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社区挂的牌子有40多块,一天到晚还要参加各种会议、填报各类表格。为基层减负政策实施后,社区现在只剩3块标牌、2个标识,挂牌减少了,开会、迎检、填报表的任务也少了,我们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收获的笑脸和点赞也更多了。”近日,在基层工作多年的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新华西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邢玉涛深有感触地说。

变化,源自城区为基层减负赋能的有力举措。

明责减负 让基层履职落点更准

拿着户口本、身份证,需要开具亲子关系证明;手持结婚证,需要出具婚姻关系证明;另外还有死亡证明、无工作证明、收入证明等等。所有这些,社区都需要向居民做好解释工作,再对接业务主管部门,帮助居民解决各种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我们不想办,只是有些证明社区根本没有开具权限,确实开不了。”提起以前居民来社区开证明的场景,城区上站街道小阳泉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惠敏一脸无奈。

自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社区严格按照民政部、山西省民政厅“不应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出具证明的22项事项清单”执行,规范简化了办事程序,告别社区“万能章”,实现了从“忙事务”到“重服务”的转变,也解决了居民“来回跑,多头跑”问题,方便了居民办事。

精准赋能 让“车”“马”协同活力更足

“快递站点旁路面塌陷,这个我们来认领。”“居民窗外有棵大树,不仅遮挡采光,还影响通风。这个问题交给我们。”城区上站街道市政府大院社区党建联席会上,22家驻区单位党组织代表领办了30件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减负不仅需要做好“减法”,更要善做“加法”。为破解过去“单向发力”基层治理困境,城区健全完善驻地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机制,让各类社会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盟友”,与社区实现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同时,统筹“两代表一委员”阵地、镇(街道)商会、红骑驿站、社会组织等平台主体,打造“向阳花”社会组织之家,推动业委会(物管会)、律师、警察、各级包联干部、联建单位,以及小区公约、信息化工具等治理力量向网格汇集,实现“一网统筹、多元集聚”。

聚焦“小马”力量不足问题,城区把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政策精准下放到基层。在通过“减上补下”为镇(街道)增加108个事业编制、足额配备运转经费的基础上,出台镇(街道)编制、资金统筹“差异化”管理办法。建立“基础编+量化编+周转编”编制管理模式,科学测算、精准保障镇(街道)经费,坚决打破“平均主义”,推动基层编制、人员、经费与治理实际需求相匹配。

市区联动 让为民解忧见行见效

“困扰小区里38户居民的吃水用水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日前,城区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郗莉莉感叹道。

城区北大街街道东沟社区与高新区相邻,其中一个居民小区建于1984年,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前段时间,由于自来水管网漏损严重,造成小区内38户居民停水,街道社区多次协调相关部门但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社区将此事提交到阳泉市基层治理市区联合调度中心,调度中心经详细核实、会商研判、综合协调,仅用了7个工作日便解决了这个给群众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区聚焦基层村社治理“吹哨不灵、问题空转、协调无力”痛点难点,统筹市区两级条块力量,合力破解因职能不全、职责交叉造成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阳泉市基层治理市区联合调度中心,由市区两级党委副书记任总召集人,实行三级会商研判机制,组建事件接收、调查核实、会商研判、综合协调四个工作组,建立“接、判、办、评、用”五步闭环流程,明确评价排名靠后单位“一次通报,两次约谈,三次冻结人事并启动不担当不作为调查”的考核办法,打破条块限制,打通“接诉即办、合力快办”渠道,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

今年以来,聚焦基层“小马拉大车”难题,城区紧紧围绕减上补下、赋能提效,构建形成了“人财物事”全方位保障工作矩阵,不断推动“人向基层走、钱向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服务向基层延伸”,切实为基层真减负、多赋能,有力推动了社会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减负、赋能常态长效机制,以改革的精神持续推进,让基层减负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优化治理的效能。”城区区委书记王晓丽说。(薄红贞 于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