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后,诺奖再次颁给了现实。

202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哈耶克在1974年获得的诺奖,从时间上来看,两者相隔50年,但获奖的研究方向却又高度相似,只不过50年后的今天,这一次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三个人。

10月14日,202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三位教授均任职于美国高校,它们分别是麻省理工和芝加哥大学的阿西莫格鲁、约翰逊和罗宾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诺奖委员会在新闻稿中指出,三位学者研究了体制或者制度是如何形成并影响经济繁荣的,证明了社会制度对一个国家繁荣的重要性。

“获奖者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中的成因:法制薄弱的社会为什么无法带来经济增长或改善?”

这一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50年前的哈耶克获奖;当时计划经济的浪潮几乎席卷了半个地球,就连一向以市场经济为荣的美国都在那之前颁发了禁酒令,随着凯恩斯主义的盛行,自由市场是否还行之有效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激烈辩论。

而诺奖在那样一个时刻颁发给了哈耶克,本身就是一种证明。

除了哈耶克之外,这一次的诺奖也令人想起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他最著名的制度论证是饥荒与国家的关系,人类饥荒史的一个重要事实是:没有一次大饥荒发生在有法制市场的国家。

今年这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有不少研究内容,并出版成书。其中约翰逊与阿西莫格鲁曾合著《权利与进步:我们为技术与繁荣而进行的千年斗争》,阿西莫格鲁与罗宾逊曾合著《狭窄的走廊:国家、社会和自由的命运》和《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利、繁荣和贫穷的根源》。

十年前,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在国内曾拥有大量读者。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是他们获得诺奖的根本。该书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制度,一种是包容性制度、一种是汲取性制度,前者更好,后者更差。

本书开宗明义,从当年的“茉莉花”和“阿拉伯之春”谈起。由于内容的问题,在国内出版的译本中,并没有这部分和相关论述。

为什么诺奖委员会将今年的经济学奖颁给这三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支持就是: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要想理解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我们就需要明白,国家是如何成功的。

那么国家是如何成功的呢?

我想,我们自己最有发言权。今天国内的70后乃至90后,可以说是亲身经历亲眼见证了我国经济的变化。

三十年前,绝大多数国人一周都吃不到多少油水,猪肉一个月只能吃有限的几次,甚至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够吃到肉类。

那个时候的我们,也许可以吃饱饭,但谈不上吃好饭,因为肉类摄入、水果摄入严重不够。

三十年过去了,今天我们的人均GDP从几百元一路上涨到了几万元,人们从过去吃不上肉变成了担忧吃得太好,肥胖。

那么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其实就是对外开放,就是引入市场经济,并不断健全完善法治理念。

今天很多人都知道流氓罪,在那个年代里,这其实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罪名;而这,也是今年诺奖获得者的研究,一个包容性的制度,远比汲取性的制度要更利于国家发展,经济繁荣。

什么是包容性的制度?

通俗来说,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意思的是,诺奖得主之一阿西莫格鲁教授通过现场电话连线的方式,参与了宣布获奖者的新闻发布会,而现场记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我们的。

该记者的问题是,如何解释我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繁荣?

该教授的回答是,对外开放引入市场经济和健全法治,不过该教授也认为我国的经济繁荣很可能在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方面遭受挑战,因此需要更进一步迈向包容性体系。

这三位教授的研究认为,包容性体系可以为所有人带来长期利益,但汲取性体系则只会带来短期利益。

2014年,社科院还曾发表了一篇文章,《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失败》,对该书观点提出批评,该文得出结论说,国富国穷并非某一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在历史特定性条件下多种因素组合的结果。

但诺奖还是在今天选择把经济学奖授予了这三位研究“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经济学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诺奖委员会的态度。

尽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争论已经得到了历史的验证,但在今天,对市场经济的动摇似乎又有一种新的趋势在回归。

诺奖选择在今天给这三位经济学家颁奖,某种意义上也是向外界透露自己的态度。

从哈耶克的自由市场,再到今天的国家体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学不仅仅影响着世界,也关乎到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的感知。

从几十年前的吃不饱,到今天的吃穿自由,我们做对了一些事情,还应该继续坚持去做一些事情,于人于社会,都是有着巨大的好处的。

世界上最富有的20%的国家,比最贫穷的20%国家富裕约30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诺奖解释了是社会制度的持续差异。以我们隔壁的韩国为例,韩国人均GDP3.4万美元,但韩国的另一半,人均GDP只有1360美元,两者差异也差不多在三十倍,这更像是一个戏剧性的巧合。

这三位诺奖得主是如何在学术上去论证这个看似肯定的答案呢?

为了得出答案,获奖者采用了一种创新的实证方法。他们研究了欧洲人对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殖民,当前繁荣差异的一个重要解释是殖民者从16世纪起引入或选择保留的经济体系。

研究发现,在殖民时期相对富裕的地方,如今却是最贫穷的地方之一。此外,他们还使用了殖民者的死亡率等数据,发现殖民者的死亡率越高,今天的人均GDP就越低。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已经有无数学者讨论过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问题,例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等,文化上的劣根性、没有新教伦理缺乏市场主义进取精神等等。

而这三位诺奖得主,他们另辟蹊径用制度去回答了这个问题。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这可能是继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之后,又一本讲述国家贫富的重要著作,推荐各位细读。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