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在崇明区教育局局长黄宗逵看来,教育是一片森林,学校、社会和家庭是土壤、阳光和雨露,课程是营养元素,学生是从土壤里生长出的树木。近年来,崇明区始终坚持优化教育生态,注重五育融合,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探索小规模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开展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以“全员导师制”关爱寄宿制学生;实施生态教育,发挥崇明得天独厚的美育资源,努力办好与世界级生态岛相匹配的一流教育,让每一所学校成为崇明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在趣自然研学活动中,八年级学子一起划龙舟,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图片由上实东滩学校提供)
在“小规模学校”里播种大智慧
“双师型”数字化小班化课堂(三面屏、小组围坐、环形灯光、躺睡椅)(图片由崇明建设中学提供)
近年来,由于产业调整、人口导出等原因,崇明区的“小规模学校”日渐增多,目前,200名学生以下规模的学校有14所,约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29%,主要分布在崇明岛中西部的农村地区。然而,学生规模小并不意味着发展空间小,崇明教师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小班化教育智库力量,开展了基于“学习岛”的小班化合作教学研究,在小小的教育园地里播种着大大的教育智慧,并探索出了一条生机勃勃、富有个性的特色之路。
在上海市崇明区建设中学,以重构校园空间倒逼教师教学改革,是一次关于“小班化”的创新尝试。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学生们发现,教室的讲台不见了,原本规整并排放置的课桌椅被围成了3个圈,课堂上,“老师台上讲,学生排排坐”的教学模式已不再流行。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崇明建设中学从2022年11月起,便开始构思小班化的教学设计了,而校园空间改造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何在教室里取消讲台并采用让学生围坐的布局?崇明建设中学党支部书记郭德忠表示:“我们鼓励教师走到学生们中间去,观察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
同时,引导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提升课堂参与度、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围坐设计虽好,但如何解决学生上课时头要扭来扭去看板书的问题呢?为此,学校在教室里设置了三块显示屏,不论学生坐在哪个座位,只要一抬头,就能找到正对自己的屏幕。
除了教室布局的变化,崇明建设中学的“小而优”还体现在校园里每层楼的公共区域中。在一楼走廊,一个能和学生们切磋棋艺的互动机器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学校把这里打造成了“科创空间”,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劳动技术、信息科技等多学科原本分散在各专用室的仪器、工具设备、材料等资源整合到了一起,供学生进行科创探索,展示学生科创作品。
走进二楼,充满创意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在这个“人文空间”里,学生可以弹钢琴,静心看书,学校甚至贴心地准备了三台听书机,让用眼疲劳的“小书虫”们戴上耳机、触摸屏幕就能沉浸在书海中。此外,空间中央还有1个“小舞台”,学校每月都会在这里举办不同主题的学生才艺展示。
作为上海市非遗进校园十佳传习基地,崇明建设中学把三楼的走廊空间建设成了“非遗文化体验馆”,孩子们将在这里深入了解 “扁担戏”“灶花”“土布”等崇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记者了解到,像崇明建设中学这样“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的乡村学校还有很多,崇明区始终致力于为乡村学生提供更有温度的教育,探索都市远郊乡村教育新样态。
以阳光宿舍呵护学生成长
庙镇学校的“笑脸墙”(摄影:徐瑶君)
为提升“两类学校”优质发展水平,探索优质均衡新样态,崇明区充分发挥了寄宿制学校全天候育人优势,突出学生中心和因材施教,通过加强教学互动、个别辅导、深化“全员导师制”、完善学生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机制等方式,切实关爱帮扶以留守儿童为重点的特殊家庭孩子。
以“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为出发点,崇明区庙镇学校提出了“阳光教育”理念。庙镇学校党支部书记徐竞艳诠释道:“阳光洒向地面,是温暖的,公平的,不会偏心的,‘让每一个孩子在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的育人使命,我们希望用阳光实现公平优质,让每位学生都得到阳光的普照,感受阳光的温暖,在未来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加入“强校工程”后,庙镇学校为孩子们打造了“阳光课堂”,以学生的能力为标准进行分层设计,开发了“阳光校本作业”,并从“品行”“学业”“艺体”“特长”四大模块和十六个评价点出发,构建了阳光校本评价体系,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与潜能。此外,为了让每个教师都能在“强校”之路上跑起来,学校成立了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晨曦书社”和以区级骨干教师为领衔的十个“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室”。
走进宿舍楼,记者从细枝末节里感受到了庙镇学校对寄宿生的点滴用心。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的楼层走廊有着符合孩子们成长兴趣和性格特点的创意彩绘,宿舍是三人一间,学校为寄宿生精心准备了床单枕头被褥等基本用品,每位学生一张床一个书桌;每扇宿舍门上都有一个向日葵状的牌子,上面有宿舍成员的合照,学校让孩子们给自己的宿舍取名,所以每个宿舍都是独一无二的。
包饺子、做元宵、上布艺课、给室友过生日……在庙镇学校,寄宿学生的日常活动非常丰富。记者了解到,崇明区庙镇学校的寄宿生群体由本乡镇的学生与岛内的留守儿童组成,尽管学生们不能常常和父母见面,但学校营造了温暖而热烈的校园文化,让孩子们的幸福感从未缺席。除了不断改善寄宿条件,创建读书区和休闲娱乐区,实行24小时关爱管理外,学校还用孩子的照片组成“笑脸墙”,成为“强校”带给学生们变化的靓丽名片。
除了打造温暖的环境与丰富的活动,庙镇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用心还体现在“1+N”校社协同机制里。为了让每一个孩子被看见、被激励、被唤醒,学校在推进全员导师制时,给每位寄宿学生配备了3名以上导师,由学生自选1名+学校选配1名(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行为表现以及心理状况选配的党团员导师)+ 区、镇、校三级“五老”志愿者中选择1名组成。
如今,带着“新优质学校”的创建思路,崇明区庙镇学校将优化学校管理机制,推进小班化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阳光理念”引领师生继续逐光而行。
用美的教育浇灌教育的美
在趣自然研学活动中,七年级学生卷起裤腿,走进丰收的鱼塘,亲手捕捉鲜活的小鱼。(图片由上实东滩学校提供)
说起崇明,必然会想到它怡人的自然环境,这个美丽小岛无疑是开展美育的天然基地,正如崇明区教育局局长黄宗逵所说:“我希望教育的森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绚烂多姿。”在崇明这个世界级生态岛上,“教育森林”里的每一个崇明孩子都在阳光下自由奔跑、快乐生长。
在践行“生态教育”理念、培育优质均衡新优势方面,崇明区有着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一方面,通过实施生态教育丰富教育资源。崇明生态资源丰富,通过融通生态资源“进校园、进课堂、进活动”,把“课堂”搬 进自然,以生态课程资源根植崇明青少年生态意识,培育具有良好生态素养的“小生态人”。
另一方面,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崇明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方向,以校本课程实践为主阵地,围绕“生态教育”区域特色,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将生态教育的理念融入劳动教育、科学教育、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创设了能学、能做、能游的学生劳动活动空间,创建“上海市学生劳动教育基地”12 家、“崇明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18 家。架构形成涵盖现代农业、海洋智造、绿色科技、生态文明的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以下简称上实东滩学校)坐落于崇明陈家镇国际生态实验区内,校园里的所有空间都是打开的,在校长陈丽萍看来,自然的东西是最好的。因此,学校将自然场域作为育人园地,鼓励教师在可行的情况下把课堂搬到室外去,让学生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感受美。
“前往星桥的小路满眼芬芳”“走在月桥的两岸没有烦恼”“这是属于我的星光大道”“在这里你将遇见日月星辰”“通往魔法城堡的神奇之路”,这是上实东滩学校校园里五条主干道的名称。陈丽萍告诉记者,她希望这些标语能够给学生带去满满的正能量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也学着用这样的语言将美好传递给他人。
环境和语言的作用最终都会外化成为学生的行动。在美的环境下浸润的孩子是灵动且充满创造力的,当他们不满足于欣赏与感受美的时候,便会开始创造美。陈丽萍分享道:“有一次,我看到一名小学生蹲在草地上,把从大自然里捡来的树叶和枯枝摆成了小动物的形状。大自然的美育启蒙同样也给了我灵感,我在学校的树林里放了一个小风车,并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美的建设中。”不久后,学生们自己制作做的小动物木雕便成为了小风车里的装饰品,这既发挥了孩子的创造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为了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励孩子展开对美好自我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学校设计了“趣自然”研学课程,不同年级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体验自然,皮划艇、环岛骑行、扎筏泅渡;插秧、挖藕、土坑烘红薯……学校主张让孩子去大自然中体验,在体验中了解自己生长的环境,学会劳作,懂得合作,热爱生活。
每年9月,上实东滩学校举办的星星节既是学校基于生态教育理念而产生的智慧结晶,也是家校社三方教育资源共享的深入尝试。家长和孩子一起在操场上布置露营帐篷,共同举行草坪音乐会,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孩子们轮流上台表演,展示自我;家长们围坐交流,分享着育儿心得。以美育美,向美而行。短短几年,上实东滩学校已从一所建在“荒郊野外”的偏远学校,变成了老百姓向往的优质学校。
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号:DFJYWX
分享: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关注:请点文章主标题下“东方教育时报”
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
===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