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由中共成都市锦江区委宣传部、成都日报社共同主办的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颁奖典礼举行。活动期间,众多名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对成都日报《锦水》副刊表达了由衷的赞誉和未来的期许。他们一致认为,《锦水》不仅是文学的沃土,孕育了无数文学佳作和文学人才,更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推手,见证了天府文化的绵延与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水》副刊作为成都日报的一部分,已经陪伴读者度过了62年,也是四川省内唯一一家持续办刊超过60年却从未更改名称的副刊。”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秘书长王琴珍这样评价道,“《锦水》见证了天府文脉的绵延,培育出了一批批本土优秀作家,为四川乃至全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琴珍表示,副刊与文学是紧密相连的,是文学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在她看来,副刊与文学的结合,不仅是思想和情感的交融,更是智慧与艺术的碰撞,不仅是文学的传播者,更是文学的推动者。 “锦水,如同一条流淌着智慧与灵魂的河流,滋养着每一位热爱文学的心灵。”她表示,自己以最诚挚的心情祝愿并期待成都日报副刊与“李劼人·锦水文学奖”常办常新,越办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报党刊不但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培养文化人的摇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沛篁对《锦水》的回忆充满了深情与感激,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大学时代就与《锦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写英雄、演英雄、学英雄》是我写的第一篇文艺专访,于1960年4月发表在《锦水》副刊上。”他表示,从第一次在《锦水》上发表文艺专访开始,到后来的影评、剧评、书评活动,再到采访文化名人,自己的文学和新闻事业都离不开《锦水》的培养和支持。“《锦水》是我国报纸副刊发展的缩影和典范,它反映了报纸不断发展的过程。”在邱沛篁看来,《锦水》具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供多彩的精神文化享受、宣传成都、培养造就人才等多重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诗人、原任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星星诗刊》《诗刊》杂志社原主编叶延滨告诉记者,早在30年前,自己也曾是《锦水》的作者。“现当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都是通过重要报刊的副刊培养出来的,一个报刊能够培养出多少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个报刊文化的标志。”叶延滨表示,一个好的文学副刊,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城市品格的名片、文学的名片,“比方说我们说到上海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想到新民晚报的‘夜光杯’,说到广州的时候,我们会想到羊城晚报,所以我觉得作为西部一座重要的城市来说,成都也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锦水》副刊就是体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左右,著名作家、《科幻世界》前总编谭楷的第一篇散文《布后街二号》在《锦水》副刊上发表,也正因如此,他与著名作家流沙河结缘。谈起这段时光,谭楷难掩内心的感动,“那时,《锦水》副刊的创始人之一苟显尤是我的责任编辑,我亲切地称副刊的编辑们是‘文学保姆’,副刊培养了太多的文学青年,发掘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作家。”

说起“锦水”二字,谭楷所抱有的不仅是深情的回忆,更有富含现实关照的深刻思考与未来的期许:“在现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或许总是走得太快,而‘锦水’则是一股清流,不徐不疾、细水流长、涓涓不壅。”谭楷说道,“希望成都日报副刊能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锦水》的精神,期待在副刊的文字中看到更多涓涓细流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愿天下成都副刊办出成都的味道,越办越好!”活动现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表达了自己对《锦水》的赞许和期望。李明泉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时自己曾在《锦水》上发表过文章, 他也见证了《锦水》副刊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诗人、评论家。“无论是从前的《锦水》还是现如今的《天下成都》,作为成都日报的副刊,它能够把表达成都文化的文学都聚集在这一个版面上,形成了独有的一种文学景观。”李明泉表示,自己很欣慰地看到,几十年来,成都日报的副刊都坚守着文学理想和文学信念,“我始终认为,在一个城市,特别是成都这样的城市中,文学能让它更有温度、更有情愫。通过副刊,则能让文学赋能城市。”他表示,《锦水》和《天下成都》副刊发现了不少的文学人才,推送了一篇又一篇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写成都人、成都事,而且写出了成都的情感,“如此一来,一座城市一下子就有了审美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视频 王茹懿 责任编辑 刘杨 编辑 刘春春 图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