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当初为了美国梦出走,在美国闯荡18载却一无所获的陈丹青,在他年近半百之际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举目望去,走时尚且百废待兴的中国,如今已是车马骈阗人烟阜盛。

而陈丹青回归后,不仅用1.61亿天价刷新了个人拍卖记录,同时也带来了无数争议,无可避免地卷入时代洪流之中。

陈丹青究竟是何许人也?围绕在他身边的又有哪些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叛逆人生

1970年,初中毕业不久后的陈丹青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前往赣南、苏北一带的农村插队。

彼时的陈丹青年仅16,既是最狂放不羁的年华,也是灵魂塑造最为关键的时期,而农村的广阔天地不仅令陈丹青催生出向往自由的灵魂,也令他寻找到灵魂栖身之所——绘画。

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与寂寞,陈丹青开始自学绘画,而当时陈丹青所谓的“绘画”其实只是在半个巴掌大小的火柴盒上作画,这种程度的练习自然画不出什么名堂。

但当他将这件事坚持1000多个日夜后,量变终究引起质变,绘画已经成为融入他血液中无法割舍的本能,而这份本能的诞生,也意味着他距离一位真正的画家已经不远了。

1976年,也就是陈丹青知青岁月的第六年,他凭借《进军西藏》和《泪水撒满丰收田》两幅作品开始在圈内崭露头角,而他的知青岁月也随着他绘画天赋的展现临近尾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陈丹青在第二年成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并在1980年顺利毕业,同年,陈丹青的《西藏组画》问世后立刻轰动世人,陈丹青本人被视为反潮流的先锋与旗手。

彼时的陈丹青27岁,可谓年轻有为意气风发,而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留在央美任教,二则是前往国外发展。

一向以“叛逆”闻名的陈丹青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在他看来,有着“自由灯塔”之称的美国与他向往自由的灵魂高度契合,所以他毅然辞去了央美工作,怀揣着“美国梦”坐上了前往美国飞机。

据说在离开央美前,他眉飞色舞地跟同事说:“听说美国是艺术家的天堂,我想去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个决定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的人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恰好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留学热潮,许多留学生来到美国后,发现美国社会与中国简直是天壤之别,经过美国文化熏陶后,不少人自然而然认为“美国什么都是好的,中国什么都是坏的”。

陈丹青虽不是留学生,但美国社会带给他的精神冲击是一样的,在见识到美国社会的繁华后,陈丹青认为自己这一趟是来对了,因为他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精神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生活的十八年里,陈丹青拜知名画家、文学家木心为师,在艺术家公寓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画室,他参与游行,和艺术家们一起出庭,陶醉于美国社会的一切,在他看来,就连游泳馆内人们不穿泳衣都是美国自由精神的象征。

尽管在这十八年里,陈丹青的绘画技术不断精进,但他也逐渐意识到继续待在美国恐无出头之日,十八年美国梦一朝破碎,他只能选择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逆天言论引公愤

2000年,陈丹青从美国纽约回到中国,虽然在国外名声不显,但陈丹青当年留下的《西藏组画》始终为业内所追捧。

在陈丹青回国后,《西藏组画》中的《牧羊人》在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中以1.61亿天价成交,为陈丹青在中国绘画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正因如此,陈丹青回国没多久就被清华美院特聘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但或许是在美国生活太久了,亦或许是陈丹青骨子里的“反叛”精神作祟,回国后的陈丹青看什么都不顺眼,遇到任何事情都想批判一番,甚至到了树长歪了都要上去踹一脚的程度。

在清华美院教书阶段,陈丹青没有招到一个硕士生,原因是他认为有天赋的学生都因为其他科目成绩不合格而没有被学校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丹青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多次炮轰我国教育制度,认为中国教育制度是在扼杀人才,陈丹青一气之下于2004年离开清华美院。

当然,如果仅仅是对教育制度感到不满,其实还可以理解,但陈丹青的逆天言论随着公知时代的到来开始变本加厉。

与高晓松、蒋方舟一众公知一样,陈丹青开始以西方的价值观审视、批判中国,在他们口中,中国仿佛处处不如西方,处处需要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方说在某次采访中,陈丹青扬言:中国人是不讲原则的,只讲究机会主义,中国不按照哲学系统来处理事务,而西方是有信仰的,有一套做事的逻辑。

十几年前囿于信息传播的局限,许多人被这套话术唬住了,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哪怕身在国内我们也能了解,陈丹青口中有哲学系统引导的西方世界,操控着北约在一个又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制造杀戮,美国直到今天还在支持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人民。

如果西方有逻辑,那也是强盗逻辑,而不是陈丹青口中的尽善尽美的人权和自由。

换个角度看,当初陈丹青不正是因为在美国混不下去,才灰溜溜回到国内的吗?这何尝不是他最嗤之以鼻的机会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窦文涛主持的《圆桌派》中,当窦文涛提到美国破旧的交通设施和楼房时,陈丹青当即出口辩解,称美国是个老工业国,这些破旧反倒体现出历史的厚重。

只能说陈丹青在美国的十八年里,属实是把美式双标学得淋漓尽致。

随着公知时代远去,陈丹青的过往言论被大量挖出,人们发现他的语言逻辑基本都是贬低中国,暗捧美国,或许正如网民所调侃的,对于陈丹青来说,中国只是工作,美国才是生活。

如今陈丹青已年过古稀,崇美贬中的思维模式早已定型,也不知道他看到今天混乱离奇的西方世界会作何感想。

参考文献:

1.《陈丹青海外磨就的自由灵魂》

2.《陈丹青_胡乱写点,念完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