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记

在看朱良志老师的《南画十六观》时,有一段言说文征明的句子打动了我:他的画,将平淡的美学趣味、活泼的生命精神发挥到极致。他的画尤其是晚年的画,正似维摩玄语,颇有深致。他的很多画是淡淡的月,浅浅的雾,细细的路,轻轻的叶,无大的飘荡和起伏他以平和的心境、平凡的生活、平等的智慧,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他的漫长一生不是没有颠簸沉浮,他以浅浅之笔,都将此付与淡月轻风。衡山的绘画境界与其生活趣味是合一的,可以"清浅如许” 一语来作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徵明《三友图》

立轴 水墨纸本 59cm×31.5cm

文征明和他的老师沈周一样,是诗书画三绝,在书法上建树更高一些。文征明很好地承续了沈周的“平和”,在平和之外,更有他个人的简单浅白和生命的韧性。

文家在他父辈这一代,都是入仕做官的,做得风评很好。文征明的前半生也是追求这条道路,但是走起来特艰难,九次科举都没过。好不容易推举做一个翰林待诏,受不了官场的一些风气,最终辞官回到苏州,开始了他的文艺风雅生活()。

这幅图,《三友图》,兰花,竹枝,梅花,就这样聚在一起,浅石,坡地,构图简单。

文征明骨子里就有这种直来直去的简单,他的一生也是这样直来直去,但是韧性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识:

青兰堪结佩,枯梅尚吹香。

谁知残雪后,空谷自春光。

征明。

这是文征明典型的行草书风格,笔笔筋骨强劲,劲力十足,特别有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这个“枯”字,横画的入笔,如腰挎利剑,有随时出鞘之意。笔笔劲健有韧性,真的如“竹”之风骨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观他画的竹子,浓墨入笔,迅疾利出,锋芒毕露。好一身筋骨!就这小小的一枝,见其筋骨矣!寥寥数笔,就把竹的精神画出来了。

题识中没有写竹子,但是处处都有竹的精神。

苏轼在一篇文章里谈到了画竹: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刚蹿起来,鹘就猛扑下去,稍有一点放松就错过去了。

三友图,不仅仅在于梅兰竹的行,更在于梅兰竹之性,以墨写其心,以梅兰竹之性写己之心意。

写意,写心意也,发明物我之真性也。

“青兰堪结佩”,语出“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佩之以兰,显内在之德美也。

“枯梅尚吹香”,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君子于事上修,艺以修身,磨练心性,修出智慧之剑,德性之相,这是生命的清逸芬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朵分五瓣,点染而出。没骨画法亦是从此而出。一花分五瓣,清香满乾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石头的画法,淡墨、枯笔、侧锋,快速皴擦而出。又以两三笔浓墨勾其脉络、界面。三友伴着大地,伴着坚定的山石,荒草。梅兰竹三友,就这样坚定地、柔和地、清透地面对这个荒野,面对严寒,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简简单单,无悲无喜。

“谁知残雪后,空谷自春光”,严寒会过去,春天会到来。不急不躁,安稳而平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浅浅的笔触,延伸出那无边的大地。气脉是流动的,虽是花鸟画,连通着山水的气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梅之精神,傲骨清芳。兰之精神,清幽如仙。竹之精神,坚韧劲健。于雪之意境中,发大光彩,现大光明!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恰在那心香一瓣!

好,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