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各地的一些俚语、俗语、童谣,都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俚语里的风物风情,都已不再,只保留在老人偶尔的语言里。随着老人的逝去,俗谚背后的故事,若未加记录,亦将慢慢地湮灭在岁月的长河中。

“摇啊摇,摇到禾镰桥,买柴去三界庙,籴米去化龙桥。”就是这样一句俗谚,现在已没有多少人记得,但它记载的,是数十年乃至百年前每天发生的真实生活旧事,承载了河源城及周边县镇很长时期的日常记忆。

龙桥边米店多

原住在源城区原沙边街(今中堤路)的揭衍富老伯,是河源“石街胆(本地人)”,脑子里装着许多现在极少听到的河源俗语。他记得这样一句俗谚:

“摇啊摇,摇到禾镰桥,买柴去三界庙,籴米去化龙桥。”

揭伯解释,“籴米”是买米的意思,在源城话里,“籴”的读音是“踢”(亦是源城口音),普通话与嫡同音。

“以前化龙桥那边有条米行,很多人在那里买米回家,所以才有‘籴米去化龙桥’的说法。”

另外还有一句俗谚,内容基本一样:“摇啊摇,摇到化龙桥,籴米煮,买柴烧。柴在三界庙,米在化龙桥。”

“三界庙,现在新丰江龙津海鲜舫对面的河岸上。”揭伯说。但三界庙早已不存,没有任何遗迹。倒是在三界庙对面,也就是现在的龙津古渡旧址上,还留存有几块清代的庙宇石碑。

当年的化龙桥直达化龙路,化龙南路北起市场口,南至飞鸾桥约三四百米,路宽8米左右,两边分别建有20多间具有岭南风味带骑楼的门店,经营各行各业,而以米店居多。

1935年7月出生的谢茂辉最记得这些米店。从1942年7岁读小学二年级开始,他就一直住在父亲桂发公租赁的化龙南路聚源号米店,70多年后,当时的人和事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年纪愈大,对童年的事就愈是时时忆起。前两年,谢茂辉老人拿着化龙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几张老照片细细端详了很多回,遥远的童年记忆,慢慢闪现在眼前。为了留住这段记忆,他画了一张示意图,将他的回忆记下。

化龙南路北起市场口,南至飞鸾桥约三四百米,路宽8米左右,两边分别建有20多间具有岭南风味带骑楼的门店,经营各行各业,而以米店居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龙路。河源解放之初,城里处处张灯结彩。

从大榕树起是:浸信会耶稣教会(据该会资料载,民国初年即已落户河源,化龙桥附近为会址。因屡遭洪水之患,后转借上城江宅暂寓,中间数迁,挫折甚多)、长塘路路口、权记猪肠粉李权、日机炸后瓦砾堆、美华轩照相李船科、祥聚泰南海人黄叔、熊记鞋店谢叔熊、穠记鞋店谢叔穠、老雪鸿照相程叔、焕章纸扎店江懵衡、永兴隆纸扎曾松发、怡昌米栈江娘、鸿发米栈马启全、福兴米店叶正昌、瑞兴打锡店曾乌牯、合泰酒米店徐桂香、益昌店叶治芹、国华影相店、瓦砾堆、利昌店叶阿察、同利成店李石稳父、万春堂药店池妙珠父、市场口、润记咸杂店潘阿润、启记咸杂店李锡聪父、祥合烟店潘祥合。

对面,由飞鸾桥起,是糕饼店马连胜、蛇酒店陈铁华、仪仗吹鼓店邝王彩、日机炸后瓦砾堆(一大片)、竹篷店(龙川人开的)、小卖店黄汝谷、小卖店马添、大片瓦砾堆、泗和店马可仁父、米栈肖逢九、米栈李阿春、聚源米店谢桂发、义记米店李金喜、联升米店陈王昆、厚德酒米店黎稳和黎元、裕安和麦芽糖徐阿勤、协兴酒米店陈阿荣、致和堂药店陈阿熙、南怡栈饼店杨叔、安兴陶瓷店曹叔、日机炸后瓦砾堆(又是一大片)、渔巷、骏祥米店丘插基父、李记饮食店李阿丢。

这些商人和商店,各有特色和性格,给童年的谢茂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门店,都代表着一个大家庭,都是几代同堂,十口人左右,均和睦相处。

河源城米店不少,比较集中的就在化龙路。据刘伯威在《源城镇解放前商业概况》中的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前,河源城镇有米店29间,米机店(营米兼加工)2间,百货店7间,布匹店13间,咸杂店20间,药材、药品店9间,行栈32间,饮食10多间,旅业8间,陶瓷3间,制衣24间,其余的鞋业、五金、理发、照相等若干间。

虽然有固定的商业街和店铺,河源城也有流动的墟日。司雁人的《河源客家简史》载,河源墟以化龙桥大榕树为中心,从三界庙到化龙桥两边都有摆卖,逢农历一、四、七,为河源的墟日;二、五、八是仙塘徐洞墟日,三、六、九是临江(旧称石公神)墟日。河源县城的墟日那叫一个热闹,回龙、南湖粮产区的稻谷、大米、红萝卜、草菇及柴炭竹木,灯塔、船塘的枫栗、柿饼,忠信的火蒜,古竹、临江的片塘、荔果、红瓜、花生等,都通过水路运到河源城,琳琅满目十分丰富。

除了墟日,平素住在东埔或其他县的人们,也会通过东江、新丰江,“摇啊摇”,从三界庙码头、中山码头和龙津渡口等码头、渡口上岸,来到太平街、沙边街和化龙路上,卖掉猪仔、鸡仔和松柴、稻米、水果等货物,换回所需的油盐糖、布匹等各种日杂物品。

“唔粜回龙米,饿死河源仔”

套用一句广告词,河源城不产米,米店老板只是搬运工。那么,河源城的米多从哪里来的呢?这就又有一句俗谚能够解释:“唔粜回龙米,饿死河源仔”。

“粜”,是卖的意思,普通话与跳同音,第四声;源城话读“挑”,第一声。不卖回龙米,很多“河源仔”就会没米下锅。

回龙是新丰江流域最富庶的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如米谷、番薯、松香、杉木等,依托四通八达的新丰江,送到了河源城,养育了众多河源居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源县志》中的化龙桥

回龙墟为原河源县回龙乡政府驻地,因1958年新丰江水库筑坝蓄水被淹没,现为新回龙镇辖区。相传“回龙”的名字,是因为清代乾隆皇帝出巡至此回銮而得的。1981年,回龙墟址迁往甘背塘村,改称“新回龙”乡。(《河源县志》,2000年)

相传回龙墟镇是明代河源县城人马骥创建的。淹没前的回龙墟位于古岭河与新丰江交会处,为新丰江流域交通枢纽,是河源至新丰水陆交通重镇,临新丰江畔设有3个码头。新丰江自西北至河源县境回龙镇,又有本境之洪溪、赤溪、南湖诸水,自西南转绕县城,名新丰江,舟行不易,行旅的人多走陆路,新丰江仅供载运货物。回龙墟商业发达,有大街、东莞街、木厂街等商业街区,共有店铺200多家,有大量清代建筑及其他历史遗迹。回龙墟的旧址,现已成为万绿湖的一块河床,因1958年新丰江水库筑坝蓄水被淹没。1981年,回龙府址迁往甘背塘村,改称新回龙乡。

东江一带产米最盛

在明清之前,广东的西江和北江地区设县较多,但东江和韩江流域所设的州(郡)县很少,如唐代,粤东大片地区(包括东江和韩江流域)只设循、潮二州。

明清至民初,虽有两条江穿城而过,并在县境交汇直流惠莞,水道与龙(川)、永(安)、潮(州)、嘉(应)、连(平)、和(平)、长(乐)、归(善)、博(罗)等九属沿江相通,商船往来,但在河源发生的交易规模并不大。“县属虽属通津,实非商旅萃集之所,且去海益远,无鱼盐蜃蛤之利,故民间重农。”乾隆版《河源县志》如是说。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大年初七,谪居海南的苏东坡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是黄河之水已重新顺畅地往北流去,当年自己主张治理黄河应以“疏”为主的策略“斯言乃验”。他高兴地写下两首七律,其一云:“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当时的儋州土著居民不耕种土地,而以卖香为生,农业生产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苏东坡虽教以中原耕作方法,但仍需在穷困中把衣服典当了再去买从河源运来的米谷。

东江一带产米最盛,新丰江一带米谷产量次之。乾隆七年,知县陈张翼来河源后,教河源人每年种稻两造,由此使县民渐富。后来又种了茶、松,都足可供本县用度,不必外购。

据《广东省建设月刊》(1937年第五期),1936年河源全县土地面积共计711.1万余亩,除田亩不计外,森林占地285.5万余亩,荒地占284.4万余亩,水面占地35.1万余亩,其它占地57.2万余亩。全县共有耕地水旱田27万余亩,园圃21万余亩,合共有耕地48.7万余亩。以河源全县二十万居民,平均每人可约耕地一亩八分。1946年,河源共产稻谷70余万市担,甘薯10余万市担,大小麦7万余市担。当时已有农业贷款,并能贷实物,1946年县农贷处经奉派有化学肥料硫酸铵56吨,由农贷处农广所合作室派员分赴槎城、东埔、高埔、古云、禾溪下、禾溪上、久社、黄田、南湖、等蓝、沙村、柳城等乡镇,指导合作社农会申请贷放。

年景不好时,河源米不外售

本来粤北人多地少,米谷经常不够吃,常常要从广西、湖北一带“进口”。河源县因为高山或高一点的丘陵不多,总有很开阔的地方让人种稻,只要风调雨顺,便会五谷丰登,不光让河源一县的人民当年吃上饱饭,还能供给邑人三年之内的口粮。河源的物产,以谷、油、糖为大宗,蒜、菇、栗、柿饼等次之。林木茂盛,且县属山场极广,故出产颇多。

这些多出来的粮食,就有了做商品的潜质。清代县衙明令,这些粮食不得出洋,但可以卖到邻县去。所以在东江、新丰江上,总会出现一段航运高峰期,就是运谷去外县售卖。“余粟之易,岁以为常”。在官府粮仓采购期间,惠州府城的一些文武衙门,也会到河源城来买米,因求过于供,于是推高了河源县城内的米价。

这样一来,便出现了有些穷人守着粮仓没米吃的现象。幸好永安(今紫金)沿江的乡村,离永安县城远,而离河源县城近,那里的农民横渡一段江面,再走上一段路,就可以就近赴河源粜谷,使河源米价有所平抑。

如遇兵燹灾荒,河源城就不够米吃。民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军阀混战,河源人的生活非常艰难。1928年5月,河源公会执行委员曾西盛、李悦义等的相关公文显示,“河源县位居东江上游,连年地方迭遭兵燹,田野荒芜,土匪猖獗异常。城市为墟,加以张、黄叛变,县中驻兵数万,粮食殆尽。最劣之米每元仅得三四斤,以致哀鸿遍野。若不设法救济,势成饿殍。”因省筹赈总处拨款五千元给河源购得大批米,散赈灾民。大米到达源城后,有司即召集各界在县署决议,成立平粜委员会负责办理。即选举欧阳洸为主席委员,县党部、县商会、县商民协会、留省公会、教育会等代表,凡关于粮食救济事宜,自应负责咨理,并选定商会为会址,于5月20日开始办公,筹措一切实行事宜。

当时主席委员会欧阳洸提议,要落实日前各界代表大会决议,请县公署通令各地方殷实富户所存之谷米,在县属内地一律统管,不得擅自外销,以维民食。

上世纪30年代,河源的五谷与六畜总有多余的供应到外地,谷米每年销往外地约十万担,油糖各约五万斤,生猪五万头,鸡鸭二十万只。此外,外销农产品还有竹木材、片糖、黄豆、柿饼、草菇、栗干、麻、豆等。

河源县酒米行公会、粮食公会相继成立

河源是东江谷米集散地,民国二十年(1931年)三月,河源富商缪霭棠、叶廷三、叶冠芬等,申请许可组织“酒米行同业公会”,并获有司同意。

1933年7月,广东省河源县酒米同业公会第一届改选,当年41岁的太平路聚泰亨老板缪霭棠当选为主席,常委委员为化龙路港生行老板叶廷三、福兴行老板叶伯顺。执行委员8人,候补执委3人,会员单位有22个,其中多在化龙路、太平路、沙边街、茶行路、头塘街、河堑沥等。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四月,时任国民党河源县县长马克珊批准河源县粮食商业同业公会成立、立案。会址在河源县城太平路,负责人李逢荣,他是化龙路启记老板,当年44岁。

直到抗战期间的1942年,河源还没有米机加工。那时候的河源,聚集了许多从广州、惠州各地逃难的难民,且当时国民党军第八师驻防河源,致河源人口激增,各种商品,尤其是大米供不应求。年轻商人潘仲良与张季如一起,找到本城富商缪霭棠及惠州、大埔的富商共同筹办,于1942年2月发起招股筹设裕民米机厂,同年7月正式开业,厂址设在县城沙边路103号。潘仲良任经理,张季如为副经理。成立初期,仅有17匹马力发动机一台,10千瓦发电机组一座,每日发电量为15千瓦,约供450盏电灯使用。

1949年12月21日,裕民米机由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第二支队接管,1950年3月移交河源县人民政府接管。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潘仲良因上角义荣坊、父母会公地等积案被处决。

时至今日,供应源城的大米来源广泛,省外的主要有江西大米,市内的大米产量也不俗,近年来我市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75万吨以上。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1.9万亩。已形成的大米品牌有和平万家香、广东优食实业有限公司的有机丝苗米,连平县九连山源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大米、山水香米,龙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霍山丝苗香米,龙川土包子农产品有限公司的香粘大米等,这些叫得响的品牌大米已纷纷走上消费者的餐桌上,畅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

来源: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