对中国夫妇不忍心看着小小的他流落在外,因此,就将他带回了家,并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此后,这对夫妇还为他起名为李忆祖,自此,这个弃婴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曾经,有一个外国老奶奶想要收养李忆祖,但是,李忆祖的养母却不舍得将他送出去,虽然说养父母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但是在战乱年代中,想要养活几个孩子,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养父母却并没有与这个外国弃婴之间有什么隔阂,在李忆祖的成长过程中,他和养父母之间的感情也是十分深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李忆祖也顺利考入了北京地质学院,并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在1961年的时候,李忆祖也从北京地质学院顺利毕业了,当时,由于他的成绩非常优秀,因此,他也被学校分配到了北京工作。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北京应该是全中国范围内最好的工作所在地了,但是,李忆祖却并没有选择定居北京

在那个年代中,全中国的建设都处于一种百废待兴的阶段,而在这个时候,国家也就号召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前往贫困地区支援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李忆祖就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新疆,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刚来到新疆的时候,李忆祖就被分配到了当地的煤炭管理局,当时,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煤田地质的普查工作,当时,他和同事们经常开着越野车来到野外进行探查,虽然说在那个时候,风餐露宿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主旋律,但是,他却从未对这样艰难的日子有过抱怨,毕竟在他看来,自己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就是回报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由于工作上的调动,李忆祖又被调往了乌鲁木齐的一个学校担任校长,而直到1998年退休时,李忆祖仍然奋斗在乌鲁木齐的教育一线上。当时,虽然说李忆祖已经退休了,但他却并没有打算放下手头的工作,后来,他又来到了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中担任常务副主任,而为了促进新疆地区的教育发展,他也曾到处讲学,可以说,在那个年代中,新疆地区的大部分学生都曾经听过李忆祖的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虽然从血统上来说,李忆祖并不是一个中国人,但是他热爱中国的内心却是不容置疑的。在我国煤矿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李忆祖也贡献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常年的野外工作过程中,李忆祖曾经受过很多伤、也患过很多病,但是,他却从未对自己内心的坚持有任何动摇。

曾经,面对他人的质疑,李忆祖坚称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虽然说有很多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解,但是,李忆祖也用自己的切身行动证明了,血液和基因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对于他而言,中国就是他的故乡,为了自己的故乡,做出再多的贡献与牺牲都是在所不惜的。通过了解李忆祖的故事,我们也能得到一些鼓舞,在未来的中国建设之路上,相信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

参考资料:

《走进创造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