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2024年10月15日,《光明网》援引我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资料表示,我国在各大知名期刊上发布的论文数量与被引用的次数均为世界第一,这表明中国的学术成果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论坛也公布了一批新增的“灯塔工厂”名单,我国有13家企业入选。

灯塔工厂代表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

自2018年首次评选至今,已经有74家中国企业入选,占总名单的43%,位列世界第一。

近年来,包括德国之声、新西兰广播电台、费加罗报、法新社等西方媒体纷纷发声,肯定了我国取得的成绩。

有外媒认为,中国目前达到的高度,已经不需要再向世界证明什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近些年的热门词汇,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智能化科技。

其中,美国的ChatGPT更是现象级产品,曾一度影响世界科技发展方向。

那么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人工智能水平到底如何呢?

2017年,我国政府会议上已经提出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转化”的目标。

我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一开始并没有像美国的ChatGPT一样,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发力。

而是更加务实的尝试将人工智能与实业结合,希望打造高效与智能化的新工业体系。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落幕,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感慨说:这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路透社记者体验了冬奥会场的无人化餐厅,发现包括做菜、传菜、上桌等工序,均为机器人完成。

为此他还专门发布了视频,并配以“美食从天而降”的标题,表达自己的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冰淇淋机器人、客房机器人等新型产品立即刷屏式的出现在西方各大网站。

德国之声、新西兰广播电台更是详细介绍了冬奥会上出现的人工智能产品,并表示这是历史上首个完全绿色供电的冬奥会。

连美国《华盛顿邮报》都不得不承认,北京冬奥会比以往的任何一届都受美国人欢迎,YouTube和TikTok上到处都是北京冬奥会的视频。

《纽约时报》忍不住感叹,中国已经不需要证明什么,它已经成为一个更加繁荣与自信的国度。

当然,冬奥会上展现的人工智能产品只是众多领域的冰山一角,中国的人工智能水平还远不止于此。

2024年2月,OpenAI推出了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sora,我国有三家公司在不到半年时间研究出了同类产品。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我们必须客观的承认中美仍然有差距。

但是这个差距正在缩小,而且中国企业的着力点也不只是在这一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10月11日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发布了一款无人驾驶汽车,表示这款产品将载入史册,并且会在2026年投产。

产品发布后,特斯拉股价直跌9%,显示出投资者对这款产品信心不足。

而且从投产时间来看,美国的自行驾驶汽车之路,显然是不能与我国相比的。

根据《澎湃新闻》消息,我国在2023年发表的顶级人工智能论文占全球数量36.7%,比美国高出了十多个百分点。

从这点来看,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储备更多、潜力更大,上限也更高。

正如西方媒体对冬奥会的夸赞一样,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建树已经超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交通运输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

成熟的交通网,是发展经济的基础,也是连接各地交流的根本途径。

中国铁路的世界地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根据央视客户端资料,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超过4.6万公里,位于世界第一。

这一数据甚至要高于其他国家高铁营运总里程,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我国高铁货运量也是世界第一,体量比世界第二、第三的总和还大。

在技术方面,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引领全球,其中大同到秦皇岛的大秦铁路线,就使用了这一技术。

大秦铁路搭配的重载列车共有210节车厢,一列车的总长度有2.6公里,载重量为2万吨,年运量最高达到4.57亿吨。

这项数据为世界纪录,一直保持至今未被打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靠着成熟的铁路技术,我国不但完善了国内铁路运输,也帮其他国家完成了许多意义重大的项目。

比如2021年开通的昆明-万象铁路,这条铁路不但强化了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还让老挝进入了铁路运输时代。

2023年,我国承建的雅万高速铁路正式运营。

该项目从印尼的雅加达起始,一路延伸到万隆,是印尼国家性战略项目。

据了解,雅万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达到了350千米/时,与我国国内高铁速度基本一致。

该项目运营9个月,已经累计发送旅客400万人次。

此外诸如匈塞铁路、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路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这些项目既推动了当地国家的发展,也是中国铁路走向世界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铁路运输,我国海上船舶运输也十分发达。

2017年新华社发文称,世界港口的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中,有7家中国港口上榜,这些港口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人民日报》发文表示,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分别是145.5亿吨和2.6亿箱,这两项均为世界第一。

今年10月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世界银行资料,表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港口为我国舟山的洋山港,而美国最好的港口则只排53,两者的差距非常大。

繁荣的港口,推动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也无形中将压力给到船舶制造业。

如果没有优质的船舶,海上贸易的效率将会很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期间,船舶业从国家管理慢慢转变为以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

在摸索与学习中,2000年后的中国船舶正式转型成功,发展势头稳定上升。

10年后,我国完工造船量达到6757万载重吨,超过韩国成为新的世界第一。

截止到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蝉联世界第一,这是我国连续第14年获得如此成绩。

根据《中国工业报》报道,我国造船业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全球热销的船型有18种,其中14种船型的销量榜首都是中国。

不管从陆上运输的状况,还是从海上运输的状况,我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新能源

相比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新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在应对全球变暖、保护环境方面更具有优势。

较为主流的新能源是太阳能和风能,在这两方面我国都有十分广泛的布局。

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发展光伏的相关文件,我国便开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2015年,光伏发电设备的总装机量就达到了4300万千瓦,这一数据远超其他国家,位于世界第一。

自此之后,我国光伏发电量一直稳居世界首位至今,相关的光伏组件也领先于其他国家。

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等光伏必备组件,一直都占全球份额的8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能源署曾发布消息称,自2010年以来,光伏电池的成本下降了80%,在一些光照时间较长的地方,光伏发电甚至比常规的火力发电更省钱。

英国《自然》杂志曾经发布文章表示,从2008年到2020年,中国在光伏产业中做出的贡献,不但促进了本国绿色能源发展,也让其他国家受益良多。

如果没有中国光伏发电,美国可能要为同样的装机量多花240亿美元。

除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也是主流新能源之一。

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最初的主要市场在欧洲与美国。

2006年,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260万千瓦,成为风力发电的主要市场之一。

2010年我国达到4182.7万千瓦的累计装机容量,跃升至世界第一。

在此后的时间里,我国风力发电一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并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与2019两个重要的时间点,我国风力发电的累计装机容量分别突破一亿千瓦和两亿千瓦。

2020年底,我国风力发电的相关机组已经远销美国、英国、法国等38个国家及地区。

中国风力发电产品遍布六个大洲,累计装机容量达634.7万千瓦。

今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26兆瓦级海上发电机组正式下线。

该机组为全球最大机组,轮毂中心部分的高度就有185米。

在10米/秒的风速下,每台机组每年可以产出一亿度电,满足5.5万户家庭的正常用电。

有了它,我们每年可以少燃烧3万吨煤,少排放8万吨二氧化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天

我们的祖先总是抬头仰望天空,试图揭开天外的秘密。

如今,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可以顺利离开地球,探索更远的地方。

对于人类来说,这是科技创造奇迹的重要表现。

1961年,苏联宇航员首次进入太空,标志着人类的太空之旅正式开启。

1969年美国人登陆月球时,我国的航天成果也进入收尾阶段,并于第二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的出现,填补了我国航天事业的空白。

神舟五号成功后,神舟六号实现了在太空绕地球76圈的新纪录,神舟七号完成了宇航员出舱活动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我国在航天领域不断突破,我们与西方强国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当时美国联合各国共同组建了国际空间站,用于探索太空。

但我国处处受到阻拦,不得不选择放弃加入国际空间站,转而建设自己的空间站。

此后,天宫一号、天宫二号陆陆续续进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在一次次航天任务中逐步完善。

目前,世界上有两个空间站,分别为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和我国自主建设的空间站。

与国际空间站相比,我国的空间站形成时间较晚,采用的技术更先进。

国际空间站的大部分功能需要控制硬件被动实施,而我国空间站则实现了自动化和模块化,操作更加智能。

其中再生生保技术为我国空间站首创技术,主要用于站内物质流的循环利用。

冷凝管冷凝干燥组件的启用,还可以将水汽收集起来,通过多层次的净化技术,产出可以饮用的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座空间站的建设过程也完全不同。

中国空间站为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项目,各模块分布清晰明确,串联流畅,统一性与规整性较高,宇航员可以高效的在空间站执行任务。

国际空间站为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宇航局共同建设,在规整性方面差一些。

而且这种通力合作的空间站,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在后期执行任务与设备维护方面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截止到2024年9月,我国已经在中国空间站开展了110多个项目试验。

这些项目涉及到人成骨细胞、有机分子等研究方向,最终这些成果也将应用于国家建设与民生。

今年10月1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未来10年的航天部署。

表示将确立7个方向,建设24个研究项目,将中国打造为强大的航天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新中国成立不足百年,曾被西方诸国轻视与排挤。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突破一道道西方封锁的同时,逐渐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即使曾处处抹黑我们的国家,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成就。

参考资料:

《外国专家聚焦中国科技发展:多项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中国日报

《16万公路铁路纵横成网,流动的中国活力满满》央视客户端

《中国确实做得好,很多西方媒体不得不说大实话》新华网

《领跑全球,惠及世界:图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