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国十大将之一的王树声曾是徐向前的手下,但他入党的时间更早,在鄂豫皖的资历也比徐向前老。

王树声1926年入党,比徐向前早一年。入党后便开始积极领导本地农民运动,并组织农民武装,在麻城暴动之前就曾带着农民武装同过万人的当地土匪和红枪会交过手,追杀其20公里,毙俘敌3000余人。

1927年9月下旬,他参与领导了麻城暴动,同年11月13日,率部参加了黄麻起义。

之后起义军改编成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王树声任第二路军分队长。1928年1月,鄂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7军,4月,改任工农革命军第7军第1队党代表,率队返回黄麻地区,参加开辟柴山堡根据地。

1928年7月,第7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王树声任第1大队(第91团)党代表。31师的师长是毕业于黄埔四期的吴光浩,军事指挥能力杰出,但不幸的是他在去河南商城领导起义的途中遭到了伏击,年仅23岁便牺牲了。

徐向前来到鄂豫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31师当副师长,接替吴光浩的工作。

吴光浩对这支只有四百多人的部队影响非常大,因此他的死讯迟迟不敢公开,怕军心不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向前身高181cm,身体非常瘦,面色还有些枯黄,平时寡言少语,一点都压不住阵。蒋介石黄埔时见过徐向前之后,对他的评价就是“没出息”,同样在第一支队任党代表的王树声最初也看不起徐向前。

队伍中有这样的情绪,徐向前非常清楚,他知道要想站住脚,就得能带着队伍打胜仗。很快,作战的机会就来了,但是这个机会太难了。

刚刚投靠蒋介石的罗霖出兵3000人,驻潢川、光山的李克邦出兵5000人,驻麻城夏斗寅部出兵3000人。一万多人南北两线夹击,根据地非常危险。但此时,徐向前的部队大部分散出去打游击了,手头只有一百多人枪,且大多是新兵。

这个部队第一次和敌军交手,对方机枪一扫,所有人都被吓趴下了,头也不敢抬。这种情况之下,徐向前自己端起武器还击,子弹不断从身边飞过也毫不胆怯,用熟练的手法换弹射击、寻找掩体,现场冒着生命给战士们上了一课。后来胆大的战士也学着开始反击,最终在边打边撤中顺利脱身。

徐向前对局势进行判断之后,发现罗李两路军差别很大。

北线李克邦的土匪军为乌合之众,所有五六千全,但战斗力不行。徐向前带着这100多人,趁着夜色摸上了关内的两座山头,并快速控制。天亮后,快速出击,扫清了关前的全部敌军。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打白沙关的时候,徐向前带着100多人扭头走了,返回南线又和罗霖的部队打起了游击。

时间一长,南线敌军被袭扰得非常疲惫,北线敌军却开始懈怠了,于是徐向前再度别上,干净利索地拿下了关口。

李克邦领教了厉害之后,便秘密派人和红军谈判要求停战,他的兵自然也撤了。

北线的隐患没了,那南线的罗霖呢?带着部队出来,一直找不到红军主力,晚上却被袭扰得没法睡觉。兜兜转转两个星期,部队也基本散了,最后无奈撤兵了。

徐向前的这一系列神之操作,都看在王树声眼里。他才发现,这个瘦高个打仗的本事比吴光浩还要厉害啊,激动的他想拜师。后来他得知徐向前是黄埔一期生,参加过大革命,还在海陆丰打过仗,是个要理论有理论,要实战能实战的全才。

征服了王树声,其他人自然也服气了,徐向前才算真正站住了脚。

他晚年回忆的时候说“我那时能够站得住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带着部队打仗。我在黄埔军校,学了些军事知识,在海陆丰作战,积累了一些游击战的经验,有用处。带着大家打游击,不断取得胜利,没吃过大亏。另一条,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指手划脚,评头品足。”

此后王树声有什么不懂的就直接问徐向前,徐向前每次都掰开揉碎了讲,再加上当时一点都不缺实践机会,王树声成长得非常快。徐向前为师长时,王树声为团长;当徐向前为军长,王树声为师长;当徐向前成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王树声为军长、副总指挥,王树声的部队一直都是徐帅手下最能打的一支力量。

正是这种革命友谊,使两人处得亲密无间。后来在延安的时候,徐向前一直为王树声的婚事着急。后来他联合贺龙、陈赓等人,为他解决了人生大事。

1955年授勋的时候,王树声作为鄂豫皖的代表,凭借赫赫军功,被授予大将军衔。可即便身份如此之高了,他到了徐向前面前,依然像一个不懂事的弟弟一样。有一次他见徐帅家有两台黑白电视,于是就直接搬走了一台,这种操作只有在他们之间才会发生。王树声可是很少把东西往家里拿的人,他儿子结婚,警卫员从单位搬了几把新椅子冲门面,结果都都被他训了一番。从这个细节上来看,他在生活上受徐帅的影响也非常之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4年,王树声在北京去世,年仅69岁。知此噩耗之后,徐向前元帅非常悲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