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狄
中国古代关于酒是谁发明的,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但趋于一致的意见都认为,仪狄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堪称中国造酒第一人。
在《世本》“制作”篇中,就明确提出:“仪狄始作酒醪,以变五味。”
刘向的《战国策》记载得更详细:“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这里不但明确了仪狄是酒的发明人,还进一步说明他把酿制出来的酒献给了大禹,大禹由此成为历史上的饮酒第一人。
酿酒
酒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宴饮、祭祀,都是离不了酒的。
直接的证据,就是目前出土的青铜器皿,绝大部分都是酒具。
但是酿酒是要大量浪费粮食的,这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古代,是有些糟蹋粮食的意味。
在五谷丰登的丰年,那还好说,要是遇到灾年或者战乱,粮食弥足珍贵,用大量的粮食来酿酒,那就会成为一种沉重的社会负担了。
统治者后来意识到这种糟蹋粮食的行为,于是就开始禁酒。
中国最早的禁酒令,相传是始于周公。
由《尚书·酒诰》中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周武王鉴于商纣王因酒亡国而作了一篇诰文,在通告中总结道,商的灭亡,就是因为酗酒造成的。
为了防止商纣王时期那种“庶群自酒,腥闻在上”的颓废社会风气滋生蔓延,规定民间无故不得“群饮”,违者则“尽执拘”,平时则只许在特定礼仪场合、在遵守饮酒之德的情况才可适当喝点。
对饮
汉末的三国时期,是一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各诸侯之间为了抢夺地盘,今天你打我,明天我征讨他。
打仗是需要消耗人力物力的,由于连年的战乱,男丁都被拉上前线去卖命了,后方没有了壮劳力,粮食的生产自然就跟不上了。
曹操本来也是好酒之徒,他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充分肯定了酒对人的精神麻醉作用。
但那是曹操在闲情暇意抒发的感怀。目前到了饮酒已经成为一个与民争粮、与军队夺食的严重问题时,曹操也没有那些闲情来“对酒当歌”了,于是开始在自己的辖区内实施禁酒。
对酒当歌
谁知道这一下却捅了马蜂窝,那些瘾君子一看自己要断顿,岂能善罢甘休?于是纷纷起来抵制,这其中尤以孔子二十代玄孙孔融表现得最为激烈。
曹操提出的理论是喝酒误国,所以要推行禁酒令。孔融就以曹操这个论点展开了反驳,他接连给曹操上了两封意见书。
孔融在上书中说:“如果说喝酒会使人乱性,耽误国事。那殷纣王也因他的好色,而导致了国家的灭亡。为什么就只禁酒,而不禁色呢?”
看到孔融的上书,曹操并没有和他争论,他知道争论下去,只会使自己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祢衡“击鼓骂曹”的事例,他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是历历在目。
此时他看到这个禁酒的阻力实在太大,目前时机并不成熟,遂撤销了禁止酒令。
孔融
无独有偶,曹操的魏国实行禁酒令,最后没有执行下去,刘备的蜀国也遭遇了了类似的情况。
刘备的禁酒令,要求更彻底,规定得更加严格,不光是不能饮酒,私自酿酒也是违法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源头上来杜绝这个东西。
后来更进一步,不光是私自酿酒违法,只要是百姓家里有酿酒的工具,只要政府查到了,也会被抓和判刑的。显然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些过火了。
但是好在刘备这里没有孔融、祢衡这样的狷介之士,没有人公开以大吵大闹的方式来进行反对,但蜀国也不乏智慧之人,他们用另外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简雍
一日,刘备和他的谋士简雍一起上街,君臣俩边谈边溜达,突然简雍大呼身边的卫士,赶快去逮捕在街上正常行走的一对男女。
由于事发突然,简雍的这个举动把刘备给弄愣了,刘备疑惑的问道:“先生,为什么要逮捕这俩人呢?”
简雍一脸正经的说:“他们这俩人将欲滥交。”
这一下有些太武断了吧?刘备一笑,轻声问道:“你又不是他们肚里的蛔虫,怎么能知道他们要滥交呢(卿何以知之)?”
简雍一看,是适当的时机了,最后把包袱给抖露出来了:“因为他们本身都带有行淫的器具,这与在民家搜得酿酒器具,不是一样的道理吗?(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
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呀!刘备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笑着解除了这道不太合理的禁令。
参考资料:
《三国志》西晋·陈寿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