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二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和北京城市图书馆举行。围绕“构建发展共同体,共创人类新时代”主题,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政要、国际组织代表、驻华使节、知名学者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商全球发展未来。

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在致辞中表示,人类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世界多重危机叠加、全球不确定性增大,在这样一个以全球合作与共同行动加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时刻,全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开辟一条充满活力的新道路来应对新的挑战。本届论坛围绕多边主义、全球治理改革、新能源、气候、粮食系统和安全等议题召开,可谓恰逢其时。

“发展不应仅仅被定义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贫困率的下降,它更关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的安全。如果人们感到不安全,他们也就无法真正享受发展。”斯洛文尼亚前总统、世界领袖联盟主席达尼洛·图尔克表示,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之所以在国际社会受到欢迎,是因为其体现了中国对全球性挑战的深刻洞察:必须通力合作,以保障全球发展和安全。如果缺乏稳固的安全基石,全球发展便难以真正实现。因此,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对全球发展倡议的实现至关重要,更是对其发展内涵的丰富。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表示,中国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领头羊,在推动先进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放眼未来,政府和教育机构应形成合力,把握“教育、发展、研究”3个关键词,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打造卓越的科技创新平台,汇聚全球人才智慧和力量,携手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南非共产党总书记索利·马派拉表示,“求发展”是“全球南方”的核心议题和共同话语。“全球南方”应携起手来、团结合作,持续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推动世界繁荣发展、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论坛还发布了《人类2050:人与社会全面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和经验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道路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契合度,甚至以更加前瞻的视野与长远的眼光实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超越与再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孙昌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