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时任辽东军区司令员的肖劲光,突然接到辽南军区送来的一个消息:“有一位被俘国军少校,声称自己的代号是902,要见你。”
彼时,正值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敌军官兵被俘后不断喊冤是很常见的事情。甚至有些胆子大的被俘官兵,谎称自己是“潜伏特工”的人也不是没有。这位自称代号是“902”的被俘国军少校,到底是真还是假?一时间谁也说不清楚,只能层层上报到肖劲光处,让他亲自决断此事。
原本辽南军区给肖劲光送消息前,还犹豫再三,毕竟若是每个战俘都闹这样一出,肖劲光岂不是要天天都要为此烦心?不过,他们送出消息给肖劲光以后,很快就不再因为此事而担忧了,因为肖劲光得知消息后,很快回了消息:
“速将此人送来通化。”
当时,肖劲光还兼任辽东分局政委,工作地点在通化。他让辽南军区将人送至通化,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他要亲自接见这位自称代号是“902”的国军少校。接到这个消息以后,辽南军区没有耽搁片刻,立刻安排人将他送了过去。
这个国军少校是何身份?他为何自称代号“902”?肖劲光贵为司令员,又为何知晓此人,并决定亲自接见他?
代号902
此人名为赵炜,河北省文安县人氏。赵炜出身书香门第,可惜到他这一代家道中落,生活贫苦,只能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生于乱世,风云骤变,随着日本侵略者全面入侵,泱泱华夏顿时山河破碎,灾民遍野,令亲眼目睹此景的赵炜痛心疾首,立志参军报国,重整山河。
赵炜报考黄埔军校桂林分校后,顺利成为第十六期学员。但赵炜虽然是黄埔军校出身,毕业后却并未获得上阵杀敌的机会,仅被安排在第五战区当一名以训练新兵为主的排长,与他参军前的想法大相径庭。
为了实现自己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志向,他犹豫再三,还是找到当时在第五战区司令部绥靖组当参谋的同学朱建国,希望他能帮自己想想办法。
大家都是同学,赵炜混得却远不如自己的同学,此刻还要求着人家帮忙,令赵炜开口相求时颇为尴尬,好在朱建国对他的态度很好,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留在了第五战区绥靖组,和自己一起工作。
事实上,这位朱建国同志是中共党员,见赵炜是一个正义之士,有心想试探他的态度。将赵炜安排在绥靖组以后,利用绥靖组对付中共的特性,不经意间让赵炜接触到很多宣传中共思想的进步书籍,再观察赵炜的反应。
赵炜当时虽然有心救国,却报国无门,在国军中充当各个军阀实现个人野心的棋子不自知,还以为自己是在为了驱逐外敌而拼杀。直到他读了这些书籍以后,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革命的真正意义,抗战的真正使命,思想上逐渐倾向于中共的主张。
赵炜思想上的变化,朱建国全都看在眼里,也坚定了要推荐他成为中共党员的决心,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直到抗战胜利以后,赵炜凭借在抗战期间的出色表现,得到少校军衔,在第五战区的战俘侨民管理处工作。朱建国认为时机成熟,决定向他摊牌,讲明自己的身份,也彻底明确他的立场。
1946年初,蒋介石已经开始着手布局全国,抢占战略要地,蓄谋挑起内战。此前一直不受重用的赵炜,此刻也被任命为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部的招募军官,立刻启程前往锦州任职。
原本求而不得的去前线的机会,如今轻而易举的就是实现了,只不过赵炜的内心挣扎和痛苦更盛。他参军的初衷是为了驱逐日本侵略者,可不是无端挑起内战,成为蒋介石实现个人野心的牺牲品。因此,赵炜动身前往锦州的途中,一直愁眉不展,郁结难舒。
为解心中郁结,赵炜途经天津时,专程去拜访了在那里任职的朱建国。朱建国得知他的想法后,认为时机成熟,“是时候让他为党做一些实际的工作了”。听到这话,赵炜吃惊之余,更多的是惊喜,立刻表示愿意听从朱建国的安排。
朱建国请示组织以后,做出一个对赵炜后来影响非常大的决定,让他动身前往北平,在那里与王石坚接头。王石坚是一名经验非常丰富的情报员,能力出众,乃李克农手下的一员干将。朱建国让赵炜和他接头,意思很明显,希望赵炜能够从事情报工作,让王石坚把关。
王石坚是一名经受过敌人考验的坚定革命战士,曾在入狱期间饱受敌人摧残,却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被组织营救出来。他与赵炜见面以后,给赵炜两个忠告:
其一,王石坚希望他能坚定地从事情报工作,这项工作虽然不能上阵杀敌,作用却胜过千军万马;
其二,王石坚语重心长地表示,从事情报工作非常重要,一旦出现叛徒,对组织的伤害也会非常大。所以,希望他能经受住任何考验,即便付出生命也决不能叛变,否则就不要选择走这条路。
看过王石坚身上的累累伤痕,赵炜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对王石坚心生敬佩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从事情报工作的决心。王石坚见他意志坚定,就将他带到李克农面前,由李克农亲自批准成为情报员,代号“902”。
屡立大功
至此,赵炜的身份彻底发生改变,成为潜伏在敌人内部的一个情报员。为了避免敌人起疑,他接受了李克农的委任后,立刻动身离开北平,赶往锦州的东北保安司令部报到。
赵炜进入东北保安司令部工作后,由于在此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是他当年的校友, 工作十分顺利。赵炜虽然初来乍到,负责的工作却十分重要,手中不仅掌握着各级部队主官的名单,并手握兵力驻地表,对各主要部队的驻防兵力分布了如指掌。
除此之外,司令部参谋长还将地图标注的工作交给他,让他用不同颜色的旗子,在地图上标出各个国民党军队和目前掌握的解放军团以上部队的位置。如此一来,两军主力的分布情况,对赵炜而言几乎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如此绝密信息,若能被我军掌握,日后的战局必然会占尽先机。恰逢此时,王石坚派人袁泽来见赵炜,赵炜丝毫没有犹豫,将自己掌握的所有兵力配置表和名录,全部汇聚成册,委托袁泽转交组织。
然而,赵炜固然无私,甚至还亲手画了一张辽南作战计划的示意图。但这些资料却还是太多了,他虽然能让袁泽不动声色的进入到他工作的宿舍,但他自己本人却不能轻易离开,更不能让袁泽拿着如此厚的一册资料离开。
否则,绝密信息不能传出去,甚至还会将袁泽和他全部牵连进去。起初,赵炜和袁泽商量以后,决定将这些资料分次带出,每次只拿几张纸。这样做虽然风险要大大降低,但袁泽拿到这些资料以后,无法及时上交给组织。
总不能拿出去几页就跑一趟北平,或者将如此危险的资料留在住处,凑齐以后再一起带走吧?这样做的风险极大,若被敌人注意到,掌握证据,后果不堪设想。
袁泽将他们遇到的困难上报了组织,组织得知此事后,处置高效且果断,命当地地下党立刻在赵炜所在地附近设立一个秘密电台,采取单线联系的方式。有了这个电台,袁泽每天带出几页资料后,就利用秘密电台上报情报部门,随后就将资料销毁,确保了安全。
正是在此期间,我军通过赵炜掌握了国民党军第四次辽南会战的计划,对敌人的动向了如指掌。
彼时,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具备一定实力,在东北已经稳住了阵脚,与敌军交战时,已经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在此战中,甚至还摆下了口袋阵,只等敌军前来,准备打一次歼灭战。但敌军的指挥者是杜聿明,颇具军事指挥能力,想让他钻进我军的埋伏,也不是易事。
在这个关键时刻,赵炜这个情报员再次站了出来。他的举动太过惊人,即便是阅读记载他此次行动的资料,也不禁让人为他捏了一把汗。
赵炜得知我军已经布好了“口袋”,只等敌军钻进去,立刻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决定只身赴险,促成敌军入套,重创敌军。
彼时,赵炜虽然知晓国民党第13军的89师和54师会调到沈阳,却并不知晓具体的行军时间。为了弄清楚此事,他专门前往沈阳南站,登上了13军司令部所在的列车,以探望在那里工作的同学为由,借寒暄之机打探消息。
赵炜有一个同学在13军司令部任参谋,两人关系相熟,却阔别多年。如今赵炜前来探望,自然令他的这位同学十分高兴,十分热情地与赵炜攀谈。原本赵炜此行十分顺利,一切都按照计划发展,却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13军的军长石觉突然发现了面生的赵炜。
正值战事紧张时期,石觉对司令部的保密工作十分重视,没想到竟然在他的眼皮底下,被一个陌生人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司令部所在的列车。石觉当时就拍案而起,指着赵炜怒喝:“你怎么上车来的?你是什么人?”
对于眼前发生的这一幕,赵炜心里早就有准备,闻言后并未慌乱,平静的站起身来,向石觉行礼后,报上了自己是司令长官部参谋的身份,并说明此次前来是为了探望同学。石觉闻言,却并未买他的账,当着众人的面就再次怒喝:“马上给我下去。”
石觉虽为军长,职务要比赵炜高,但当时毕竟有许多人在场,又是多年未见的同学,场面一时间十分尴尬。赵炜的同学虽然有心给赵炜台阶下,但石觉的态度,让他始终没敢开口。赵炜只能忍气吞声,硬着头皮下了车,但他却没打算就这样善罢甘休。
赵炜在石觉处碰了壁,返回司令部参谋处后,思索一番,突然想到一个妙计。他打定主意以后,拿起笔以杜聿明的身份给石觉起草了一道命令,让他率部强攻兰山制高点。赵炜此举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石觉的13军冲进我军的包围圈,受我军围歼。
以赵炜的司令部参谋身份,起草一道命令并不难,但此举的风险极高,稍有差池就会被敌所害,他为何敢如此大胆行事呢?其实,赵炜擅自起草命令,虽然有风险,但也不是鲁莽之举,这与国民党军中的一些弊端有很大关系。
其一,赵炜起草命令以后,并不能立即生效,必须得到作战科长、参谋处长和参谋长等人的签字,这道命令才能被视为有效。若是这些人中任何一人生疑,与上级核实下达命令的人,就可以轻易揭破赵炜擅自起草命令的手段。
但问题是,当时正值作战的紧要关头,每天上面下达的命令繁多。尤其是来自杜聿明的命令,更不可能每一道命令都去和杜聿明确认。这些人也没想到,赵炜竟然胆子大到敢私自起草命令的地步,就按照以往的惯例逐一签了字。
有了这几个关键人物的签字,后面签字的一些人自然更不会多事,相继跟着签字了事;
其二,国民党军中派系很多,大家熟知的是蒋介石嫡系和杂牌军,其实在这些大派系之下,还有无数小派系,黄埔军校出身的这群同学,自然而然就会抱成一团,在纷杂的派系中自成一派,互相支持。
当时作战科中,大部分人都是黄埔军校的同学,赵炜自然也被视为“自己人”。
等到13军按照这道命令强攻我军阵地,落入我军的埋伏,惨遭重创之后。石觉怨言颇多,背后大骂杜聿明是瞎指挥,竟然下达如此荒唐的命令,枉送了13军的精锐部队。杜聿明闻言,自然不肯背这口黑锅,立刻派人去查是谁起草的这道命令。
很快,赵炜就被查了出来。但赵炜却坚决不肯认错,他坚称自己只是一个基层工作者,一切行事都是按照上面的指示行事,他只是负责动笔起草而已。杜聿明见赵炜不肯认罪,又派人详查,结果发现赵炜起草的命令完全是按照正规流程签过字的,并无违规。
那么,这道命令到底是怎么来的?究竟是谁下达的呢?这时候,作战科的黄埔同学们可就不买账了,他们互相包庇,谁也不肯开口之下,竟然就这样将这件事给压了下去,成了一桩查无实证的无头公案。
经此一事,赵炜与作战科的黄埔同学们关系更好。按照流程来讲,赵炜虽然是参谋,却并不能完全接触到作战计划,但凭借与作战科和绘图员等人的黄埔同学关系,这些人不仅不避讳他,甚至有时候还会和他探讨作战计划的内容,这就让赵炜的情报工作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东北民主联军对四平发动夏季攻势时,赵炜已经离开沈阳,跟随郑洞国到了开原前线,期间仍任职参谋。与此前一样,四平守敌71军的军情,对赵炜来说依然是毫无秘密可言。无论是71军的兵力部署,还是71军的防御工事分布,赵炜全都了如指掌。
此前一直负责秘密电台的沈秉权,在赵炜调往开原以后,多次从沈阳到开原秘密与他见面,从赵炜处取得了四平、长春、沈阳三城守敌的兵力部署资料。东北民主联军得此重要资料以后,可谓是知己知彼,迅速对四平发起猛攻。
因为提前掌握了敌人的部署,东北民主联军总攻四平时,占尽先机。虽然守敌十分顽强,凭借精锐武器顽抗了15天,却难逃被东北民主联军重创。敌军在此战之中,被歼灭之敌的数量超过了一万,俘虏也六千有余,就连敌71军副参谋长也被击毙。
杜聿明接连失利,导致蒋介石对他十分不满,就委任陈诚替换掉杜聿明,由郑洞国暂代司令之职。郑洞国在陈诚接任之前,开始着手制定“东北重点防御计划”,赵炜被任命为该计划的主要负责人。
很快,赵炜制定的计划得到批准,他高兴之余打算将这个计划交给沈秉权。当他来到沈秉权家门口时,警惕地注意到他们家窗帘的变化,这是他们此前约定的暗号,让他立刻就醒悟过来,沈秉权出事了。
赵炜此时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立刻离开,一个是坚信沈秉权不会动摇。就在赵炜犹豫之时,他接到陈诚命令,让他去北平亲自面见蒋介石,当面向蒋介石介绍他制定的这份计划。赵炜闻言大喜,因为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前往北平,寻找王石坚商量去留问题了。
结果,赵炜到北平以后,发现王石坚联系不上了,王石坚告诉他的紧急联系人王啸也被敌人抓了。他找到黄埔军校的同学了解情况,这才知道,原来朱建国都被敌人给抓了。用赵炜自己的话来说,他当时的处境,就像是一个“断了线的风筝”。
接连几位对赵炜知情的同志都落入敌人之手,只要任何一人坚守不住底线,将他给供出来,他的处境就会万分危险。
赵炜有心就此逃离,又不忍心轻易断送如此重要的情报工作机会。思来想去,决定先将手中的作战计划去交给蒋介石,否则迁延数日,不用别人出卖他,蒋介石等人就会对他生疑。
赵炜前往蒋介石处,才得知蒋介石竟然前往东北了,他只好先将东北重点防御计划交给北平行辕的收发室,并让他们签收。赵炜拿到收条以后,这才离开,转身去找在北平的黄埔同学打听情况,发现秘密电台暴露以后,北平这边的同志也有很多受到了牵连,就连陈布雷的女儿和女婿都被抓了。
重返沈阳
情况越来越危险,赵炜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他在此时却与组织断了联系,下一步该如何走,关乎着他未来的命运。最终,赵炜毅然决定返回沈阳,深入龙潭虎穴打探消息,表现出一位革命者不轻言放弃的坚定立场。
不过,赵炜此次犯险,也并非全无准备。他买了机票返回沈阳以后,并未立即回家,也没有马上就去上班。他先拜访了自己的一位黄埔同学,询问了一下是否有什么特殊情况,对方表示没发现任何异常。
赵炜闻言,心中仍有疑虑,谎称自己返回沈阳想趁机休息数日,希望他能帮忙保密。这位黄埔同学闻言,脸上浮现出一副“我懂你”的表情,答应他不会和任何人说他已经回了沈阳。
随后,赵炜又前往未婚妻家打探情况,未婚妻去上班了,两人未能见面,只见到了赵炜的外婆。赵炜询问外婆,也未发现任何异常,赵炜没有因此安心,反而更加不安,遂拿起电话给作战科打了一个电话。
他离开这几天,作战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位新来的卢科长代替了原来的科长,负责作战科的全面工作。因此,赵炜打去作战科的电话,卢科长正好接到电话,听到打电话的人竟然是赵炜,顿时感觉十分惊讶,并马上询问赵炜:“你在哪里?为什么不来上班?”
只听到这一句话,赵炜立刻就判断出他的身份已经暴露,告诉卢科长自己在未婚妻家以后,挂断电话就赶紧离开了。赵炜之所以说实话,是因为他在未婚妻家打电话,他的位置就暴露了,隐瞒也没有意义。
赵炜离开以后,逃到旧城区,又机智的给未婚妻家打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人果然是卢科长。至此,赵炜更加确定自己的身份暴露,谎称自己去医院看病了,就挂断电话,准备逃离沈阳。
赵炜来到浑河岸边,不敢走浑河大桥,直接游泳渡河,上岸后钻进了青纱帐。在夜色的掩护之下,赵炜身着湿透的衣服,在凉风下瑟瑟发抖,深一脚浅一脚的赶路。天亮时,赵炜挖了一些花生吃,又饮了山泉水,身体缓和一些,就继续向解放区赶路。
又走了一天一夜的路程,赵炜终于来到鸡冠山地界,鉴于他对国军布置了如指掌,打算向解放区前进。途中,偶然遭遇国民党士兵的拦截,但赵炜并未慌乱,反而摆出了长官的派头,怒斥对方。士兵见赵炜虽然衣服脏乱,却是军官的服装,当下不敢再说话,给放行了。
翻过鸡冠山以后,赵炜又走了十余里路,被我军游动哨发现,几个小战士立刻冲了过去,将他给俘虏了。从着装上来看,赵炜是国民党军官的身份是显而易见的,几个战士抓了他以后,就将他押回了连部。
期间,赵炜一直大喊这是误会,他的代号902,希望战士能替他禀报首长。连长得知此事后,又逐级上报,消息终于传至了肖劲光耳中。肖劲光知道902的存在,也知道他曾立下的功劳,立刻让人将赵炜送到辽南军区,亲自接见了他,肯定了他的身份。
事后,赵炜因为身份暴露,没有继续潜伏,被安排到大连继续在情报部门工作,安度余生。半生戎马半生安,是赵炜一生最好的写照,在面对生死危机时,在与组织断了联系时,赵炜立场依然坚定,甚至还尝试重新潜伏,这份忠诚和坚守,令人肃然起敬。
今天的美好生活,背后是无数无私奉献的革命先辈,冒着牺牲的危险换来的,他们是永远值得尊敬的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