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一番厚礼,来到人世间,是为了有所价值,亦或有所理想,为家庭和社会担负起命运的考验。
在漫漫人生路上,有些人用自己的意志度过人生的劫数,到达了目的地;而有些人却在社会的诱惑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最终一条路走到黑。多年前,湖南就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
“人之初,性本善”的古书之言被打到谷底,“性本恶”的预言无奈成真。两位正值青年的学子杀人成瘾,九天之内就犯下七条人命的罪过,社会各界一时哗然。
花样的年纪,本应该在学校里接受义务教育,却没想在最值得拼搏的岁月里闯下祸端。罪行的背后,是家长与学校教育的疏于管理,还是高中生的作茧自缚?杀人之时,又是什么样的心理动机促成了悲剧?
恶性事件中的主人公之一,名叫刘启智,父母给他取名的原因,是希望儿子在未来的时间中成就一番事业,爱读书,好学习。然而,命运却偏向了另外一方。
生于1994年的刘启智,读完初中后成功地进入了公立高中,此时的他对密集度大的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迷上了同龄人都在玩耍的上网游戏,时常逃课去学校周边的网吧上网,上学的钱都荒废了。
学习成绩一度陷入低迷,刘启智的父母在看到这一事实时,并没有把过错怪到儿子身上,而是追究到公立学校上,他们认为公立学校的老师不负责任,没有私利高中好。
为了孩子的成长,刘启智被送到了私利高中就读。私利高中的费用比公立高中昂贵,他的父母省吃俭用,把不多的钱都投在了孩子的教育上。
正值青春期的刘启智虚荣心强,看着私立高中的学生吃得好,穿的都是名牌,无形之中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这让刘启智心烦气躁,时不时还和老师顶嘴,一门心思都放在了网游上,学习成绩没有丝毫起色。
另外一位湖南籍的主人公付振立也沉迷网络,学习成绩也是极差,和刘启智在同一个学校就读,两人在网吧中偶然认识,时间一久,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
在刘启智身上,付振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家境清贫,在同学之间打不开交际圈,少年时代特有的欲望,让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近。
虽然两个人的家境都不好,但父母自小就对他们言听计从,没有打骂,在物质上也给予一定满足。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把他们送进私利高中,但两个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层面的爱,一味地向父母索取。
一段时间的荒废学业后,其中的付振立已经忍受不了学校生活,辍学在外的他整天沉迷游戏,梦想着一夜暴富,或者如何获得金钱?还在学校就读的刘启智,不久后也跟随了朋友的决定,成为了辍学生。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没有过多时间管教孩子,两个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也常常不归家。刘启智从家里偷拿了800元钱,付振立身无分文,住网吧、吃饭都需要耗费不少的财力。
两个人眼看着手里的钱一天天地变少,就走上了找工作的路,只是社会残酷,他们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依靠打工获取钱财的幻想打了水漂。
两个人在社会上慢慢飘荡,就像两条没有方向的游魂,某天,付振立提出如何挣钱的建议。付振立胸有成竹地说:“要么去买彩票,要么去抢劫有钱。”刘启智觉得买彩票需要本金,而中彩票比登天还难。
转念一想,付振立欣然同意,就提出了抢劫有钱人的决定。但身旁的刘启智觉得犯法有害,不想参与这一行动。看出心中犹豫的付振立很不屑,“不去抢劫,你就是一大街上的臭叫花子。”
受到刺激的刘启智愤怒地说:“去就去,谁怕谁。”夏天的湖南异常炎热,两个人暗中找好目标,并且出行之际还带了凶器,准备好后来到了湖南武冈朝阳村的一户家庭,慌忙惊吓之中,两个人杀了周某夫妇。
第一次杀人行动并没有让他们满足,周某家中的一千元钱也只能止渴,为了拿到更多的金钱,他们在九天之内,在广东、湖南、云南三省中游移,主要目标是较为弱小的老幼妇孺,方便抢劫时好下手。
丑陋的双手一经沾染血迹,就没有抽手的可能,不到两个星期,两个人犯下了七条人命的罪行。其中的受害者,有一位是尚在母体中的成形胎儿,还有一位是来到人世刚刚两年的小女孩。
七人的死亡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两个人不知悔改,还在网上若有若无地炫耀自己的战绩,警方一路追踪,短时间内就把两人捉拿归案。
看着监狱内的两个青年,他们的父母痛心疾首,颤抖地望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孩子,这一看,便是永别。
刘启智被送到法庭审判时,一脸的不以为然,但当被法官宣判死刑时,脸色大变。他和付振立不同,犯事时候的他已经年满18岁,应该独立承担刑事责任。付振立尚未成年,14岁的他被判处无期徒刑。
2015年的2月,刘启智被强制执行死刑,18岁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在死亡之前,他曾经告诉狱警人员,愧疚地说,“叔叔,我怕死,我真的怕死。”他希望国家能够从轻发落,身上的器官可以任意捐献。
但是,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负责。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是社会的公平,也是人性的对位,没有杀人放火还能苟活于世的规矩。至于付振立,他将长久地在中国监狱接受教育,为死去的七条人命赎罪。
就如培根所说,“金钱是个好仆人,但在某些场合也会变成恶主人。”两位少年在金钱的诱惑下,一步步地坠入人性的地狱。这正印证了: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暴行的背后,是一条社会链的集群反应,如果老师和父母能够给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恰当的教育,也许一切悲剧就不会发生。
但归根到底,青年也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有人生的是非观,不被欲望裹挟,也是为人的趋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