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 全景视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 | 全景视觉

术后肺炎(PP)是食管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7.7%~38%。PP提高了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死亡的风险。因此降低PP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极为重要,有研究表明食管癌手术气管导管(ETT)类型是PP的高危因素。

双腔管(DLT)和单腔管』(SLT)是食管癌手术常见的两种ETT类型,具体选择需要根据手术方式、病人情况、临床医生需求等来确定。

BMC曾发表一篇关于食管癌手术ETT类型与术后肺炎(PP)的文章,旨在确定SLT是否与食管切除术中较低的PP发生率相关,也为麻醉医师在此类手术中选择合适的导管作出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被列为全球第八大癌症,主要病理类型有鳞癌和腺癌,我国以鳞癌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目前确切病因不清,但吸烟和重度饮酒已被证明是食管鳞癌重要的致病因素。

食管癌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不明显(吞咽食物有停滞感,胸骨后不适,食管内异物感,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中晚期症状(典型的进行性吞咽困难)。病变活检可以确诊。

食管癌分段(原发肿瘤中心部位):颈段食管(下咽~胸廓入口,距门齿15~20cm);胸上段食管(胸廓入口~奇静脉弓下缘,距门齿20~25cm);胸中段食管(奇静脉弓下缘~下肺静脉下缘,距门齿25~30cm);胸下段食管(下肺静脉下缘~食管胃结合部,距门齿30~40cm)。我国食管癌以胸中段多见,下端次之,上端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术治疗是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完全性切除(切除的长度应在距癌瘤上、下缘5~8cm以上)、消化道重建和胸、腹两野或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

手术技术分为两种:开放式食管切除术(OE)和微创食管切除术(MIE)。根据吻合部位,MIE手术分为两种类型:Mckeown MIE颈部吻合(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和腹腔镜胃动术联合颈部吻合)和Lvor-Lewis MIE胸部吻合(胸段食管切除术和胸内食管胃吻合术)。通常,上、中胸段食管肿瘤适合McKeown MIE,而下胸段食管肿瘤更适合Ivor-Lewis MIE或OE。

该研究纳入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接受食管癌手术的680例患者,主要结果是DLT组和SLT组之间PP的发生率,次要结果是影响PP的围手术期风险相关参数。自变量是ETT类型:DLT或SLT,因变量为PP。

为了确定变量与P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协变量包括基线人口统计学特征、合并症、新辅助化疗、肿瘤位置、实验室参数、术中相关变量。

术后肺炎的诊断取决于食管切除术后前两周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①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发热或胸闷,白细胞计数>10.0 × 109/L或<4.0 ×109 L,有化脓性分泌物。②术后影像学有新发或进行性发展,持续性肺浸润影、实变或空化。

结果

①所有患者食管切除术后肺炎发生率为32.77% (DLT组为36.90%,SLT组为26.38%)。

②调整潜在危险因素后,结果发现在食管切除术中,与使用DLT相比,SLT术后肺炎的风险更低(比值比= 0.41,95%可信区间(CI): 0.22, 0.77, p = 0.0057)。

③除DLT外,吸烟史、静脉吸入联合麻醉(CIIA)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均是食管切除术后肺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①食管切除术中ETT类型(DLT或SLT)与PP有显著相关性。

②单腔插管患者术后肺炎发生率低于双腔插管患者。

本文结论具有一定参考的意义,对于食管癌手术患者,如果患者情况和临床医生手术许可,我们是否可以以SLT插管为先呢?

局限性

本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①这是一项单中心研究,因此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其他中心。

②由于数据缺失,PP发病时间点未纳入分析。相关研究表明30%的患者在开腹食管切除术后出现主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其中大多数发生在手术的前5天。

③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研究周期相对较长。然而,DLT组肺炎的年发病率仍高于SLT组。

④两组间食管切除术入路有显著差异:SLT组中大多数患者接受了MIE,而DLT组中86%的患者接受了OE。然而,无论手术入路如何,SLT组的PP发生率明显更低。

⑤围手术期管理的改善是一个无法量化的潜在因素,除了纳入的混杂因素外,还有其他未知的混杂因素。

参考文献

[1[Guo X, Ke W, Yang X, et al. Association of DLT versus SLT with postoperative pneumonia during esophagectomy in China: a retrospective comparison study. BMC Anesthesiol. 2023 Sep 5;23(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