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在汉朝的皇帝中绝对是一个奇葩。先说其出身,和高祖刘邦类似,都是“龙子”,都是一次成型。《史记·高祖本纪》中言之凿凿的记载道:“高祖......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父亲刘邦是这么一次神奇偶遇中的产物,而刘恒也一样。不一样的是那次给高祖下种的是蛟龙,这一次则是人中龙刘邦。
汉文帝刘恒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打垮魏王豹,接管了他的后宫,这里头就有一个薄姬。一次刘邦欢宴,找来两个嫔妃,饮酒作乐。这两美人往昔和薄姬十分要好,形同姐妹,曾相约誓:先贵勿相忘。而此时的二人已荣华富贵在手,哪里还记得那被遗忘的薄姬。在争宠中把当年的誓言当笑话讲给了刘邦,刘邦听后,命人找来薄姬。
薄姬
就像吃惯了猪肘子,偶尔吃根黄瓜能够解腻一样,刘邦平日里看惯了得势的宠妃们得意忘形的模样,一看到薄姬那楚楚可怜的哀怨形态,当真是发现了另一道不同的风景线,怀着恻隐之心,当晚就召幸了她。也是高祖枪法极准,就是这偶然的一次宠幸,薄氏竟然怀了龙胎,产下了刘恒。
吕后专权
由于地位卑微,母子二人在宫里一直谨小慎微,从不参与各种纷争,低调的生活着。汉初时黄老之术盛行,刘恒也深谙此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刘恒母子就是这样一边牢记着老子的教导,一边身体力行,不显山不露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诛杀功臣
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权,换了好几茬皇帝。刘邦的八个儿子,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吕后的折磨。唯独刘恒和母亲因为不入吕后法眼,母子两个反而逃过一劫,保得平安。吕后死后,周勃和陈平联合起来消灭了诸吕的叛乱,和朝臣商量立刘邦仅剩的两个儿子刘恒和刘长中的哪一个为皇帝,最后他们认定以仁孝著称的刘恒适合来当皇帝。因为这样的新君是不会清洗他们这些老臣的。
周勃
刘恒继位以后,开始谨慎的推行他的施政理念。他深悉治国之道,也颇具治国之才,他奉行汉初以来“休养生息”的政策,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安抚百姓的措施,逐步呈现出国富民强的局面;同时推行安抚边疆、减少征战、勤俭节约、废除肉刑等有效措施,开创了汉朝初年国泰民安的可喜景象。由此,拉开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的序幕。
汉文帝宠妃
由于出身的卑微,少年的坎坷,再加上深受黄老哲学“无为而大有为”的影响,执政以后的汉文帝没有骄奢淫逸,始终过着一种平淡、简朴的生活。《史记》记载:“孝文帝从代以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当皇帝二十三年,没有盖宫殿、修园林、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狗马都没有增添。文帝还经常穿着廉价粗糙的龙袍上朝临政,就连得宠的后宫也不准穿下摆落地的衣服。宫中帷帐不刺绣、不带花边。就是一件龙袍,也是一穿多年,破了就让皇后给缝补一下再接着穿。
素服淡妆
如果说上面的事情是汉文帝注意自律的话,下面一个例子,就能充分体现出他对世事的洞察和对民情的了解了。他曾想在宫殿中做一个露台,以赏山水风光。把工匠招来后让他们先合计一下成本费用。工匠看了一下工程量,答说:“百金足够了。”汉文帝听了,大吃一惊,心里盘算着,这百金相当于十户中等家庭的家产了!这露台不能造了,否则羞对先帝、愧对百姓,遂放弃了原来的打算。我们现在历数古代能这么节俭的皇帝,汉文帝刘恒当属第一。
赤眉军
汉文帝还重视农业,亲自带着大臣们下地耕种,皇后也率宫女采桑、养蚕。在生前修筑自己的陵寝时明确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建造时按照山川形势因地制宜,没有大兴土木,建好后陵寝显得庄严而简朴。 后来赤眉军攻进长安,许多皇帝的陵寝被盗,唯独没人动霸陵,因为他们非常清楚陵寝里面没有贵重的陪葬。唐朝徐寅曾经有一首诗写道:“旧历关中忆废兴,僭奢须戒俭须凭。火光只是烧秦冢,贼眼何曾视霸陵。”
萧索霸陵
汉文帝在位共二十三年,四十六岁驾崩。他一生励精图治,厚积薄发,为继任者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如果没有他的韬光养晦,汉景帝时期就不会出现“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也就没有那么大的财力来支持长期的战争支出,也就无法“封狼居胥”,更别说后来喊出的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这样的豪言壮语了。皇帝当到这个份上,也足以让后人叹服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