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尊重和理解的教育环境。
近年来,人们对师德师风等教育话题颇为关注。但由于成本小、门槛低、渠道广,少数学生或家长随意举报老师的情况逐渐多发、频发,其中不乏恶意捏造。
谁还敢管教学生?山东潍坊,7岁男孩上书法课时和同学打闹,女老师制止后让他站立20分钟,事后家长以老师体罚为由,向教体局写信投诉,在教体局的主持下,老师赔偿1000元后双方达成和解,不料家长又将教体局诉至法院,要求对培训机构和老师作出行政处罚,法院审理后这么判!
(案例来源:昌乐县法院)
王涛只有7岁,是个调皮的小男孩,父亲王波为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安排他在暑期参加书法培训,事发当天上午11时35分许,王涛在课堂上与邻桌同学打闹。
培训机构的老师李慧,为维护教学秩序予以制止,并口头让王涛站立,直到11时55分下课才结束,当天王涛回家后,就把此事告诉父亲王波。
王涛称自己在培训机构教室内,因调皮而被老师罚站,罚站期间因体力不支不断变换罚站姿势,该状况持续20分钟左右,在王涛不再调皮的情况下,当事老师仍不依不饶。
王波对这个独生子非常宠爱,儿子自己都不舍得管教,却被老师罚站,王波遂以李慧的上述行为严重损害王涛人格尊严,构成体罚、虐待儿童等为由,向县教体局写信投诉此事。
教体局接到举报后高度重视,当日就立案,并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通过了解学生和有关教师,调取监控录像等查清事实,并形成调查报告。
教体局认定李慧管理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欠妥当,经集体讨论决定,作出《调查处理意见》,对教育机构及校长批评教育,并责令教育机构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教育机构当天作出《关于对李慧老师的处理决定》,给予李慧扣除当月奖金,取消本年度评优,认真反省并作出深刻检讨的处理。
同日,在教体局的主持下,李慧向王涛赔礼道歉,并支付1000元,王波出具收到条一份,载明:“今收到1000元,收到款项后,不再以任何形式诋毁和影响学校的正常办公秩序及在外声誉,不再以任何理由主张任何权利。”
不料不久后,王涛又到法院起诉,称事发当天下午,王波投诉至教体局后,工作人员未进行取证和调查工作,仅仅查看监控视频。
在教体局工作人员的主持下,李慧向王涛进行道歉,并支付1000元,由王涛的法定代理人签收,王波发现收到条上有“原告法定代理人不得再法律追诉第三人”的表述时提出异议,工作人员称这是教体局的意思。
王涛表示,教体局查处的行政行为违法,在行政调解活动中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请求责令教体局履行职责,依据教育管理法规对培训机构和老师进行行政处罚。
那么,法院会如何判决?
1.从本案证据看,李慧的行为构成罚站,但综合考虑事件的起因系课堂打闹、罚站时间较短、未实施打骂、并无明显损害后果等情节
2.关于王涛提出的该调查处理意见未送达王涛的主张,虽程序上存在瑕疵,但亦不构成该调查处理意见无效的事由,故该调查处理意见并无明显不当。
3.关于教体局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问题。
教体局出具的收条,是王涛法定代理人王波本人书写,且现有证据不能证明,王波受到胁迫或强制,亦不能证明教体局在组织调解过程中有违法和滥用职权的行为。
综上,判决驳回王涛诉求,对此,你怎么看?
西南某基层教育局提供的台账显示,2024年1至8月,该局共收到128条举报教师的信息,经调查,仅7起举报基本属实。不实举报中,不乏恶意举报,如编造教师体罚、辱骂学生等情节。
《半月谈》杂志调查发现,现实中举报教师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除“管教学生”外,还包括作业布置得“太多”或“太少”、对学生太温柔或太严格、回复信息太晚、当着学生吃外卖和没经验带不好班等。还有教师因学生在班上丢了一块橡皮被举报。
滥用举报危害多
毋庸置疑,举报是家长和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监督学校教学行为的途径之一,只要举报内容属实,诉求正当,就无可厚非。同时,正常的监督有利于督促学校、老师改正教学中的不当行为。
但如果滥用举报,对老师“挑三拣四”,甚至恶意歪曲事实,诽谤诋毁教师,这显然是走向了监督的反面。
现实中,极少数人滥用权利,造成的诸多不良后果却需要所有人承担:
一方面,随意举报导致部分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获得感和责任感降低,在工作中变得消极。
老师们困于自证,选择躺平,陷入“不敢管、不愿管”的困境;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首先会衡量利弊,先保护好自己,再去管教学生。
另一方面,学校以及教师耗费大量精力回复、应对各种举报,也会影响正常教学教研。
特别是被举报的教师,为自证清白,不仅需要准备相关材料,还要承受不小的心理压力,用于开展教学教研的时间和精力必然减少。
最后,不实举报引发的师德负面舆情,会在网上形成贬低教师身份、诋毁教师专业能力、营造教师呆板印象的不良风气,严重破坏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随意举报教师,看似维护了自身权益,实则破坏了正常教育生态,阻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最终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学生本人。正如有教师感慨——“跪着的老师,真的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让举报回归监督本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保护好教师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全心投入教育事业,挺直腰杆育人,就必须及时止住举报滥用之风。
首先,明确举报主体权责,完善举报流程机制。通过制定明确的举报标准和受理条件,设定举报门槛,要求举报人提供必要的佐证信息,保障举报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并建立初步审查机制,对那些明显失实、无理的举报予以驳回。
其次,及时公开澄清不实举报,为涉事教师正名。遭受举报后,即便查证不属实,相关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获得感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那些查证不属实的举报,学校要积极为教师正名,同时,对涉事教师加强关心、关爱,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低谷。
此外,相关部门对“恶意举报”也当及时予以惩戒,提高其肆意妄为的成本。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不能和稀泥,更不能放任不管,必须站出来,帮助教师采用正当手段勇敢有力地面对各种恶意举报和威胁。
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学生合理行使权利。一方面,要引导家长和学生合理行使监督权;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也要给家长提供更多正常表达意见的渠道。
比如一些正常问题的反馈,不应该让家长只能通过举报途径来反映,更不应该把原本正常的情况反馈都贴上举报的标签。现实中,有一些“举报”可能只是家长意见和困惑的表达。
学校、教师和家长都是培育孩子的同行者,每一方都从大爱出发,认真负责,彼此理解,共同形成了正向积极的教育合力。
只有让恶意举报无路可走,才能让教师卸下包袱、消除顾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心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只有当教师们能够安心教学、自主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造力时,孩子们才能真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育生态,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尊重和理解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