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快到饭点儿了,今天来看点有食欲的东西。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看美食番下饭?那些让人惊叹的料理,饱满的汤汁、精致的点心,真的是让人看了就食指大动。

在品牌界,也有同样酷爱美食番的存在,在日本市场,麦当劳经常利用动画来进行广宣,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却治愈的画面

描摹关于美食的想象力

近日,日本麦当劳发布了一则动画广告,展现食物的制作过程。

这一则不到半分钟的广告,用画面和声音,传递了食物本身的诱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告以细腻的画风,表现了食物制作加工的过程,煎饼皮、放蔬菜、叠肉饼, 像是美食番里面的片段,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带着平凡生活的治愈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则广告还配上了丰富的背景音,炸鸡被油炸得滋滋响的声音、挤沙拉酱的声音,把薯条盛进包装里清脆的响声,听得人食指大动。

如果说这则广告有什么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可能是在画面当中,食材似乎有点干巴,显得汁水不是非常充足的样子(bush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画形式

制造营销新鲜感

麦当劳的这则广告,从创意层面上看很简单,回归美食最原始的诱惑,通过镜头语言将这样的诱惑展现出来。

这让我想起石原里美出镜拍摄的一则比较有年代感的啤酒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窗外冰天雪地,室内水汽匍匐 ,石原里美站在灶台边烹调料理,享受美食,慵懒地感受开怀畅饮之后的惬意,一气呵成,给人带来一场视觉的盛宴。

最妙的是食物烹饪的细碎声响,像蚌壳“砰”的一声弹开,还有石原里美吃到美食之后发出的很愉悦的声音,从听觉撩动观众品尝美食的欲望。

真人出镜的食物广告,要体现食物的美味,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拍出食物最有吸引力的一面,要表现人品尝食物时很享受的样子,虽然说起来很简单,实操起来却不容易。

而被制作成动画效果的广告,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表现出实拍广告难以实现的效果。

看惯了实拍广告,换一种不同的广告表现形式,既能给消费者带来营销方面的新鲜感,也能延伸消费者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想象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归产品的原生吸引力

前段时间,肯德基推出了一个AI广告,本意是借助AI生成图像的bug来进行反向营销,结果却用力过猛,遭到吐槽。

可以看到,这一组海报的的主体,都是一只手指上沾满了酱料的手,拿着吮指原味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油腻的画风,再加上图像上多出来的手指,可以说观感并不太妙,用户表示不接受也并不奇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德基的创意构思其实很简单,原本肯德基的广告语是"It's Finger Lickin' Good",在海报里面变成了"It's Fiiiiiinger Lickin' Good",意思就是好吃到忍不住多舔几根手指,用来表达肯德基鸡块的美味。

肯基德也表示,这是将史诗级的人工智能缺陷,转化为史诗级的吮指回味活动,AI生成的手指数量错误图像,只有以肯德基才能做到的方式破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执行效果,这个创意听起来还挺巧妙的,利用AI的特点来做文章,将其转化为一种营销噱头,而不是单纯地使用AI生成的内容。

之前麦当劳和汉堡王的广告也用过类似的思路,当时ChatGPT已经风行了几个月,麦当劳借势ChatGPT,向它发出询问“世界上最标志的汉堡是什么”,结果ChatGPT回答是巨无霸,然后麦当劳就将这个问答制作成了广告牌在街头投放换句话说,还在海报下面写上了:“A.I'm Lovin'I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堡王见此情况,也向ChatGPT提问“哪一个汉堡最大”,答案是汉堡王的Whopper,并将问答制作成海报投放在麦当劳的旁边。

见过用AI生成文案的,没见过用AI掐架的,麦当劳与汉堡王的这一场隔空互怼,也为自身创造了有趣的营销话题,打开了用AI打广告的新思路。

在这样一个生活中充斥了各种营销声音的环境中,很多品牌都在求新求变,期望通过各种新鲜的营销内容,来挑动消费者的神经。

但这并不意味着营销的形式越新鲜越好,最重要的还是消费者的实感,如果新兴的技术、潮流的表达,带来的是与产品及品牌本身格格不入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会损害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那么这种创新就适得其反了。

就拿食品广告来说,人们对食物本身的欲望,往往是由色、香、味等最原始的形式所唤起,这些感官元素在广告中的呈现方式,对于激发消费者的食欲和购买意愿至关重要。

徜徉在天马行空的创意海洋中时,不妨回归本真,重新审视目标受众的需求和期待。

作者 | 李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