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自清朝末年,西医的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的发展。后来,傅斯年、胡适等人因为“新思想”,进而开始抵制中医。

难道中医真的不好吗?

其实并不是因为中医不好,只是他们理解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骂中医”

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一些信仰科学的人士,就对中医抱有极大的成见,甚至把它等同江湖骗术。出身中医世家的严复就曾说:

“听中医之言,十有九误,切记切记。”

而曾在日本学习西医的鲁迅也曾说: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那时,傅斯年天性纯真,所以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医的态度。

吴相湘在他的《民国百人传》中说,在骂中医的激烈程度上,傅斯年的表演确实最为精彩。

傅斯年也说:“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我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起我所受的教育。”

梁实秋的《胡适先生二三事》,则记载了关于傅斯年的一则趣事,说他一见到孔庚就“脸红脖子粗”,因为,他们曾为中医问题激烈辩论了一场。

后来,傅斯年将罪名追加到中医头上,企图从道德层面取消中医的合法性。同时,他也采用妖魔化的手段,将中医归入“医卜星相”的行列,并提议政府在取消中医之前,将中医划归“内政部礼俗司”管理。

可见,在西化派的话语中,中医问题,甚至没有资格进入“科学”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这种科学,真的是科学吗?

我们都知道,凡是唯有谦卑,才能长久。当科学被赋予了道德的优越性,它也从原本的科学,变成了“唯科学主义”。

当然,民国的“骂中医”,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其背后,是西化知识分子对中医激烈否定的态度。

这一态度引出了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几次大型中西医争论,并影响到政府政策的制定与社会生活的安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胡适不惜说谎,也要抵制中医

1920年夏天,胡适经常患病,据说,“一用脑脚底就痛,说是脚气病,但据西医诊断为心脏病”。11月,马幼渔给胡适介绍了名中医陆仲安,结果吃了三个月的药之后,胡适的病就好了。

可想而知,自此以后,陆仲安的名声大震,而胡适一家人后来有病都请他来看。

不过,胡适到了晚年,却在给朋友的两封信中,否认了陆仲安曾给他治愈疾病这个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胡适撒谎的手段十分圆滑。

首先,他不明确地肯定或否定陆仲安是否曾治好了他的病,可却又极力强调陆仲安没有治好他的糖尿病。

事实上,胡适不曾患糖尿病,尽管血糖略高,自然中医也不可能只好他的“糖尿病”。

其次,他承认中医能够治急性肾脏炎,但获治的人不是他,而是他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胡适毫无来由地对“造此谣言的中医”“愤怒”了一下,表明自己对待科学的态度十分严肃认真。

几个步骤下来,胡适既间接地承认了三十多年前的事实,又把一些事情遮掩了过去,免去了自己为活命而放弃“科学”这段历史。

其实,如果仅是误传,犯得着“愤怒”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造此谣言的”不是中医,胡适还会这么“愤怒”吗?

其实细观历史,胡适请中医看病并不是就那么几次,也不是仅请了陆仲安。若他真的认为中医无用,又何必请中医看病?若中医有用,他又何必要强调自己的“科学”呢?

罗尔纲说:“胡适最恨人说假话。他为什么自己反说假话呢?这是因为他主张‘充分世界化’,主张科学。胡适怕对科学的发展有害,所以才不得不这样说的。”

三、“隔离的智慧”

1925年前后,那场声势浩大的中西医之争,关注的人很多,其中就有国学大师章太炎。不过,章太炎本人从不参与这种纷争。

那时,章太炎就曾提到:

“中西医的冲突,是一种不同话语之间的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太炎对待中西医冲突的态度,用海外汉学界的术语来说,就是采取一种“隔离的智慧”。

他一贯认为中医不可废。

中医有着自己的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经验,自称逻辑,自定概念,当然,这并不代表着中医就完美无缺,它依然有它的缺陷。

中西医来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系统,将中医说成是所谓的“哲学医”固然是可笑的,以五行阴阳来谈中医却是更加可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太炎指出,不要在言论上与西医较胜负,而应在扎实的医疗实践中,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就在中西医之争最为激烈的时候,章太炎则在上海着手创建了中国第一所现代的中医学院。这座中医学院,为中医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方面,以及中医的复兴打下科学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傅斯年和胡适对待中医的态度,与其说是他们觉得中医不好,不如说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无法真正理解中医。

其实,胡适不仅多次看过中医,在1925年,还曾亲自劝说孙中山接受陆仲安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