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成都市五医院:

向创新型和研究型医院进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又开始向新目标进发了。”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政说。今年5月底,成都市卫健委印发《支持市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七个一”发展目标工作方案》,其中提到,要支持市五医院建成高水平综合类医院,且要建成国内一流、辐射全省的综合性医院。

市五医院地处温江,是成都西部地区医疗中心。它辐射温江、大邑、彭州、崇州、邛崃、都江堰等地,服务人口超500万。近年来,该院在现代化进程上不断向前,以期在创新型医院、研究型医院上实现自我突破,让辐射区域的百姓得到前沿的、高质量的治疗,让群众健康得到更为充分的护卫。

那么,如今的市五医院给大众呈现出了怎样的全新面貌呢?

全新目标:做创新型和研究型医院

群众理想中的医院,是一旦生病入院,便能够完成全链条检查治疗,不必在各个医院间辗转往复。这看似简单的需求,却让医院面对极大挑战,特别是疑难危重疾病,能一站解决,考验着医院全方位能力。“所以我们需要走在医学的前沿,成为一所创新型医院和研究型医院,为临床一线提供强有力支撑。”市五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唐红梅说。

2024年7月19日,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转化研究院在市五医院正式成立。8月14日,又召开了临床医学转化研究院建设的推进会,短时间内的两大动作足以说明对此项工作的重视。据了解,转化研究院聘请了我国知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为战略顾问,他将领衔团队开展脑卒中防治与转化医学研究。“作为成都西部区域医疗中心,我们有大量的临床数据可与吉训明院士团队进行充分合作,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建模的方式实现临床研究成果的转化。”

市五医院副院长江东帆说,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是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通过科技攻关与转化解决临床难题、培养新一代栋梁是现代医学发展肩负的使命。研究院的成立是成都市卫健委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在新时期深化委校合作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出的又一次创新路径,也是市五医院向研究型医学院战略转型的一次重要布局。

然而,创新型医院和研究型医院的建设并非仅仅这个项目。江东帆介绍说,该院还与清华大学团队展开合作,进行类器官和外泌体技术的研究,这些前沿的研究最终将作用于临床,为患者带去先进的治疗。

群众的依靠:打造高水平特色专科专病中心医院

打造一批高水平特色专科和专病中心,以纵深推进整合医疗模式让患者得到更精准的治疗,这是市五医院近年来的主攻方向,“我们要致力于让各个学科专病精细化、精准化、规模化发展。”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唐红梅说。

她介绍说,目前该院已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项(肿瘤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项(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老年医学科、核医学科、急诊医学科)、省医学重点学(专)科8个、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3个、市医学重点学科26个。

肿瘤科是市五医院打造出的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截至目前是成都西部区域设备最先进、技术最雄厚的肿瘤学医疗、教学及科研中心,也是成都市级医院唯一一家国家级放射肿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22年上榜成都市“城市医学名片·成都特色专科榜”百强榜。

内科是省级重点专科,近几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科主任朗明健博士不仅为科室搭建了包括冠心病、电生理、起搏、结构性心脏病等亚专业平台,还为每个医生寻找各自擅长的领域作为发展方向。以起搏专业为例,该科先后主持开展了多项起搏新技术,包括希浦系统起搏、无导线起搏、全皮下ICD植入术、心内膜心肌活检等,其中大部分手术均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同属于省级重点专科的还有泌尿外科、急诊科以及核医学科,这些科室无一不是市属医院中的佼佼者。

温江区一名饱受失眠困扰的62岁老人在国庆节前来到市五医院就医时发现,这里原来有一个睡眠中心,由神经内科、心身医学科及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为患者提供诊疗,其中尹泓博士是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医院访问学者、中国睡眠研究学会会员。在多学科专家帮助下,老人失眠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近日她前来复诊时,兴奋地告诉医生:“我连续睡眠时间达到6个小时了。”

专病中心建设是近年来市五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除了睡眠中心,该院还建设了肺结节诊疗中心、盆底中心、生殖中心等,让专病患者在这里得到“一站式”的诊疗。

“胃肠快速流程”,是不能不提及的经典案例。这是一个专门针对胃肠肿瘤患者的诊疗流程,今年1月正式启用。患者从诊断出肿瘤到检验检查再到接受手术,其间仅8个小时即能完成。“我们举全院之力打造的这个快速流程,目的就是为患者节约时间、费用,缓解他们的焦虑。”副院长江东帆说。

进阶的保障:用高水平人才推动医院发展

市五医院之所以能提出打造创新型和研究型医院,并打造出让群众满意的专科及专病中心,“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该院党委书记周政给出了两个数据:五年前,该院自我培养和引进的博士不足50名,但如今,博士数量已经达到109名,“每年以10多名的速度递增。”

高学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意味着什么?一个例子可以说明。

彭汤明博士是脑血管病专家,他的妻子曾梁楠是护理学博士,2022年和2023年,夫妇俩先后被引进至市五医院。彭汤明的到来让神经内科迅速发生变化,而曾梁楠的到来让她成为成都市级医院中第一个护理学海归博士,她不断推进护理流程标准化,积极助力护理学科的发展,领衔举办了岷江国际护理论坛,让市五医院的护理技术和学术得到快速提升。

数据是最直观的反映。彭汤明博士履职后,该院神经内科完成的手术95%以上都属于4级手术,CMI值(病例组合指数,体现医院救治疑难重症能力)从此前的1.0上升到1.62,该院神经内科在全省的排名,也从18位上升到第5位。彭汤明介绍,今年7月公布的进入全国百万减残工程前100名排名中(原脑卒中全国排名),市五医院急诊取栓量、静脉溶栓量、颅内动脉瘤手术量、颈动脉支架术量4个单项均进入全国前100名,也是全省唯一进入前100名的医院。

副院长江东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彭汤明和曾梁楠夫妇仅是该院“人才改变发展”中的例证之一,“每个科室的发展都离不开高水平人才的支撑。”他说,心内科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有科主任朗明健博士;肿瘤科之所以能走在全市综合性医院前列,是因为有科主任何朗博士领衔;手术麻醉中心为危急重症抢救提供全方位支撑保障,是因为有易明亮博士和尹泓博士的带领。“不论是我们引进的人才还是自己培养的人才,他们都能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站在患者的立场去思考发展方向,为患者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打造最优化的流程、建立最合理的医疗模式。”

发展新格局:

一院四区增强核心竞争力

10月17日至18日,市五医院第二次承办的基层卫生技能竞赛在该院成功举办。本次竞赛除成都、德阳、资阳、眉山之外,又增加了巴中代表队,参赛队伍也由去年的26支增加到今年的31支。党委副书记、院长唐红梅说,这是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延伸,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大型三甲医院的社会责任。连续两年成功承办基层卫生技能竞赛,就是建立在医院丰富的基层帮扶经验基础上。

市五医院是成都最早开始医联体建设的大型三甲公立医院,截至目前有医联体单位132家。这一模式的建立,不仅深度巩固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成效,还实现了成都西部区域医疗资源的统筹,做到医疗资源的网格化布局。

在我省推动次中心建设后,市五医院依靠医联体建设打下的坚实基础,又与18家医疗次中心单位结对帮扶,是全省结对帮扶最多的医院。通过该院的帮扶,如今已有17家次中心医院被评定为基层二级医疗机构。

帮助基层医院提升能力,同时也帮助了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三甲医院有义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强与基层医院合作,区域老百姓小病在当地解决,大病由我们来兜底。”副院长江东帆说。

如今,市五医院已初步形成一院四区的发展格局:西区本部定位为综合医疗区;东区定位为老年健康服务区;该院的教学院区则定位为教学和培训基地,拟打造为省级全科培训中心、国家住培基地和省级临床技能培训示范中心;正在建设的光华院区则定位为集医疗服务、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与转化、社会化服务“四大平台”为一体的“高质量城市医疗综合体”,将推动医院整体建设为国内一流、辐射全省的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和成都西部区域医疗中心。

该院党委书记周政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也是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我们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做强医院、做特专科、做优体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

文 洪观 宋建琴 供图 市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