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今年来,安顺经开区的聚福菌食用菌生产企业,通过种植技术升级、大棚智能升级的双升级形式,将362个大棚进行升级改造,现如今,不仅解决了生产力低下的问题,还夯实了该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为产品走出国门提供了生产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棚内景。

走进聚福菌食用菌种植大棚,工人正在采收今年最后一茬夏菇,采收完后将对整个大棚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原来的地棒种植改成现在的立架种植,大大扩大每个大棚的生产力。

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松霖说:“以前的大棚它以那种地摆,地摆就是放在地面上那种形式为主,它有一个弊端就是它每一个大棚,它只能放4000棒左右。加上这个成架以后,现在这种棚一个棚是在6500棒,增加了50%以上的容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后的工厂内部。

可是,增加菌棒生产并不是该企业的提质升级的重点,智慧种植才是这次基地改造的最终目标。在现有的出菇棚不远处的培育棚,一台台崭新的智能设备已经安装完毕,现如今技术员只要通过每天的监测数据,就可以实时地对大棚进行调控。杨松霖向笔者介绍说:“我们一开始每天来观察这些设备运行情况,因为设备都有温度感应、湿度感应,只要监测规定时段的数据是否稳定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们正在工作。

通过严格的智能把控,根据种植的品种进行实时的技术调整。现如今,该企业种植出来的各类食用菌,品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菌丝走满这个菌棒的过程当中,它需要调控温度,二氧化碳之类的环境因素,所以用智能终端可以把控菌棒的生长时间等因素,从而把控它的品质。”杨松霖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正在采菇。

据了解,该企业依托科技创新,通过改造香菇种植大棚,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规模化种植,解决了以前靠天收,一二级菇不足、种植规模受限等多个难题。改造后的大棚一年可培养500余万个菌棒,年产香菇预计可达900余万斤。

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俊指出,通过智慧化大棚的改造,把原有的362个大棚,全部进行提质升级改造,同时将养菌房,通过安装智慧化的智能设备及空调等设施,达到全天全年能够全方位的恒温,使出菇率比原来提高了两倍左右,在提高了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正在采菇。

近年来,该公司从食用菌种植入手,聚焦菌种生产、培育,通过“恒温大棚”建设,鲜菇精深加工等环节提质增效,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将公司的香菇、金耳、灵芝、牛产业作为四大农业板块发展,加速形成农产业现代化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增智能设备。

杨文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投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深加工以及提高新质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最大的利润。(文/图 程倩、赵才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