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时期,粟裕是我军非常传奇、出色的一员高级将领。粟裕与众多受过高等军事教育的将军不同,虽然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但是军事指挥能力非常强,尤其擅长大兵团指挥作战。

粟裕作战指挥是一把好手,指挥了许多经典的战役,在为人处世方面,有一定的“不足”,这可能与将军的性格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受到了错误批判,主要原因是他“反领导”,被按上了“个人极端主义”的帽子。

粟裕的批判大会上,十大元帅中,就有七人出席,对此事的看法颇为不同,其中,有三位元帅坚持一言不发,用“无声”的方式,支持粟裕。

粟裕与元帅们的分歧和误会

在工作中,粟裕与彭德怀、聂荣臻、陈毅三位元帅有过分歧和误会。

解放战争期间,陈毅和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三野)兵强马壮,打了许多经典的战役,两位首长之间的密切合作,成为一段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陈毅和粟裕有过分歧,那是在解放战争之初,在研究如何歼灭敌人的问题上,有过争论,双方意见不合。

最终,毛主席介入,批准粟裕“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后再行西进”的意见之后,陈毅、张鼎丞、邓子恢等人按照中央的指示,改变了态度,支持粟裕的作战方案。

粟裕不辜负毛主席和中央的厚望,指挥了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粟裕同聂荣臻之间的误会,发生在建国后总参谋部任职期间,聂荣臻是代总长,粟裕是副总长。期间,聂荣臻考虑到毛主席事情多,认为总参谋部的事情,不必事无巨细向主席汇报,要求部门相关文件经过他批阅后,根据内容情况看是否上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一段时间,粟裕一直按照毛主席的要求,每半个月报告一次。后来,根据聂荣臻的要求,粟裕向上报告的次数也少了,这引起了毛主席的不满。

1952年夏,毛主席对聂、粟提出批评,要求他们写检讨。毛主席看了聂、粟两份检讨后,肯定了粟裕近半年的工作,同时对聂荣臻提出了批评,这件事,导致聂荣臻对粟裕的作为有一定的误会。

彭德怀从朝鲜回国后,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担任国防部部长一职。彭德怀上任后,为体现国防部的领导地位,要求许多原来由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颁发的文件、命令、指示等,改由国防部署名。

可是,哪些文件需要国防部署名,哪些不用,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界限,粟裕领导的总参谋部有点难办,下发的文件,经常因为署名问题受到指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矛盾多了之后,粟裕认为,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的职责需要明确,以便于日后开展工作。期间,粟裕起草了多份两部门之间的职责条例说明,均没有得到批准。

1957年11月,彭德怀、粟裕访问苏联期间,两人之间的误会越来越深,期间,粟裕出于工作的需要,向苏联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提出请求,希望地方提供一份有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以供参考。

粟裕的出发点是好的,一切都是为了日后工作,可在外交场合下,这么做容易引起误会。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因为此事,被按上了“告洋状”的问题,后来还上升到“里通外国”,事情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从粟裕和三位元帅之间的误会和分歧来看,一切都是为了工作,并无为自己牟利的私心。在工作中,粟裕可能存在一些失误,但绝对没有到需要批判和当众检讨的地步。

三位元帅一言不发

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受到错误批判,情况愈演愈烈。粟裕本人多次写检讨没有过关,一些人借此把问题扩大,在大会上激烈发言。

期间,七位元帅先后参加了此次大会,其中有三位元帅是不愿意批判粟裕的,选择一言不发。

林总和粟裕有许多相似之处,二人同为南昌起义的基层官兵,后期发展都不错,成长为优秀的高级统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受到不公平对待时,林总保持沉默,没有借机发难。一方面,林总非常欣赏粟裕的作战指挥能力,解放战争期间,林总指挥东北野战军时,经常同将领学习粟裕指挥的经典战役,从中学到很多。另一方面,林总清楚,粟裕的问题并没有这么严重,不愿意做违心的讲话。

林总曾高度评价粟裕:粟裕在军事上敢于冒险,喜欢险中求胜,指挥大兵团胆大心细,没有失误,尽打神仙仗。

大会后期,林总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大会,以生病休养为理由,不来参加了。

事后,林总专门找粟裕谈过一次话,对他说:你说话做事不够谨慎,缺乏党内斗争的经验。林总的一句话,算是说中了粟裕为何会受到错误批判的原因了。

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为人重义气,对粟裕有好感。南昌起义时,粟裕还是贺龙麾下的士兵呢,只不过当时粟裕还不出名,贺龙没有注意到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的军事成就,贺龙是非常清楚的,一直对他很尊敬!值得一提的是,贺龙和粟裕都是湘西人,贺龙也曾高度评价粟裕:我们湘西出了个人才,这个人就是粟裕!

在批粟的大环境下,贺龙无法为粟裕申辩,但也没有迫于压力,说一些违心话。期间,贺龙选择一言不发,此举算是默默支持粟裕了。

罗荣桓是政工元帅,对1958年批判粟裕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罗荣桓为人和气,性格敦厚,与人友善,与众多高级将领,保持不错的关系。

建国后,罗荣桓长期从事政治工作,担任总政治部部长、总干部管理部部长等要职,对每一位高级将领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的事迹和为人,相信罗荣桓是知道的,他身份特殊,大局之下,不便为粟裕说话,但看到粟裕遭受不公平待遇,罗荣桓也不会违心说话,选择在会上一言不发。

结语

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对粟裕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影响,此后,他基本离开部队一线,令人遗憾。

林总、贺龙、罗荣桓三位元帅的一言不发,对粟裕来说,等于是变相的支持。三位元帅能够顶住压力,不说违心话,也是不容易。

最终,毛主席为粟裕说了好话,粟裕的检讨过关,在叶剑英的安排下,来到军事科学院工作,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