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众人都认为日本是屈服在美国的原子弹之下,但是能让如此执迷不悟的日本,连任何条件都不敢提就直接投降的,不全是原子弹的原因。

日本有位学者叫做长谷川毅,对历史颇有研究,是一名专家,他深刻地研究了日本当年的历史,说出了自己的一番见解。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最终迫使日本彻底放弃了抵抗,选择了无条件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日本投降

原子弹的阴影

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惨痛后果,美军攻势凌厉,战果斐然。

即使是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军队,在美军的猛烈攻势下也节节败退,这个曾经叫嚣着要“踏平美国”的狂妄之徒,也开始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但即使在如此危急的时刻,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主战派,依然幻想着能够扭转战局,至少也要避免“无条件投降”的耻辱。

而以天皇裕仁为首的主和派,则开始意识到继续战争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尽早结束战争才是唯一的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本政府内部争执不休之时,美国人把人类史上的首颗原子弹——“小男孩”,投向了广岛,这一举措震惊世界。

转瞬间,这座拥有三十四万人口的城市化作废墟,无数生命在核爆的烈烈焰光里消殒不见。

三天后,另一颗原子弹“胖子”在长崎爆炸,再次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和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

这两颗原子弹的爆炸,无疑给予日本沉重一击,更让世界领略到这种新型武器的骇人威力,其冲击难以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原子弹的爆炸,并未如美国人所预想,即刻摧垮日本的抵抗意志,反而让局势更加复杂。

它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日本人的民族情绪,主战派更是将其视为“最后的荣耀”,更加顽固地坚持抵抗。

事实上,如果仅仅从伤亡数字来看,原子弹的爆炸所造成的伤亡,并不比美军对东京等城市的常规轰炸更加惨烈。

1945 年 3 月,美军针对东京展开的大轰炸,致使超 9 万平民丧生,此数字竟高于广岛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伤亡。

因此,原子弹对日本造成的打击,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震撼和对未来的恐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决定动用原子弹,不只是意在尽快结束战争、减少美军伤亡,其深层更隐匿着深远的筹谋。

首先,原子弹是美国倾尽全力研制的新式武器,自然想要在实战中检验其威力,并向世界展示美国的军事实力。

其次,美国希望通过对日使用原子弹,压制苏联在战后国际秩序中的话语权,毕竟,苏联的参战,也对日本的最终投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美国还希望通过独占对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加强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为战后控制日本,遏制苏联在远东的扩张,奠定基础。

然而,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最终还是落空了。原子弹的爆炸,虽然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和恐慌,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日本主战派的抵抗意志。

相反,苏联的参战,才真正让日本感受到了绝望,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的雷霆一击

二战伊始,苏联和日本订立《苏日中立条约》,表面上双方似维持着和平共处之态。然而,此表象背后,实则暗潮汹涌。然而,这种“和平”只是暂时的,彼此心照不宣。

对于日本来说,他们希望能够避免与苏联发生正面冲突,集中精力对付美国等主要对手。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亦心怀期许,盼苏联于战后充当“调停人”,助其谋取更有利的停战条件,以规避“无条件投降”带来的耻辱。

而对于斯大林来说,他深知与日本开战的风险和代价,他需要时间来积蓄力量,等待最佳的出手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 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于雅尔塔聚首举行会议。其间,斯大林作出承诺,待欧洲战事终结后的三个月内,苏联会投身对日作战。

但为早日终结战争,同时为遏制苏联,美国毅然决然地作出决策,将原子弹投向了日本。然而,让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原子弹的爆炸,并没有立即让日本屈服。

在这般境况之下,斯大林顿觉,倘若再不采取行动,苏联于远东地区的利益角逐里必将陷入被动之境。

1945年8月8日,继美国向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的次日,苏联毅然决然地正式向日本宣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夜之间,日本从寄希望于苏联调停,变成了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一直以来,日本都将中国东北视为最后的“决战之地”,妄图凭借有利的地形和顽强的防御,拖延战争的时间,等待有利的时机进行谈判。

然而,苏联打乱了日本的部署。短短几天内,曾经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就土崩瓦解,损失惨重。

苏联的宣战和红军的凌厉攻势,让日本政府和军方彻底意识到了战争的绝望。最后即使是最顽固的主战派,也不得不承认,继续抵抗下去,只会给日本带来更大的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向盟国发出乞降电报,表示愿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各项条款,但同时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保留天皇的统治地位。

对于日本政府的这个请求,盟国内部产生了分歧。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主张彻底废除天皇制度,将战犯绳之以法。而苏联则认为,保留天皇制度有利于稳定日本局势,避免出现更大的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盟国决定接受日本的请求,同意保留天皇的象征性地位,但前提是天皇必须公开宣布无条件投降,并接受盟军的占领。日本答应了。

回顾日本投降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原子弹的爆炸,虽然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恐慌,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但并非是促使日本最终投降的决定性因素。

真正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苏联的宣战和红军的雷霆一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苏联的参战,不仅将日本最后的抵抗意志全然击碎,还使日本政府和军方妄图通过谈判谋取有利条件的幻想破灭如烟。

在苏联强大军事威压及东西夹击的战略格局中,日本政府终究作出了无条件投降的抉择。

日本投降,既有美国原子弹的威慑,也有苏联红军的强大攻势,更有日本自身穷兵黩武的必然结果。

而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珍惜和平,避免战争的悲剧再次上演。

信息来源:
张守常:论苏联参战决定日本投降.新史学通讯《史学月刊》1956年第10期
刘庭华:评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军事历史.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