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上世纪,生活虽然简朴。
但点点滴滴,充满了乐趣与回忆。
那些陪伴着一代人成长的老物件,见证了那个年代独特的生活气息。
它们像一面镜子,真实反映了一代人的生活点点滴滴。会计职场的算盘
这是一张上世纪的老照片,三位职场人士,正坐在会计案桌前算计着数字。
最前面的,是一位身着红色时髦西装的年轻女士。
她正专注地低垂着头,手指在算盘上飞舞。
每一颗算珠,在她娴熟的操作下,滚动发出悦耳的声音。
算盘仿佛在她手中活了过来。
在那个并无计算机和电子表格的年代。
一把算盘,就是会计师最重要的职业工具。
尽管时代变迁,算盘早已式微。
但它对于曾经那些业务精算的前辈们来说,必定具有无可替代的专业意义和情感纪念。
这把小小的算盘,凝聚了他们对精算的不懈努力和对会计事业的赤诚热忱。黑白年代的视听记忆
在上世纪的那个年代。
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就被视为“土豪”象征。
尽管相较现在高清彩色的大屏幕来说,它的画面质量看起来有些简陋,但在当时却是家中最受宠的“四大件”之一。
放学后,孩子们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有电视机的同学家里。
他们屏气凝神地,注视着那个小小的屏幕。
期待着自己喜爱的节目即将开场。
偶尔电视机后面的天线,接收信号不佳,屏幕上就会出现雪花状的干扰。
伴随着滋滋的电流声,孩子们便自发担任起“调理师”的角色。
擦拭天线、调整方向,以确保信号畅通无阻。
大人们或淘淘谈论剧情,或品评明星的风采,孩子们则全神贯注、意犹未尽。
现在的孩子们或许难以想象。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那个简陋的黑白世界,曾让上世纪的人们如此着迷。跳绳游戏乐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
一个个熟悉的跳绳顺口溜,在记忆中渐渐浮现。
勾起了对那个年代,纯真游戏时光的回忆。
那时的操场上,常常会聚集一群孩子。
手持着长长的绳索,你来我往地挥舞跳跃。
有的孩子跳着经典的“单人绳”,节奏明快;有的则组成几人小队,跳起了“多人绳”,配合默契。
还有孩子们相互切磋,看谁能跳出更多的动作花样。
打着赤脚的孩子们,在泥土操场上自在嬉戏。
被阳光晒得通红的脸庞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
偶尔,有人跳错节奏被绳子缠住,摔了个四脚朝天,立马就被捧作笑柄,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这,就是属于那个年代孩子们的游戏乐趣。
没有复杂的规则约束,更没有残酷的比赛分数评判。
只是纯粹跳跃,尽兴畅快,享受当下的快乐时光。
朴素的跳绳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增进了孩子们的友谊,成为他们无忧无虑童年的美好回忆。自行车时代的记忆
上世纪,拥有一辆自行车,可谓是相当富裕和“有面子”的象征。
骑在车上的人高高在上,后座上载着家人或朋友。
整个场景,无疑彰显了主人的阔绰身份。
那个年代,最流行最张扬的款式当属“二八大杠”了。
粗粗的车把手,宽阔的车篷,加上硕大的铃铛。
骑上一辆“二八大杠”,可谓人生一大挥斥方遒。
车主们骄傲地在街上逡巡,享受着路人艳羡的目光。
随着经济腾飞。
到了80年代末,自行车已不再是奢侈品,几乎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70年代缝纫机热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结婚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件吃重大的事。
有句老话叫“娶妻莫娶穷门女,三大件少一件也不行”——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正是当年新婚夫妻必备的三大件。
其中,缝纫机可谓是最受追捧的一件。
在那个年代,能买到一台心心念念的“蝴蝶牌”缝纫机,可以说是家家户户的梦想。
由于产品极度供不应求,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机难求”的局面。
以70年代的上海为例。
全市平均每80个人,才能分配到一张缝纫机购买券,可想而知有多珍贵。
为了能买到机器,甚至不惜高价向黑市购买这张券。
一张面值几块钱的小小购买券,竟然被炒作到五六十元的天价。
那个年代的新娘翘首以盼。
盼着能拥有自己心仪的缝纫机,在蜜月过后,就可以兴高采烈地为新家缝制被单窗帘。
如今物质生活好起来了,缝纫机的热潮已经过去。
但它,曾经对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重要意义,却永远铭刻在一代人的记忆里。削笔工具
提起那个年代,最常见的削笔工具。
就不得不说起,那种锈迹斑斑的小铁刀了。
它形态纤细,刀锋几乎比针还锐利。
因此被老一辈人,亲切地称作“铁锈铅笔刀”。
每逢上课前的功课时间,老师就会端坐在讲台上,手持这种削笔刀,帮同学们一一削好铅笔笔芯。
在老师手中,那把小刀虎虎生威。
发出簌簌的声响,木屑在课桌上渐渐堆积。
很快,一支支笔尖就雄赳赳气昂昂地挺立而出,待命开战。
回家后,爷爷便会拿出这把“神器”,让我们自己动手把笔尖削得尖尖细细。
虽然爷爷手把手教导,但由于刀锋太过锐利。
我们这些小孩,总是把手指磨出点点血珠。
于是爷爷就会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要小心啊,这把小刀可是破伤风刀哟!”
的确,这种小巧的刀具由于容易生锈,加上超锋利的刀刃。
若不小心划伤手指,很可能会造成伤口感染。
但正因如此,它在那个年代被无数学子推崇为削笔必备利器。
两毛钱就能买到一把,性价比之高可见一斑。拉风箱生火的岁月
对于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来说,拉风箱生火,是他们儿时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场景了。
每逢天冷时节,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就会冒出袅袅炊烟。
孩子们肩上扛着沉甸甸的大风箱,在锣鼓般的“咕咚咕咚”声中跑回家。
他们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因为越快越好,回家就能早点烤烤火。
风箱送到家后,下一步就是准备生火的燃料。
一些聪明的孩子往往在放学的路上,就会东拾一根木柴,西拣一截木棍,渐渐将书包填得满满当当。
到了家,他们才将这些上等“干柴”倾泻出来,小心翼翼地码在风箱前。
趁着火星子还存,孩子们立即猫着腰弯下身子。
双手抓住风箱扇叶,使劲拉动,呼哧呼哧地给火苗添足风源。
不一会儿,一声清亮的“嗷”声响起。
火焰窜得老高,院子里立时暖洋洋的。
孩子们围坐在火炉边,吆喝着唱起小小年纪就已熟记的打火顺口溜:
“一打火,二打火,打起火来真热乎...”
眼看着炭火越烧越旺,脸颊也跟着微微泛红,仿佛置身温暖的春天里。
如今煤炭早已被天然气所取代,六旬人也踏入了人生新阶段。
但那些拉风箱生火的岁月,却永远定格在他们最美好的记忆里,成为最接地气的童年印记。"大哥大"风潮
20世纪90年代,一股“大哥大”风潮在中国掀起。
大哥大手机的体积硕大,价格也是昂贵无比。
最初每台手机要数万元人民币,加上数千元的入网费用。
可谓是只有极少数富裕家庭,才够消费得起的“奢侈品”。
据了解,当年中国第一位大哥大用户就斥巨资近2万元购买了一台,并一次性支付了6000元的入网费。
可见拥有一部大哥大手机,曾是何等的稀缺和不平凡。
而一旦出现在大街上,那巨大的手机主体和遥遥伸长的拨号天线,总能瞬间吸引过路人的目光。
谁在使用大哥大,谁就成为了街头瞩目的焦点人物。
显赫的身份象征,让不少新贵享受着被人注目的优越感。
不过,那曾引领时尚前沿的上世纪“大哥大”风潮,已永远地被写入了中国通讯科技发展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小小邮票大大价值
上世纪60年代末,一套名为“全国河山一片红”的邮票问世。
1968年发行之初,这套邮票的印量高达3400多万套,看起来并不稀有。
然而由于种种特殊原因。
最终真正进入流通市场的邮票数量,寥寥无几,使其成为集邮界罕见的“孤品”。
时至今日,收藏家为了寻找这套邮票,不惜重金。
2018年,这套邮票中的一枚,在拍卖会上就被以高昂的138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
震惊了整个收藏界。
一枚小小的邮票,竟能折射出如此巨大的潜在价值,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上海牌手表的荣光岁月
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一只手表的价格,就能够体现出主人的身份地位。
最受青睐的要数上海牌手表了。
当时的价格高达120元。
由于上海牌手表价格昂贵、供应有限,想购买一只可谓是困难重重。
一旦佩戴上它,便成了引领时尚的资本,能够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拥有者往往会故意卷起衣袖,借看时间之机,暗自炫耀这份独一无二的骄傲。
因为在那个年代。
上海牌不单代表了个人的身份地位,更象征着民族工业的荣光。
直到1955年,上海第二轻工业局组建了由58名师傅组成的钟表队伍。
历时两年的艰苦造表,终于研制出第一批国产手表。
这不仅是一款时尚单品,更是展现国家工业实力的坚实标志。
上世纪,生活朴素而富有乐趣。
黑白电视机是家中重宝,孩子们乐于围观跳绳游戏。
自行车堪称“富人标配“,更是代步利器。
结婚三大件中,缝纫机供不应求让人垂涎。
算盘是会计师的得力助手;削笔时,铁锈小刀常伴身边;风箱里的炭火温暖整个冬天;大哥大手机曾是昂贵奢侈品。
珍稀邮票折射时代印记;上海牌手表彰显民族自豪。
这些生活点滴,已成为上世纪人们永恒的集体回忆。
虽朴素而温馨,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构筑了那个年代独特的生活气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