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来讲《楞严经》十二处虚妄。前面讲了“色与见二处虚妄”,接着是“听与声二处虚妄”。

「阿难,汝更听此祗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

「译文」佛接着说:“阿难,你再听此祗陀园中,有告知斋食办好的击鼓声,有让大众集合的撞钟声。钟声鼓声,前后相续而起,你是怎么看待这些声音呢?是声音来到耳边,还是耳根去到发声处?”

「解读」这就好比你听歌时,是歌声跑到你的耳边呢?还是你的耳根跑到了歌声处呢?

到底是有声音之后才能被耳根听见呢?还是有耳根之后才能听见声音?

因为我们往往会有一种错觉,认为离开了声音,耳朵的听就无从显示,似乎是声音产生了听。

但离了耳朵的听,声音就无所依,又好像是耳朵的听产生了声音。

就好比世人所认为的,没有耳朵怎么能听到声音?没有声音又何来耳朵的听?待会佛就会告诉你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认为耳朵是有所处的,就在我们的头上。同时,认为声音也是有所处。认为鼓声在鼓上,钟声在钟上。所以你会说:声音是从那边传过来的。

但是佛接着就会告诉你,“听与声二处虚妄”,没有处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祗陀林,则无有我。

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

「译文」“阿难,如果是声音来到耳边,就如同我到室罗筏城去乞食的时候,在祗陀林中则没有我的身影。如果是声音必来阿难耳边,则大目犍连、大迦叶应该都听不到,更何况是其中的一千二百五十比丘呢?但实际上,他们一听到钟声,都一同来到了斋食处。”

「解读」这是先破声音到耳朵来,先假设是声音来到耳边的。一个A处的东西来到了B处,那么这个东西一定从A处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