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新加坡华人要纪念三个大日子。
第一个就是昨天,10月18日。
131年前,1893年10月18日,一个男婴在福建南安出生。他20岁时,随父亲李国专来到新加坡。23岁,加入陈嘉庚公司。27岁,与陈嘉庚女儿陈爱礼结婚。八年后,他开设南益树胶公司,事业发达,人称“橡胶大王”。
再后来,他接办陈嘉庚的《南洋商报》,接任陈嘉庚为华侨中学董事长,出任华侨银行OCBC主席、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
1952年3月29日,他拿出一半的家产,创立“李氏基金”。
70多年过去了,“李氏基金”至今仍在大力支持新加坡社会公益,尤其是文化与教育。
他,就是李光前。
第二个则是后天,周一,10月21日。
150年前,1874年10月21日,李光前未来的岳父在福建集美出生。
他,就是陈嘉庚。
陈嘉庚大办实业,改革社会,毁家兴学,为国为民,勇于担当,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我们写过关于陈嘉庚的文章,可以到文末的“相关阅读”浏览,此处不再赘述。
(陈嘉庚特展本月30日结束)
第三个,同样是下周一,阴历九月十九。
对佛教徒来说,九月十九很重要,因为这天是观音诞。
在新加坡,观音诞有个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就是湘灵音乐社到两百年历史的古庙天福宫演出福建南音。
南音始于五代,成于宋。本流行于中原宫廷,后传入福建泉州地区。
清朝时,南音乐工进入紫禁城表演,康熙十分喜爱,想把演奏者留在京中做官。乐工不敢违抗圣意,便共同演奏一曲《百鸟归巢》。
康熙皇帝闻后感叹,雀鸟尚有思乡之情,何况人呢?于是便准他们回乡,并赐华盖和宫灯,称他们为“御前清客”。
北方已经逐渐入秋,秋风起、秋月明。下周一的演出,除了应景的南音名曲《望明月》,还有南音指套、锦曲和古谱,包括《直入花园》《暗想暗猜》《听见雁声悲》和四大名谱之首《四时景》。
(传统南音演出必装饰华盖、宫灯。图源:湘灵)
另外,也有湘灵创社社长、新加坡文化奖得主丁马成的创新南音作品《观音诞》《鸾凤和鸣》《珠帘》等,皆由一群热爱南音文化的青年乐手呈现。
1982年夏天,丁马成创作了南音《观音诞》。为了破除迷信,他在曲中感叹,“华人每年何止烧掉了千千万万元”,劝告人们不要烧金银纸。此曲曾征得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宏船法师之首肯。
10月21日演出8pm正式开始,免费,无须报名,欢迎赏曲。天气闷热,建议带扇前往。
(往年的“游古庙 听南音”。图源:湘灵)
HQ丨编辑
HQ丨编审
新加坡丨来源
湘灵音乐社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视频
新加坡眼旗下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查看更丰富的内容!
直播等你来看,点击下方预约起来!
上新加坡眼官网搜索更多关于新加坡的资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