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之前的社会环境十分动荡不安,鱼龙混杂,民间渐渐产生了几个帮派,霸占着香港的各大地盘。势力庞大的帮派无人敢惹,直到一个被称为“大圈仔”的组织出现,动摇了香港帮派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群“大圈仔”主要是六十年代从大陆到香港的人群,多是青壮年,黑皮肤,外地口音,个个身材魁梧,身手敏捷。他们比香港黑帮还要凶狠,有组织地对其他帮派下战帖,向民众索要保护费,很是嚣张。

第一种说法是:香港的文章中曾经报道过以前的偷渡者是依靠轮胎之类的物体偷偷入境,轮胎形状如同一个大圈,便把这些偷渡者成为“大圈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偷渡者到了香港后开始犯罪,“大圈仔”变成犯罪分子势力圈的代名词。

第二种说法是:大圈最开始的说法跟黑社会背景有关,圈就是城,大圈即是大城。

虽然“大圈仔”是从何而来的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在影视作品的效应下,“大圈仔”早已深深被人们所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大圈仔”的事件得到了诸多关注,有作者专门写了一篇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证实了“大圈仔”当时势力的庞大,是“冲出亚洲的华人第一黑帮”;也有牛津大学的学者研究该帮派中的一个组织,对其团伙活动进行深刻的探讨,富有学术意义。

七十年代的新中国仍处于困难时期,经济发展不起来,文化思想也遭到了束缚,人们的生活可谓艰苦。然而香港地区当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陆人对香港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最富有的地区是怎样的天堂?究竟跟大陆有怎样的差别?带着这种疑问和期待,一些人选择了偷渡到香港。

从大陆到香港必须渡过一条江,这就意味着,必须冒着生命危险去探索这个未知。有的人不幸溺水而亡,也有人顺利渡江抵达心心念念的香港。

“大圈仔”恰好是那批渡江成功的人,他们到了香港来做什么呢?他们来香港的目的很明显: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克思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大圈仔”大字不识,饥肠辘辘,空有一身的力气,能做的事情无非是出卖劳动力。

不愿意再过苦日子,也没有户口,人在极端情况下会做出违背良知的事情,“大圈仔”选择了非法的途径赚取钱财。

马克吐温说:“狂热的欲望会诱发危险的行动,干出荒谬的事情来。”对这些人来说,香港代表的“自由”和“富足”更加刺激了他们内心的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识到香港七十年代的纸醉金迷,“大圈仔”彻底失去了自我控制力,只要能赚到钱,他们什么都敢做。

在《省港旗兵》中就有一个情节,说的是几个“大圈仔”误以为在香港用洗手间还要给小费,一方面说明“大圈仔”满脑子都是钱,一方面表现出七十年代的香港和大陆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造成了“大圈仔”心理上的差异,他们迫切想证明自己,迫切想在香港闯出一片天地。“人一旦成为欲念的奴隶,就永远也解脱不了了”,因此,他们选择了最野蛮的掠夺方法,利用团伙的优势,发挥自身优点,用暴力收取保护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圈仔”作为新组织,他们的行为很快引起了老一派黑帮的关注。“大圈仔”和黑帮有过很多次正面冲突。

有一次“大圈仔”去踢馆时遇到了黑帮马仔们的围攻,眼看寡不敌众,谁料还不到十个人的“大圈仔”毫不畏惧,和几十个马仔展开一场较量。

由于“大圈仔”多是练家子,马仔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没几个回合,马仔们就被耍得团团转,不得已求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事件也打响了“大圈仔”的名声,许多民众见了这群战斗力超强的“大圈仔”,都不敢惹怒他们,自觉上交保护费。

到了八十年代,“大圈仔”的势力进一步壮大。他们不仅索要保护费,还开始明目张胆抢劫银行。银行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尼采说:“人最终喜欢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群“大圈仔”聚集了非常多擅长偏门别类的人才,作案手法相当厉害,并且一旦有任何事情发生,“大圈仔”就会逃回大陆避风头。香港警方对此很是头疼,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能逮捕这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香港警方开始联合英国在港警方的势力清查“大圈仔”的来历,加大对“大圈仔”的打击力度,无法得到身份证明的“大圈仔”只能逃去了越南。

八十年代的末期,香港基本不再有“大圈仔”的身影。

这群“大圈仔”曾经给香港人带来的苦恼,但他们的骨子里仍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在“大圈仔”逃亡越南,销声匿迹后十年后,又发生了一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大圈仔”到了温哥华,他们发现当地的华人社区竟然被越南帮掌控着,这引起了“大圈仔”的不满。

作为曾经称霸一方的组织,怎能甘心被人掌控?更何况交涉无用,越南帮直接拒绝并辱骂中国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圈仔”干脆跟越南帮打了起来,还安排人解决了越南帮的几个高层,矛盾越演越烈,“大圈仔”不肯服输,把人多势众的越南帮给打趴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最后一次听说“大圈仔”的故事,令人惊讶的是,“大圈仔”作为中国人的那份不屈不挠,不甘人后如此闪耀。

七八十年代背景下的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苦难,每个人都有选择对待苦难的方式方法。“大圈仔”他们受教育程度低,一度危害到社会治安,在动荡的时代,说不清对与错。

“大圈仔”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从辉煌走向结束的过程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在变与不变中,不变的是中国人的傲气和勇气。

没有人想一辈子过着刀尖上舔血的生活,尝试过风霜,人都希望能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日子。如今“大圈仔”基本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了,愿我们的社会向着未来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