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时候,国家发布了一条消息:“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从中心城市向腹地转移”。消息一出,震惊全国,网友惊呼“新三线建设”来了。这次的“产业转移”和过去的“三线建设”有明显的区别,这里不细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产业转移中,四川盆地将成为重中之重。今年,国土资源部正式发布了《四川省的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其中提到未来十年要将四川省打造为中国发展的战略腹地。而最近传闻,广东的千家企业已经开始准备搬迁到四川,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产业转移了吧。

那么为什么是四川呢?

首先,四川的地形条件不错。四川四周都是山地、高原,北有秦巴山区、西有横断山和青藏高原、东有巫山山脉,南有云南高原。在古代,这是典型的四塞之国,易守难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四川盆地内部又相对比较平坦。整个四川盆地的面积有26万平方公里,其内部都比较平坦,除了平原就是丘陵,或者河谷,其中平原面积有6.3万平方公里。可见,四川盆地的地形条件是非常优越的,这在西部地区可以算是第一。

其次,四川盆地航运开发价值高。四川盆地有长江、岷江、嘉陵江、大渡河、沱江等大江大河,我们翻开地图看:整个四川盆地的所有城市基本都在江河沿岸,例如重庆在嘉陵江和长江交汇处、宜宾在岷江和长江交汇处,泸州在沱江和长江交汇处,乐山在岷江和大渡河交汇处,而成都、绵阳、德阳、广元、巴中、内江、广安、遂宁等城市都在河流干流上,这在中国是极其罕见的。

为什么要强调水运呢?因为水运的运输量最大、运输成本最低。全世界主要的经济带都分布在沿海和沿江地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运输量和运输成本问题。只有水运便利的地区,企业运输的成本成本才会降下来,企业才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而四川盆地水运条件得天独厚,将四川作为产业的聚集地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第三,就是四川盆地周边资源丰富。我们说每个省都资源丰富,但资源也要分轻重。工业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就是能源和矿石资源,尤其是能源。先说能源,四川周边,是中国能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国大部分的水电资源都位于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都是中国的水电大省。煤炭方面,贵州的煤炭资源是其他南方各省的总和。页岩气方面,四川、贵州和重庆的页岩气储量分别是全国第一、第三和第四。石油方面,西南地区极为匮乏,但中缅石油管道绕开了马六甲海峡,可以直接给四川盆地提供石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丰富的能源作为保障,四川盆地必然会成为西部的工业中心。看看现在的东南亚,虽然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能源不够,电力得不到保障,使得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除了能源之外,西南地区的矿产资源也能够给给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四川省有32种矿产的储量位居全国前五,其中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而贵州有20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三,其中磷矿、铝、锰、金的价值更是非凡。在AI产业、新能源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磷矿的作用日益凸显。云南,有61个矿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25种居全国前3位,其中锌、石墨、锡、镉、铟、铊和青石棉更是居全国首位,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

第四,四川盆地的工业基础条件好。四川盆地内部拥有强悍的工业基础,这里的军事工业十分发达,科研水平也相当高。四川和重庆也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著名的高校学府,能够培养大量觉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西南地区的交通建设在最近十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四川、云南和贵州的高速公路里程都位居全国前列,这也给产业转移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西南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也十分丰富。四川和重庆的总人口超过了1亿,而贵州和云南的总人口也超过了7000万。西南地区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劳务输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劳工千万珠三角和长三角务工。现在东部沿海城市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但西南地区的劳动力却十分充足,而且价格不算高。将产业转移到四川,可以充分利用西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能延缓东部产业向东南亚地区的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历史,四川盆地也一直是中国的大后方。战国时期,秦国吞并巴蜀,修建都江堰,将四川盆地发展为“天府之国”,使得秦拥有了统一全国的物质基础。此后,刘邦以巴蜀为基地,击败项羽等诸侯,最终建立了汉朝。由于巴蜀长期稳定,不受战乱之苦,因而一直是全国比较富裕的地方之一,例如成都在东汉就已经是全国“五都”之一了。

唐朝时期,成都成为了能够和扬州齐名的商业大都会,史称“扬一益二”。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逃到四川盆地。而四川盆地提供的粮食也为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做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四川盆地易守难攻,也容易在战乱时期出现割据政权。因此,四川盆地也往往在大一统战争中面临被摧毁,例如刘备入川、东晋灭成汉、北宋灭后蜀、蒙古攻蜀、明朝灭夏、张献忠入川等,都给四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明末清初流传一句话“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但统一后的四川,又总是成为国家的大后方,为国家输送粮草和丝绸。

清朝时期,将西藏纳入版图,而四川则成为了管辖西藏的重地。康熙和雍正皇帝则直接将康区划给了四川,扩大了四川的面积,也方便四川队西藏的遥控。此后,由四川来管辖经营西藏就成为了一个历史传统。直到清朝末年,平定西藏地方叛乱的依然是川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住中国主要的产业、高校和文化,中国实行了产业内迁和“文化长征”,将大量的企业迁徙到了四川,大量的学校迁徙到四川,甚至连首都也暂时迁徙到了重庆。这次迁徙,保存了中国抗日的有生力量,而西南腹地则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兵力、财力,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次大迁徙,为四川、重庆的现代工业、教育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无论是从地理条件,或者历史渊源来看,四川盆地都理应成为中国战略的大后方,成为中国“新三线建设”产业转移的最重要的受益者。受到四川盆地发展的辐射作用,西部地区的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都将获得一定的发展机会。这次产业转移,将对中国的未来的经济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