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被称为“共和国长子”,是“一五”时期由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有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座最大和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矿井,也是西部地区唯一一家煤炭项目。

但是现在在一片山窝中,只有孤零零的基装建筑,没有人——这里最多的时候职工及家属有3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就是铜川的王家凹煤矿,以“十大”闻名遐迩:“矿井规模大、生产能力大、井筒直径大、矿车容量大、主副井提升绞车大、选煤楼选运能力大、风井扇风机大、井下主排水泵大、风机能力大、办公楼面积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是阴天,飘着些零星的小雨,温度已经降到十度以下,我呵着手,用冰冷的手拍着这里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从铜川老城到这里也就是二十分钟的路程,却感觉到了另外一个荒凉的星球,有着层层梯田的高原沟壑,这里已经有了黄土高原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昔日繁华热闹没有了,现在是王石凹煤矿遗址公园还在建设中,没有收费,也没有游人。

步行从大门外的停车场进入往下面走,“也就一个小时就转完了。”保安大叔撩过来一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路修缮的很好,十分钟就下去看到一个很现代的建筑:煤炭科技馆。没有开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旁边是工人俱乐部,当然也没有开门,只有科技馆旁的几株白桦枝干朝天,映着旁边的几树红叶,在冷风中煞是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有煤炭历史馆也没有开门,门前广场有个巨大的雕塑,这是曾经挖掘煤炭的钳子吧?我也不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手“L”形楼房是曾经的工人生活区,据说也是亚洲最大单边楼,四百多米长,都是空荡荡的,唯有上面一个四檐翘起的阁楼甚是显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走进去转转,虽然这里时时清除着荒草,打扫着卫生,但是没有人,就显得荒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前是办公大楼,有亮灯的地方,不过需要刷门卡才能进去,对面偌大的墙上除了标语,就是那个年代的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的审美也是不错的:用水泥画出来的图案,就像是千万重花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石凹煤矿,“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由前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提出初步设计方案,西安煤矿设计院承担技术设计,1957年开工建设,1961年11月20日建成生产,年设计能力120万吨,是铜川矿区煤炭生产的大型骨干矿井之一,也是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的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竖井。矿区占地面积3432亩,鼎盛时期职工家属共约3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介绍上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还有一个苏联专家楼,都是用大大的石头砌的,看着真结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环卫工打扫着地上的落叶。“不扫了,今天扫明天还落,又没有人来。”我喊着。

大姐笑说就当时锻炼,她五十多岁,应该是经历过那个年月的,说现在要搞旅游,但是还是没有钱,很多馆都没有开,还没有正式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往下指指,说抖音上的火车站就在下面,现在花都落了,没有春天好看。

我还真没有看抖音,她提醒我查查,果然有开满鲜花的小火车,可这个时节已经快到冬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的草地倒是绿的,旁边的田野早就荒芜没有花了。绕个弯,果然看到了小火车,不过小火车上的花早就成了枯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下矿机的车,拉煤的。”一个大哥走过,看我一脸无知的样子,他笑着说,“火车站在前面。”

其实我在这里就能看见,有绿皮车,好多车皮,好几条铁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头车厢都粉刷收拾的挺干净,就是门锁着我进不去,估计搞旅游这里以后可以当做茶餐厅用,很多地方都是这样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往来的方向绕,旁边的牌子写着“煤筒仓遗址”。

前面就出现了高大的建筑,这个应该是选煤楼,从矿井挖上来的煤炭就是从车里倒到铁路上的车厢里,运往四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走近一点,旁边建筑上的鸽子呼啦啦的飞起,真是不少。

下面的并排的铁轨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喜欢在铁轨上拍照,看到了铁轨,就让我想起远方。这条铁路连着陇海线,更让人浮想联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的时候,我们去临潼爬骊山,老师问我们怎么去,我们都选择坐火车,天哪,那是我们第一次坐火车,尽管临潼火车站距离华清池远的很,大家还是兴高采烈。

前面的建筑在这里形成一排圆拱门,让下面的铁轨很有延伸感,是个拍照打卡的好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计划还有一个列车小站博物馆街,说起来铜川的火车也是比较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最期待的地下参观现在还没有,主井是上煤的,副井上下人的,建成后的地下参观将深达400米深,下面有长达两公里地下隧道。

据说是世界上最深的旅游项目了。但是这里并没有开放,还在筹备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上去,就又到了我们进来看到的煤炭科技馆,看看时间,真是一个小时。

回吧,路上还是没有游人,只有两个保洁扫地。

我问矿区外面的楼是商品楼还是住宅楼,大姐想了半天没有回答,说:那些年是花钱买,有五六万的,有七八万的,面积不大,工人都住在里面。现在这里没有煤了,好多人不住这里就往外卖,一万,两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着就“唉”。大姐河南口音,煤矿来的河南人多。旁边的说:住在这里,吃个好吃的都得往城里跑。

确实,没有了上班赚钱的地方,住在这里确实不行。我看着旁边一排排住宅楼房,心里感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王石凹煤矿距离城区只有十来公里,在鳌背山下,三面环山,夏季凉爽,倒是一个夏天旅游的好地方。

我期待王石凹遗址完全开放,只有我们就能到四百米的地下,去看看神秘的地下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是来这里能增长见识:我们每天都用煤炭,但是煤炭是怎么挖掘出来的,地底下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到时候这里能完全开放,来这里意义就大了。

希望这里会成为一段珍贵历史的记忆。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