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高金军 陆羿 孟琴 记者 刘伟娟 文/摄)10月24日上午,在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的一片稻田里,多台农机设备现场就位,开展秋粮作物高效收割演示。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这是浦口区水稻机收减损技术培训暨作业监测活动现场,同时也是浦口区农作物秸秆犁耕深翻还田技术培训会现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现场演示、现场培训等举措,实现减损增产,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收减损是指通过机械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作物在收获过程中的损失,确保粮食产量和品质。当天,技术人员现场讲解了秋粮作物机收减损技术,并发放《水稻机收减损指导意见》80多份。

活动现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陈聪介绍,目前,这种割台是针对粮食的,把割台通过一种标准化的接口,对接上技术或者换上油菜的专用割台,就变成了油菜收割机。它是一种一机多用的联合收割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先进的机械技术,科学的操作管理方法对减损也很重要。现场,机手按照机收减损技术要求对指定田块进行了收割作业。金色的稻田里,收割机所到之处,饱满的稻粒都被“吃”进机器肚子里,秸秆被碎化,回落到田里。随后,由农机科技志愿者通过称重、水分检测及现场收集散落稻谷来精确评估产量和损失率,最终测得的损失率控制在了1%以下,远低于现行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要求。

高效的收割机械、专业的操作流程让观摩种植户频频点头称赞。种植户徐桂忠说,这次活动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今后在种植过程中提高效益是有很大帮助的。南京福联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乃兵表示,合作社已连续3年开展机收减损活动。“我们一亩田的稻谷损失率基本上不超过两斤,正常来讲机收的损失一般是5公斤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市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还现场讲解了犁耕深翻还田技术的操作要领和关键环节。随后机手进行实操演示,随着作业机器缓缓前行,犁刀将秸秆切割、翻转混入泥土,原本松散的田地逐渐翻整得更加细腻,这也让秸秆与土壤得到了充分的混合,为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养分。

近年来,浦口区坚持把“生态”理念融入农机化发展过程,在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基础上,适度推广稻麦秸秆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不仅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而且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真正达到了培肥地力的效果。

浦口区农业农村局农业装备科工作人员孟琴表示,他们一方面通过强化宣传发动,把秸秆还田和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的技术要领、补贴政策广泛宣传给农民。另一方面也强化了资金的保障,在省市秸秆还田补助资金的基础上,继续争取到了区级财政补助资金200万元。目前,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补助标准为70元/亩,其中省市补助50元/亩,区级配套20元/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此次活动,浦口区进一步提升了农民和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了秋粮作物收获过程中的损失,为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浦口区将继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推广先进农业机械和技术,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部分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