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魅力沪郊新画卷,共享海派乡村新生活。7月1日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多个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及经营主体,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

金秋十月,遍地生机。

走进上海自在青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在青西”)的水稻种植基地,田间翻滚的金色稻浪,如同被阳光点燃的海洋,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举目远眺,平坦宽阔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平整美观的灌溉沟渠直达田间地头,无边的金色稻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构成了一幅壮丽的丰收图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进入收割倒计时了,再过一阵子,这些水稻就可以开镰了。”自在青西生产部部长助理冯文晓介绍,水稻的整个生长周期在160天~170天,今年常规稻的收割时间预计在10月底到11月初。

据冯文晓介绍,今夏水稻灌浆期遭遇了持续高温,但并不影响青浦薄稻米品质,味道还是一如既往的清香软糯。

作为“青浦薄稻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生产企业,自在青西的青浦薄稻米种植区域约为1400亩,其中主栽品种是“青香软526”,大约种植有1000亩。

俗话说“好土好水出好米”,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水土资源,加上品种特有的生理生态特性,共同造就了青浦薄稻米的优良品质特征。青浦薄稻米的谷粒壳薄,煮熟后米饭具有口感香软滑润、甜润爽口、富有弹性、回味浓的品质特性。

而这一口软糯的秘密,可以用“直链淀粉含量”等米质指标数据直观地表示。据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油种子科副科长徐新春介绍,青浦薄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9%~11%,胶稠度大于75毫米,垩白度小于5%,完全符合优质稻米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精挑细选的优良品种,青浦薄稻米在品种选育、绿色生产、机器换人、烘干加工等环节的研发与应用投入都不小。自2011年至今,通过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本市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种植率达92.4%,优质米种植比例达99%。“水稻作业的全程机械化,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尤其是植保机器人的应用,喷洒更加均匀快捷,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更为有效,”冯文晓介绍说,“我们还拥有青西最大的大米加工储运中心,是青浦薄稻米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据了解,青浦区是我国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崧泽遗址考古发现的籼粳稻谷的残物标本,经考古专家认证,确认6000多年前青浦先民就开始人工栽培水稻。据史料记载,青浦薄稻米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

青浦薄稻米品种经过农技部门几代人的努力,对品种进行提纯选育,培育了“青香软粳”“青香软526”等品种,形成了青浦薄稻米的品种系列,基本满足青浦薄稻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种子需求,保障了青浦薄稻米传统特性的传承。

2019年,青浦薄稻米申报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2022年9月,青浦薄稻米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批复,这标志着青浦稻米产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为进一步规范青浦薄稻米的种植及权证使用,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青浦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向通过青浦薄稻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37家企业及合作社颁授品牌授权证书,并发布《青浦薄稻米标准种植规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2023年度,青浦薄稻米认定种植面积达到1.63万亩。2024年青浦区薄稻米种植面积在2.4万亩左右。

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整体实力,自2012年至今,青浦区每年都会定期举办青浦薄稻米品鉴会,通过品鉴评比活动,极大地推动青浦区薄稻米优质种质资源保护与研发,在稳定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不断提升品牌度、美誉度,将青浦独具特色的稻米品种推广到长三角乃至全国。

文/图:许怡彬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