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月,沈阳市委书记李治文调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治文任职青岛整两年,以关注民生、勤政务实的作风解决了许多棘手问题,至今为青岛市民称赞。

01

平反冤假错案

上任伊始,李治文着手解决冤假错案问题,一年时间,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一大批冤假错案得到纠正。

青岛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十年非常时期,又是重灾区,落实难度大,李治文任职两年,收到人民来信5000余封,他亲自审批几百件,接待来访近百人。

甄别“右派”

上任第10天的1月22日,青岛市纪委发出《关于落实反右倾运动的几个具体政策》,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甄别“右派”。至7月,反右斗争中划为右派分子3663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617人全部予以纠正,被立案审查的7512人也得到彻底平反。

纠正“刘案”

李治文非常关注全市复查纠正刘少奇案件受株连案件工作进度,曾多次亲自过问,至1980年5月,全市除个别案件,其余均得到妥善彻底处理。

处理陈案

对于“四清”、“十年动乱”中立案审查的2.6多人,区分情况,错案全纠;对“解放”干部和所谓“青岛右倾翻案集团”彻底平反;为张敬焘、陈友群、武杰、周化南、赵芳洲、李光远、李克7位老干部彻底平反。

02

安置知青返城

青岛市自1968年到1979年下乡知青达12万人之多。

1980年9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停止在中学毕业生中动员上山下乡。对已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在招工中优先安排;二是一时安排不了的,一律返回青岛待业。

为了安置下乡知青,1981年,青岛出台政策,要求各县、区和街道劳动服务公司普遍兴办各种生产、生活服务网点,安置待业青年就业。

1982年开始,要求部分工厂企业、机关团体、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也要积极创造条件,相继兴办劳动服务公司,安置本单位职工的待业子女。

据统计,1980年,青岛全市待业青年人数61382人,当年在国营、集体企业安置48384人。1981年,待业青年人数下降至39224人,当年又安置近3万人。

03

“厕所书记”

八十年代初的青岛老城区,公共厕所很少,旅游景区标准公厕几乎没有,居民区公共厕所大多是旱厕,

老青岛人很多对中山路、四方路的公厕印象深刻。中山路大窑沟的公厕破烂不堪,粪便横流,臭气熏天;四方路大茅房更是以排长队如厕而出名。

厕所问题摆到了市委书记案头。

市委研究,财政克服困难,保证资金投入,迅速解决厕所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时间内,全市建起了200多处公共厕所,景区的厕所档次上去了,栈桥附近的厕所造型美观,外地游客误以为是别墅;居民区的一大难题得到解决,老百姓内急得到解决,满足写在脸上,戏称主要领导为“厕所书记”、“厕所市长”。

李治文还曾安排有关部门从日本进口12条机械化豆腐生产线,用于改善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职期间,规划开建山东路、黄海饭店。

04

两个影响深远的举措

有两件大事曾对青岛后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一件是市级行政中心东迁,一件是品牌战略。

其实,这两件事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李治文主政期间。

李治文曾长期在沈阳担任领导,1978年曾参与由北京、南京、沈阳、广州武汉等城市主要领导组成的中国城市管理协会代表团出国考察城建工作,对城市建设有独到见解。

主政青岛后,李治文提出政治中心东移的设想,要求城建部门抓紧制定青岛城市扩展总体规划并上报国务院审批。

他与市长李秉政亲自带领有关部门到浮山公社实地考察,初步确定将湛山大路南侧市委车队检修厂暂定为市级机关建设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在重工业基地沈阳工作过的李治文非常重视工业生产,对青岛特点突出的纺织行业品牌建设非常关注,1980年,青岛有9种纺织产品被命名为全国名牌。金鱼牌华达呢、美好牌毛巾被、英雄牌弹力衫、蓝天牌运动装等名闻全国。

1980年年底,全市共有140种产品获得优质产品称号,其中获国家级金奖产品2种、银奖5种,各部优奖29种。

青岛的品牌战略从此起步。

李治文1918年生于山东青州。曾长年在东北任职,后任青岛市人大主任、省顾委常委。

2009年1月1日逝世,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