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0年,山西首富“李兆会”大手一挥直接拿出五千万,迎娶了大明星车晓。
没想到的是,两个人的婚姻生活维持了仅仅15个月的时间,就以离婚告终。
离婚后的李兆会在败光上百亿的资产后,不但从山西首富变成了山西“首负”,还被列入了失信人员名单中。
如今已经消失6年的李兆会,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甚至连大数据都找不到他。
尽显富二代本色
李兆会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山西海鑫集团是他父亲李海仓一手创办的,这家以钢铁实业为主的企业,一直拥有稳健的根基。
李海仓因为忙于事业,疏忽了对儿子的教育和培养,所以李兆会从小就养成了“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的思想。
没有父亲管教,再加上母亲的溺爱,李兆会养成了狂妄自大,不学无术只知道花钱享受的富家公子哥。
而且成年后的李兆会更是多次顶撞自己的父亲,此时李海仓才突然反应过来,毕竟自己将来总有老的那一天,这么大的产业还是需要儿子来继承的。
国内的大学考不上没关系,可以去国外学习更先进的管理理念,而且还能提高李兆会的见识。
于是李海仓直接让助理为李兆会办理了留学手续,把他送出国深造几年,也好让他体会一下独立生活的不易。
可是就在李兆会在国外吃着西餐喝着红酒的时候,却突然被告知让他回家继承家业,因为他父亲遇害了。
李兆会突然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面对未来他感觉到一片迷茫,对于父亲的去世他显得非常淡定。
但是对于父亲留下来的这么大产业,他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因为他从未插手过公司的事情,再说他对钢铁这个行业根本不感兴趣。
原本李兆会打算留学归国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他感兴趣的行业。
无奈在爷爷的压力下,只有22岁的李兆会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对于这个新上任的企业管理人,公司高层是非常不认可的,特别是和父亲一起打拼的公司原谅李兆会的五叔李天虎,更不看好他。
李兆会一直被认为是扶不起的“阿斗”,毕竟李兆会是公司元老的目光下长大的,对于他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但没想到的是,李兆会很有两下子, 他竟然从富二代变成了和父亲一样的富一代。
富二代崛起
李兆会虽然经验不足,但他年轻气盛,从小就争强好胜的他可不想让公司那些高层看笑话。
李兆会恶补专业知识,他不但很快就接管了公司的大小事务,而且还召开了公司董事会议,并且直言:“海鑫是我父亲大半辈子的心血,我绝对不会让它毁在我的手上。”
对于李兆会的大放厥词大家都嗤之以鼻,他们不喜欢听大话,他们只想看到最终的结果。
还别说,李兆会还真有自己的一套,他还找来了同样是出国留学归来的同学一起做帮手,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
在朋友的出谋划策下,李兆会也整理出了一套自己的经营理念,他带着一群有魄力的年轻人干了起来。
除了经营父亲留下的产业外,李兆会还把眼光放在了房地产,金融,酒店等多个领域,同时他还喜欢上了投资。
2008年,李兆会一鸣惊人,他通过购买民生银行的股份,一下子赚到了26.59亿元,后来他又相继投资了不少产品,一共获利40亿元。
李兆会彻底崛起了,他让身边的人刮目相看,李兆会也成了山西最年轻的首富,不过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兆会彻底飘了。
从平淡无奇的富二代变成了富一代,他对自己的择偶标准也高了不少,而此时恰巧车晓闯入自己的视线中。
李兆会利用“金钱”优势征服了车晓,两个人从平行线变成了“交叉线”,他们走到了一起。
而车晓也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爱,于是她满心欢喜的嫁给了李兆会。
当时她和李兆会的那场婚礼,震惊了整个山西,而且成了山西独一无二的豪华婚礼。
但现实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两个人的恩爱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
李兆会开始露出了自己的本性,新鲜感过了之后,李兆会对车晓的激情也减少了一大半。
再加上两个人平时都忙于自己的事业,感情也变得越来越淡,最终双方决定和平分手,这段不被外界看好的婚姻画上了句号。
随着家庭破裂的同时,李兆会的事业也开始频频受阻。
富二代落幕
因为李兆会尝到了投资的甜头,他将重心放在了各种金融投资上,过于自信的他忘记了投资是有风险的,而且还很容易让人上瘾。
就算是有人劝说过李兆会还是好好经营父亲留下的产业是正事,但李兆会根本听不进去,而且在他眼里,海鑫集团不值得一提。
短短几年时间内,李兆会的身价就达到了上百亿,但是这些钱来得快去的也快。
接连几次投资失败后,李兆会“元气大伤”,但他并不甘心,此时的李兆会开始了病急乱投医的模式。
最终他不但败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还把父亲留下的海鑫集团搭了进去。
因为“窟窿”太大,就算是把公司抵押了也还不上巨额欠款,最终李兆会选择了直接跑路。
他就像一夜之间从世界上消失了一样,无论警方怎么搜索再也找不到他的踪影。
还在发布有关李兆会的“悬赏公告”,李兆会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
直到2021年,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不少人猜测或许他早已遇到了不测,也许他逃到了国外躲了起来,又或是他在某个人烟稀少的地方隐姓埋名的苟活着。
无论哪种结局,属于李兆会的时代已经过了,曾经的“风云人物”如今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负面人物”,这样的结局不禁让人嘘唏不已。
参考资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