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学东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洞察国内外能源发展大势,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创造性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高度,作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决策部署,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
深刻认清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意义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近年来,能源行业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能源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能源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进展、清洁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能源生产消费绿色转型迈出新步伐。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践行习近平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初心使命。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工业的粮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但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能源的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必然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当前,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绿色、清洁、低碳转型,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能源电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是能源电力行业在新形势下勇担责任、抓住机遇、优化发展的唯一选择,是打造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国资央企用好“两个途径”、发挥“三个作用”的有力支撑。
我国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现状
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势头强劲。在“双碳”目标的战略引领下,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加速。从电源侧来看,截至202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其中:水电4.2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14.4%;火电13.9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47.6%;核电5691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1.9%;并网风电4.4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15.1%;并网太阳能发电6.1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0.9%。
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在规划带动和清洁低碳转型发展理念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投资快速增长,有力有效发挥能源投资拉动作用,持续释放煤炭、电力、油气基础设施投资潜力,推动新能源、新业态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据监测,2023年全国在建和年内开工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约2.8万亿元,同比增速较2022年高出1.6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必须坚持“双轮驱动”。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能源行业是主战场。而火电,以占比不到五成的装机容量,生产了大约六成的电量,支撑了超过七成的高峰负荷需求,当前煤电的“顶梁柱”作用仍不可撼动,但受资源、环境约束以及“双碳”目标驱动,火电企业必须向绿而行。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定需要统筹好安全与发展,衔接好传统与未来,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双轮驱动”,做好清洁能源的“加法”和传统高碳排放产业的“减法”。
找准制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问题
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不够协调。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的缺点,加上资源大多分布在“三北”地区,而用电负荷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需要考虑跨省份输电问题。清洁能源发展与电网建设不协调,输电通道和调峰能力不配套,清洁能源基地、调节性资源和输电通道在规模能力、布局衔接、建设节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
科学转化、稳定供应不尽完善。新能源对尖峰电力支撑能力有限,尤其是冬季负荷晚高峰期间,光伏出力基本为零,新能源在系统电量比例达到30%时,不仅是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问题,还涉及供应安全问题。新能源发展高度依赖土地,百万千瓦火电厂用地约800亩,同规模的光伏电站占地25000至30000亩、风电场用地2000亩。
电力科技、装备材料不够“新质”。我国个别技术领域同世界能源电力科技强国相比仍有差距,高效率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大功率柔性输变电装备、长时储能、燃料电池、大型燃气轮机、高温材料、高端电工材料、关键元器件等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技术、装备、材料亟需攻关突破。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能源电力全产业链融通发展。
统筹“三个关系”,做到“五个坚持”
加快推进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
统筹处理好“立”与“破”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推动传统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加快构建新能源体系”,总书记对能源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成为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关系的基本遵循。国家应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加强前瞻性、整体性战略谋划,统筹布局各类电源,统筹电力电量双平衡。
统筹处理好“稳”与“快”的关系。根据各省“十四五”电力发展目标和政府工作报告,新能源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保持当前发展速度甚至提速发展。对比各省原来公开发布的“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目标,已有8个省超额完成原定的“十四五”目标,15个省离原定规划目标超过1000万千瓦。电力必须保持适度超前发展,但应与国民经济发展阶段、规模总量相适应。
统筹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在“双碳”目标下,能源革命的大幕拉开。各省都是马力全开发展新能源,但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国情、省情。各省的资源禀赋、经济实力不一,新能源项目的建设成本、投资收益不同,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迥异,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既要关注全局性,也要注重局部地区的特殊性。
坚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有序发展。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理念,适度超前布局电力基础设施,集中布局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充分发挥煤电基础保障作用,科学布局源网荷储体系。在积极推动大型能源基地建设的同时,以更大力度推动清洁能源就近开发,将“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落实落地,探索建设新型农村能源体系。
坚持集中布局,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坚持集中式、分布式并举,在西部和海上进行清洁能源基地集约化、规模化开发,在东中部负荷中心区各级发展分布式,多种能源协同发展。在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大力推广具有生态修复作用的“新能源+”项目;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努力提高能源自给率,立足于“身边取”,将“远方来”作补充。
坚持要素协同,更加注重协调发展。以清洁能源基地为基础,以调节性资源为支撑,做好源网荷储总体规模、空间布局、建设时序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同时,要注重发挥好煤电的基础保障作用,新建煤电原则上采用超超临界机组,加大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方面的政策引导及支持。
坚持高效统筹,更加注重融合发展。坚持统筹“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相结合,坚持统筹“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打破能源发展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物理隔离”,解决发展与用地矛盾,打造“生态治理、企地双赢、群众受益”的发展模式,实现新能源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科技创新,更加注重数智发展。新能源发电单元空间分布广、单体数量大、运行特性复杂,且同时率水平低、波动大。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必须坚持科技创新,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将新能源转化为稳定的电力供应,确保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