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t

引言

2023年初夏,东南沿海某港口,一艘装满大豆的货轮缓缓靠岸。这可不是一艘普通的货船,而是来自巴西的巨型货轮,船上装载着7万吨的大豆,正准备送往中国的油脂加工厂。

码头上,老陈——一家油脂公司的经理,戴着安全帽,紧盯着卸货进度,心里默默算着:“这一批货要是晚了,可就影响生产了。

”过去几年里,这种场景已经成为老陈工作的一部分,大豆的来源地不断变化,巴西、美国、阿根廷轮番来回切换,而老陈深知,这一切背后都和一个大买家有关——中国

别看这大豆是从巴西来的,但大豆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稀罕物,中国也能种。问题是,种是能种,但量不够。中国一年消费的大豆量超过1亿吨,这是什么概念?把这豆子一颗颗排成队,绕地球几圈都不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中国每年自己种的大豆,产量也就2000万吨出头,剩下的80%都得从国外买。所以,这全球大豆市场上啊,只有两个大买家,一个是中国,另一个,就是其他国家。你说这话有意思吗?有意思!这大豆市场,就是这么被中国和其他国家撑起来的。

中国——大豆市场的巨无霸

咱们先从中国说起,为什么说中国是全球大豆市场的巨无霸呢?很简单,因为中国的大豆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需求量达到了1.17亿吨,全球第一。这些大豆都去哪儿了?绝大部分进了榨油厂,榨油之后剩下的豆粕还得喂牲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豆压榨后,能榨出豆油,这是咱们做饭常用的食用油。而那榨出来的豆粕,则是牲畜饲料的重要成分之一。中国的畜牧业发展迅速,猪啊、牛啊、鸡啊,都得靠豆粕养着,没了它,养殖业可就瘫了。

再来看看中国的进口情况。2022年,中国进口大豆的总量高达9100多万吨,巴西、美国、阿根廷三大生产国成了中国的主要供应商,其中巴西一家就贡献了超过5400万吨。中国对大豆的依赖程度有多高?

这么说吧,国产大豆只能满足15%的需求,剩下的85%都得靠进口。所以,全球大豆市场上,中国的买卖量占了60%,剩下的世界其他国家也就分那40%的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进口这么多大豆,那中国自己种的大豆去哪儿了?别急,国产大豆有自己的用处。中国自己种的大豆很多是非转基因的,用于食品加工,比如豆腐、豆浆、酱油等等。

这么一看,国产大豆在食品市场还挺吃香,但是在榨油领域就没什么份了,毕竟进口大豆价廉量足,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自然选择进口大豆。

大豆市场的全球格局

说完中国,再看看世界其他国家,这大豆是个啥情况。全球主要大豆生产国就那么几个:巴西、美国、阿根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家联手撑起了大半个大豆市场,其他国家想插足都插不进来。巴西是头号大豆生产国,2022年它贡献了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量,超过了5400万吨。紧随其后的就是美国,作为曾经的大豆霸主,它现在的出口量依然不小,不过相比巴西,已经稍逊一筹。

再有一个就是阿根廷,虽然在产量上没法跟巴西、美国相比,但阿根廷的大豆品质也不差,主要供应给一些南美和欧洲国家。不过话说回来,这三大巨头再厉害,也得仰仗中国这个大买家。巴西的大豆出口中,60%是销往中国,美国的出口更是离不开中国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大豆市场基本就是这么个局面:一边是几大生产国,一边是中国这头大象。生产国使劲往外卖,而中国则把这些豆子吃进肚子里,推动全球大豆价格的涨跌。中国每动一动,全球大豆市场都得跟着抖三抖。

然而,这么大的市场自然也不是风平浪静。2018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让美国的大豆产业受到了重创。当时中国决定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关税,结果美国大豆价格断崖式下跌。

美国豆农可愁坏了,过去60%的大豆出口都靠中国,一下子没了大买家,豆子堆满了仓库,价格跌破了生产成本。这一倒霉,美国农民自然不干了,纷纷抗议政府的贸易政策。

更惨的是,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事。大豆储存期限有限,美国的豆子存不住,时间长了就得坏,可是中国又不买了,豆农们只能看着价格一天天跌。

而中国呢?也不等着美国的豆子重新敲门,而是迅速转向巴西和阿根廷,扩大了从这两国的进口量。巴西乐开了花,光2022年它就多卖给中国1000多万吨大豆,成了这场贸易战的最大赢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一来,美国的豆农们苦不堪言,他们的豆子没了中国这个最大买家,而库存却在不断积累。这几年,美国大豆库存已经翻倍,库存压力让豆农们焦头烂额,甚至有人把大豆低价卖给政府用于“人道援助”。

这场贸易摩擦让美国大豆行业元气大伤,而中国则趁机拓宽了自己的进口渠道,进一步降低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中国的大豆进口替代策略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的大豆进口策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是迅速增加从巴西和阿根廷的进口量。这一策略非常成功,巴西已经成为中国大豆的第一大供应国,每年给中国供货超过5000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中国也在尝试开拓新的供应来源,比如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进口非转基因大豆,尽管量还不大,但这是中国未来的重要战略方向。

除了扩大进口,中国还加大了国产大豆的振兴力度。自2018年以来,中国政府启动了大豆振兴计划,鼓励农民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并给予种植补贴和政策支持。黑龙江等地成为国产大豆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然而,国产大豆的单产量依然偏低,跟美国、巴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尽管中国在努力增加自给率,但短期内仍需依赖进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中国还在开发大豆替代品,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比如,增加其他植物油的进口量,像葵花籽油、菜籽油等,以替代部分豆油需求。

同时,扩大对杂粕的进口,比如葵花籽粕、棕榈粕等,用来替代豆粕在饲料中的作用。这些措施让中国在应对大豆进口减少时,显得更加从容自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随着中国加大对国产大豆的振兴力度,未来进口大豆的比例可能会有所下降,特别是中国积极推动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力图在食品领域摆脱对进口大豆的依赖。这将使中国在全球大豆市场上占据更加主动的位置。

未来大豆市场依然是两个买家,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其他国家。中国的需求决定了全球大豆价格的走向,而世界各大生产国也将继续围绕中国展开供给争夺。这场大豆市场的博弈还将继续,而中国作为全球大豆市场的巨无霸,将继续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

2024年中国大豆市场情况及成本收益分析简报 澎湃新闻 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