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栖霞客

霜叶浮云白水间,秋风暮日渺江关。

往年鸟迹栖霞客,学抱疏枝巢梦闲。

首句:“霜叶浮云白水间”,此句以“霜叶”、“浮云”、“白水”等自然景物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秋日画面。霜叶暗示了秋天的到来,浮云与白水则营造了一种空旷而深远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岁月的感慨。

次句:“秋风暮日渺江关”,秋风、暮日与江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苍茫而辽阔的意境。秋风象征着季节的更迭,暮日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而江关则代表着远方的家乡或理想之地。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

第三句:“往年鸟迹栖霞客”,此句中的“鸟迹”与“栖霞客”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意境。鸟迹象征着过去的足迹或回忆,而栖霞客则指的是诗人自己或那些曾在此地留下足迹的旅人。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栖霞山的深厚情感。他似乎在回忆着那些曾经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

末句:“学抱疏枝巢梦闲”,此句以“抱疏枝”与“巢梦闲”为结尾,形成了一种超脱而闲适的意境。抱疏枝象征着一种坚韧与独立的精神,而巢梦闲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他似乎在告诉我们,只有学会在困境中保持坚韧与独立,才能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赊情句

归去东篱故事传,南山霜后菊花天。

料无好酒赊情句,留足诗囊压一钱。

首句:“归去东篱故事传”,此句引用了陶渊明的《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东篱成为了隐逸生活的象征。诗人以“归去东篱”开篇,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寻,同时“故事传”三字又增添了一种历史传承的厚重感。

次句:“南山霜后菊花天”,南山与菊花是陶渊明诗中常见的意象,霜后的菊花更显得坚韧与高洁。诗人通过描绘霜后南山的菊花,不仅展现了秋季的自然美景,更寓意着一种坚韧不拔、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

第三句:“料无好酒赊情句”,此句中的“好酒”与“情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酒通常与欢聚、畅饮相联系,而“赊情句”则暗示着诗人可能因无好酒而难以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人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有诗意却无好酒相伴的遗憾,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末句:“留足诗囊压一钱”,“诗囊”是装诗的袋子,这里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与作品;“压一钱”则是一种幽默的说法,暗指诗人的诗作虽不能换来好酒,但足以作为精神的富足和心灵的慰藉。诗人以“留足诗囊压一钱”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自己诗才的自信和珍视,又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展现了诗人超脱物质、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哲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痛闻三痴兄仙去

少耽魏晋风流骨,痛失三痴目欲瞋。

清客雅骚成绝唱,来生不作写书人。

首句:“少耽魏晋风流骨”,此句中的“魏晋风流”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那种洒脱不羁、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而“风流骨”则是对这种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和赞美。诗人通过“少耽”二字,表达了自己年轻时便对魏晋风流有着深厚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逝去的友人三痴兄同样具有这种风流气质。

次句:“痛失三痴目欲瞋”,“痛失”二字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友人逝去的悲痛之情,“目欲瞋”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悲痛而怒目圆睁的神态。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三痴兄逝去的极度悲伤和无法接受的情绪。

第三句:“清客雅骚成绝唱”,“清客”指的是那些有文化修养、善于清谈的名士,“雅骚”则是对他们高雅而略带忧郁气质的赞美。这里的“成绝唱”则意味着三痴兄的离世,使得他的诗作和才华成为了无法再续的绝响。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三痴兄才华的极高评价和对其离世的深深惋惜。

末句:“来生不作写书人”此句中的“来生”是对未来的设想,“不作写书人”则是诗人通过这一决绝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失去挚友的极度悲痛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绝望。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写书人身份的深深眷恋和对逝去友人的无尽怀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酒自愁

心力泯然不可搜,诗无好句溯风流。

尔谁书咄南山日,未学先生酒自愁。

首句:“心力泯然不可搜”,“心力泯然”形容心力交瘁、灵感枯竭的状态,“不可搜”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状态的难以挽回和无从寻觅。诗人开篇即表达了自己在创作上的困境,心力已尽,灵感难寻,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沮丧。

次句:“诗无好句溯风流”,“诗无好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在创作上的挫败感,“溯风流”则暗示了诗人试图从古代文人的风流才情中寻找灵感和慰藉。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人风流才情的仰慕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当前创作上的无力和困境。

第三句:“尔谁书咄南山日”,“尔谁”是对某人的询问或指责,“书咄”则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可能含有不满或愤怒的情绪。“南山日”则可能象征着光明、希望或某种崇高的理想。这一句的意象和情感较为模糊,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在面对创作困境时,对某种外部因素或内心矛盾的不满和指责。同时,“南山日”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末句:“未学先生酒自愁”,“未学先生”可能是指某位诗人或文人,“酒自愁”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借酒消愁、独自品味愁绪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创作困境和人生愁绪时的无奈和自嘲。他似乎在告诉自己,还没有学到那位“先生”的豁达和超脱,只能独自借酒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