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朝诗人卢纶的一首塞下曲千古传唱,飞将军李广的神勇,短短数言便跃然纸上。在中国,李广的大名,可谓家喻户晓,他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人。李氏家族,在陇西非常显赫,标准的豪门大户。李陵是他的长房嫡孙,祖孙俩同为西汉对匈作战的名将。

然而,命运弄人,这对名垂千古的祖孙,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命运多舛,让人叹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广不到20岁就从军抗击匈奴,因为战功卓著,官职中郎将。史书中说,汉文帝亲眼看到过李广冲锋陷阵的勇猛,不由叹息说,太可惜了,你要是出生在高祖年代,封个万户侯都不在话下。

到了景帝朝,李广以骁骑都尉的身份参加了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之战,昌邑城一战,他闯关夺旗,按功绩本可以封侯,但因为他当时接受了梁王刘武的将军印,所以有功不赏。后来他调任边关任太守,常常出关跟匈奴人肉搏,弄得朝廷跟着心惊肉跳。不过李广运气不错,屡屡涉险,从无失手,匈奴人对他也怕得要死,飞将军的名号就是那个时期流出来的。

汉武帝即位后,李广调任未央宫卫尉,此时李广四十多岁了,军旅生涯二十多年未得封侯。能出任未央宫卫尉说明汉武帝对李广很信任,李广也没有辜负汉武帝,后来淮南王刘安企图造反,多次拉拢李广,也没能改变李广对汉武帝的忠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光二年,汉武帝发动马邑之谋,第一次对匈奴采取主动攻击。李广任骁骑将军,由于计划出现意外,无功而返。四年后汉武帝命令李广和公孙贺、公孙敖、卫青各领一万人,分四路寻找匈奴作战。李广运气不佳,遇上了匈奴主力,全军覆没,他自己受伤被俘,后成功逃回。此后,他又参过几次对匈作战,都是无功或功过相当。此时李广已经年过六十,他很感慨,打了一辈子仗,他的那些下属晚辈们都纷纷建功封侯,唯有他年过花甲,封个侯这么难呢?

元狩四年,汉武帝发动了决定匈奴命运的一次战争:漠北大战。李广看到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机会,他坚决要求上前线,汉武帝经不住李广的苦苦哀求,答应让李广任前将军出战。大军出发之时,汉武帝又后悔了,他悄悄给大将军卫青下了一道密旨:李广命运“数奇”,不可任为先锋。卫青按照汉武帝的指示,调李广为东路军做迂回策应。李广非常不情愿,争辩无效后,愤怒的他没有跟卫青告别就上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是被汉武帝诅咒了一般,李广真的命运“数奇”了,他的大军在茫茫大漠中迷路了,等他到达约定地点时,战斗已经结束,匈奴单于逃跑了。

按照惯例,卫青派长史询问误期的原因,李广一言不发。卫青只好派人传唤李广的手下校尉,李广拦住校尉,决定自己面对质询,他说:我一辈子跟匈奴大小七十多次战斗,有幸能参加这次战役,可是大将军令我绕道东行,我却迷路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都六十多了,哪能面对你们这些刀笔小吏的侮辱!说完拔剑自刎!

一代名将走完了他闪亮而又悲情的一生。电视剧《汉武大帝》不忍以这种悲情结束老将军的一生,给了他一个符合他自己意愿的结局:自愿以2000人马对垒匈奴数万人,吸引匈奴全部主力加入战斗,而后由大将军卫青实施包围战术,一举全歼匈奴人。剧情中,李广战死沙场,实现了老将军一生的宏愿。可惜那是电视剧,不是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人评价为何“李广难封”,我觉得王立群老师的总结很到位,分享给大家:

一、汉匈作战的模式由被动防守转变为主动出击,李广背靠城池的作战方式已经不适应战争形势的变化,是时代淘汰了李广这一类将军;

二、李广自身缺乏政治头脑,在吴楚七国之乱中接受梁王刘武的大将军印,这犯了汉景帝的大忌,作为中央政府官员,怎么能接受诸侯王的任命?政治上的幼稚,把到手的封侯机会错过了;

三、为名所累。因为名气太大,所以每次对匈作战,匈奴人一提到李广,立刻重视度上升N倍,他的作战难度也要比别的将军大很多;

四、汉武帝和卫青的刻意压制。不管是不是李广真的命运“数奇”,一个客观事实就是,李广在很多战役中都是被作为侧翼部队使用,主力战场的机会基本得不到,这些要拜汉武帝和卫青所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广去世的那一年是公元前119年,这一年他的孙子李陵15岁。李陵出身就笼罩着一层凄苦:他是遗腹子。好在李广的风骨完美地体现在了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他有李广的遗风,早早地提拔他做了侍中建章监,即禁卫队队长,后调至酒泉张掖负责骑兵训练,并做过李广利出征的策应部队。

改变命运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99年,那年李陵35岁。汉武帝命令李广利攻击天山附近的匈奴右贤王,命李陵率五千步兵深入敌境,牵制匈奴增援。不幸的是,在返程途中遇到了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八万骑兵。

李陵表现得很勇敢,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他消灭了匈奴一万多人,眼看就要退回汉境了,却遭遇叛徒出卖,全军覆没,李陵兵败而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李陵想以投降换生,再寻找机会归汉,但又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汉武帝得到假情报,说李陵在帮助匈奴人训练士兵,打败了公孙敖。震怒的汉武帝杀了李陵全族,一下子堵死了李陵归汉之路。

从此,李陵有假汉奸变成了真汉奸,成了祖国的罪人,身上的耻辱永远无法洗涤了。即使汉昭帝即位后,试图接李陵归汉,但悲哀的李陵不可能选择一而再再而三的侮辱,他要守住作为人的“气节”,他回绝了归汉的邀请,直到老死异国他乡。

本来,以李陵的军事才能,他完全可以在汉朝大展宏图,实现父祖之未竟事业,然而因为汉武帝用兵方略的失误,导致他身陷绝境。本来李陵可以有机会归汉洗刷耻辱,又因为汉武帝草率的灭族行为,彻底封死了李陵回家的路,让李陵背着“汉奸”之名永世不得翻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广、李陵祖孙,身为国家栋梁,有才干,有忠心,偏偏命运多舛,落得悲情结局,实在令人痛惜。

有人说,这是汉武帝在刻意打击陇西李氏豪强,真相如何,没有证据。但是就个人来说,汉武帝作为当事人,在对待李广和李陵的事件上是有责任的,尤其是李陵,可以说正是汉武帝一步一步把他推向了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