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央视出了不少才子佳人,每次有新面孔在央视亮相,大家肯定先是感叹,咋会有这么厉害的人。
说起央视郭志坚,那可真是让人打心眼里羡慕,他从河北的一个小村子一路闯荡,最终进入了央视,这一过程中,那必定是经历了重重艰难曲折。
让人特别费解的是,他在取得了成功之后,竟然把父母双双送到了养老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而且,这整整五年,他竟然一次都没和爸妈一起过春节,也没和爸妈见上一面,这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这样呢?
难道就这样放弃吗?
郭志坚这个名字普普通通的,但是他却有着不普通的经历,他从河北的农村一步步走向央视的大舞台,这一路走来可不容易,他出生在 70 年代的河北农村,那时候他的童年过得很简单纯粹。
没有琳琅满目的玩具,没有丰富多彩的课外书,陪伴他最多的,是一台破旧的收音机,这台收音机,是郭志坚童年唯一的娱乐工具,也是他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那些播音员字正腔圆的腔调,可把年幼的郭志坚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就开始学着播音员的那种语气说话,试着用不一样的语调去朗读课文,甚至对着收音机自言自语,想象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一名播音员。
对声音的热爱,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在郭志坚的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为了能让自己模仿的声音更加清晰,为了能更方便地练习播音,他用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了一台录音机。
他把自己说话的声音录下来,接着就不停地听,一遍一遍地练习发音,一遍一遍地改正错误,他费了好大的劲,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声音更标准、更好听。
除了练习播音,郭志坚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演讲比赛,从一开始的紧张怯场,到后来在舞台上自信大方地表达自我,郭志坚在一次次的锻炼中,逐渐克服了内心的胆怯。
不过,追逐梦想的道路可不是那么顺顺利利的,在 1990 年的时候,郭志坚第一次参加高考,他的目标是北京广播学院,那个地方可是他做梦都想去的。
可是命运好像跟郭志坚开了个大玩笑,他在这次高考中落榜了,不过面对这样的挫折,郭志坚可没有灰心丧气,他决定重新振作起来,找回信心,接着去复读,准备在来年再次向高考发起挑战。
第二年,郭志坚再次报名参加高考,他又没有考上,接连两次的失败,让郭志坚开始怀疑自己,他甚至开始动摇,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走播音这条路。
就在郭志坚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他的父母给了他巨大的支持和鼓励,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也不太懂什么“播音梦”。
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成为郭志坚坚持下去的动力,他重新振作起来,认真分析自己两次高考失利的原因,调整学习方法,更加努力地学习。
果然,努力是不会白费的,1993 年,郭志坚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他成功了,他如愿以偿地被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录取,他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郭志坚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认真练习播音技巧,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郭志坚上大学的时候,学习成绩那是相当优异,同时,他还踊跃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收获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他来说非常宝贵,为他日后进入工作岗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梦想终成现实
机会总是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在郭志坚大学第二年的时候,有个去北京电视台实习的机会,这个机会可不得了,成了他人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在众多竞争者中,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外形条件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北京电视台实习,这段实习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他日后进入央视埋下了伏笔。
毕业后,郭志坚顺利进入北京电视台工作,担任《北京新闻》的播音员,他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力求做到最好,很快便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认可,也引起了央视的关注。
进中央电视台,是众多主持人的梦想,郭志坚也一直渴望着,一旦机会出现,他毫不犹豫地将其抓住,于是,他正式踏上了在央视的职业道路。
央视的工作节奏更快,压力更大,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更高,面对新的挑战,郭志坚始终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他先后主持了《晚间新闻报道》、《现在播报》等新闻节目,凭借俊朗的外形和沉稳的台风,赢得了“央视最帅主播”的称号。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郭志坚的主持之路越走越宽,甚至站上了春晚的舞台,这对他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
2007年,对郭志坚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正式成为《新闻联播》的主播,开启了“国脸”主播的生涯。
郭志坚深知肩上的重担,时刻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严谨,力求将每一期节目都做到完美,他认真对待每一次直播,一丝不苟地准备,反复练习,力求将新闻内容准确、清晰、流畅地传达给观众。
在直播过程中,总是会有各种突发状况发生,这对主播的应变能力是个极大的挑战,有这么一次,节目马上要开始了,台里忽然送来一份必须马上播报的稿子,而且稿子上有很多手写的修改部分。
面对巨大的压力,郭志坚沉着冷静,迅速调整状态,最终完美地完成了这次突发播报,展现了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稳住”,这不仅仅是郭志坚写在小纸条上的两个字,更是他多年来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的准则,这简单的两个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付出和积累,是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弃父母于不顾
如今郭志坚却与“不孝”二字捆绑在一起,这其中的反差让人不禁想一探究竟,一切源于一则在网上炸开的新闻:他把父母送进了养老院。
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是大逆不道,是把“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踩在脚下,一时间,网络上骂声一片,指责他忘恩负义,数典忘祖。
“不孝” 事件的经过其实不复杂,郭志坚由于工作特别繁忙,没办法照料年迈的爸妈,所以将他们送进了条件较好的养老院,他原本以为这是最妥当的安排了,谁能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他并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坦诚地回应了公众的关切,他解释说,自己并非不孝,只是现实情况不允许他兼顾工作和照顾父母,他尽力为父母选择了最好的养老院,并承诺会经常去看望他们。
“养儿防老” 这个观念在中国那可是有很长很长的历史了,它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中,父母含辛茹苦地将子女抚养成人,老了之后希望得到子女的照顾,这本无可厚非。
现在这个社会啊,生活节奏那是变得越来越快了,竞争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好多年轻人为了工作,没办法,只能背井离乡,离自己的父母远远的。
回到郭志坚事件本身,我们应该对他的选择给予理解和尊重,他并非不孝,只是在现实的压力下做出了无奈的选择,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指责和批判。
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用“孝”或“不孝”来评判一个人,而应该关注他们背后的故事,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他们的选择。
在现代社会,尽孝的方式有很多种,关键在于用心,与其纠结于形式,不如多关注父母的实际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参考资料
央视网:郭志坚:把陪伴留给最爱的人
百度百科:郭志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