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时代,拍照如同家常便饭。随时随地,甚至无时无刻,都有新的照片产生。只要动动手指,或者动嘴也可以,大千世界,就定格下来了。抛开质量不谈,不夸张地说,人人都是“摄影师”。
相信多数人的手机里都存下了为数不少的照片。人们也通过各种渠道分享自己的作品,朋友圈、微信群、各种自媒体、点对点、面对面…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当一张照片得到称赞时,作为拍摄者,往往下意识地认为是自己的水平高,别人则会说是设备好;相反,若是不够满意,自己则会说是手机像素不高、天气不佳等。若是别人的照片呢,那恐怕刚好反过来了。
这说明了简单的道理:人们更愿意把自己的成绩、成功、成就归功于自身,而把挫折、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相反,对于他人的成功则会更多地认为是运气好、有人脉,自己则是生不逢时…
一般而言,人都更相信自己比别人更努力——这当然是错觉——做出点成绩自然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别人没有自己的努力,要是也混出名堂了,显然是有贵人相助。从这点考虑,似乎就说得通了。
其实不然。看似有理,不代表正确。要知道,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道理都是谬论。从哲学的角度,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是起决定因素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有时甚至作用很大,但不能因此忽视内因的决定性意义。所以,我们也常说,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一个人不够努力,总指望运气难以行得通,就算运气来了,怕是也把握不住。
常有人说我喜欢收拾屋子、爱打扫等等,总能将家里弄得相对整洁,也有家里人说,他天生就是这样,爱干净。
天生的!这话在别人听来,似乎是夸人。而在我而言,是夸人没有夸对地方。就像一个学生成绩很好,就有人说他天生爱学习之类的。也有自大的说,他家就是天生聪明。我信才怪,天赋异禀毕竟是例外。一句话,都是老天赏赐的,实则抹杀了后天的种种努力、训练、勤奋、自律等。当然有外在助力,但主要是后天成长带来的改变。一个人长期保持好的身材,难道仅仅是天生吃不胖吗?你没见人家坚持锻炼、合理饮食?
这种情形很常见。很多家长对于孩子不爱阅读、沉迷手机很是头痛,动不动就爆发“战争”。骂人则常会说天生不爱学习,却不知,当要求孩子学习时,自己则在一旁刷着短视频、玩着小游戏,或是自己成天泡在麻将桌上,下了场就来问考了多少分。都说父母是榜样,有这样的榜样在面前,爱上学习才怪呢,除非心智早熟,早早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孩子虽小,但并不是傻。就跟幼年的动物会不自觉地模仿年长动物的动作、行为一样,人也是从模仿大人开始了成长的第一步。小孩子如同白纸,大人就像画师,在哪落笔、着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将来。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的人生轨迹完全会沿着父母设定的前进。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不然又怎么会又“叛逆期”一说呢。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们在日后很多的习惯、品格、方式都是在早期奠定的,这期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作用就很大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等等,无疑会对今后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是正面影响,不论日后从事什么工作。
常听人说,他家小孩天生就是多动症,上课就喜欢搞小动作,频繁被老师“叫家长”,很丢面子;又听人说,自家小孩天生就是笨,几句诗背十遍也记不住,简单的加减题也做错;有的说,家里那位天生就是懒,作业不拖到最后一刻不会着急,早上不多赖十分钟不会起床…眉头一皱。类似的场景不计其数,每天在中国的各个角落上演着各种惊心动魄。
细想起来,当真是天生的吗?如果是,那么爱迪生不会发明电灯,他小时被视为智力低下;爱因斯坦少时也被认为并不聪颖,却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曾国藩、华罗庚…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勤能补拙的道理。与其推给老天,不如多想想自身。当然,不妄自菲薄,也不必妄自尊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