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写别离,心事都无题。李商隐的诗歌,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隐晦难说,仿佛一个谜,引得无数人抽丝剥茧,等到最后,猜谜的人似乎仍没有解开其中所有的滋味,却早已沉浸其中,潸然泪下。

他善用华丽的典故,隐藏自己的心事,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他常用凄清的文字,流露自己的思念,如: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他会用唯美的意象,诉说自己的无奈,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诗词美则美矣,读起来到底令人怅然若失。然而《唐诗三百首》收录的这首诗,字里行间却有着无限禅意,不似往常般的欲说还休,爱恨难辨。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商隐不足二十岁,还没有经历仕途生涯的坎坷。那时的他来到山中寻访僧人,顿悟禅理之事,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在这首五言律诗中,诗人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清幽简静的生活,同时也表现出对禅理的顿悟:面对仕途荣辱,淡然处之。

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诗人来到北青萝山时,日暮西垂,落入山岭,要寻访的那位高僧,便在远处的茅屋中。

颔联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深秋之时,落叶堆积,所寻之人,在那层层白云深处。

颈联写诗人于黄昏之时见到了高僧见到高僧时,他正独自敲打钟磬,闲适地靠着一枝青藤。

尾联写诗人获得了思想的启迪:世界万物都在微尘之中,我又何须要有喜爱和憎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闻这首诗写于诗人前往玉阳山寻道期间。在这里,他不仅熟读道家经典,也经历了生命中最绚烂的邂逅。与公主的侍女宋华阳偷偷约会,如金风玉露一相逢,虽无法长久,却已然藏在心底,藏在那一首又一首难解的《无题》之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诗人的追求,可纵观诗人的一生,一都在“入世”和“退隐”之间苦苦挣扎,在家庭与党派之间备受煎熬,在自我的坚守与生存的妥协间辗转反侧。

自十岁时父亲的猝然离世后,李商隐便开启了他苦难重重,颠沛流离的一生。

五次落榜后,幸而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令狐楚,才得以高中。那时的他也曾春风得意,满眼花团锦簇。

此后又遇到了第二位贵人王茂元,并与王茂元的小女儿喜结连理。也正是这一次“任性”的爱情,让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步履维艰,前路未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狐楚是牛党的中坚力量之一,而王茂元是李党的主要成员之一。李商隐深受令狐楚的恩惠,却又与李党结为姻亲,这在外人看来是无疑是一种背信弃义的抉择。可身在颓败的晚唐之中,诗人所求的不过是一线生存之机。

华州刺史崔戎也曾青睐于他,聘他为幕僚,给他丰厚的待遇,可没过多久,这一位伯乐暴病而亡,李商隐好不容易得来的安稳生活,一转眼又成空。

几次与贵人相逢相知,却每次都与机遇擦肩而过,终究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四十六岁时,因病去世,世间从此少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晚年之时,诗人漂流各地,为各地幕僚,此时的他不再醉心于仕途,而是在佛理中追寻平和的生活,如诗中所说的,“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只有接受了无常,才能以寻常心对待生活中的每一次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