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职业教育,大多数人都有"刻板印象",比如认为职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读职校没前途……要问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职校里读书,恐怕应者寥寥。但是,在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担任20年班主任的顾海波,不仅从数学教师转型成为技术能手,还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在自己工作岗位上获得专业荣誉和幸福人生的学生,他想用自己的经验为职校学生正名:世界上没有差学生,只有学生的差异。

在职校从教20年,我的毕业生中,有人考上研究生,也有人成为企业的"最佳维修技师"或"年度工匠"。其实,这些读职校的孩子,与所谓的名校高中生之间并没有太大差异,给他们一些关爱、鼓励和欣赏,就能使他们持续地"跳一跳,更高一点",从而改变他们的一生。

当年,我从数学教师转型成为汽车专业教师,与数百个充满个性的职校学生打交道时,渐渐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分量:学会欣赏一个孩子,培养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有时候托起的是一个家庭。

但是,职校老师要培养好学生,面对的挑战并不少。

第一重挑战:

如何摘掉学生"被淘汰者"的标签

2004年,我大学毕业,我的同学都去了重点高中从教。但是当时职校非常缺专业教师,经过几番慎重思考后,我决定选择职业教育,成为了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教师。当时,大学校园里手机已渐渐普及,但其中大半是国外品牌手机。还是大学生的我使用的一部国产手机,故障频频。再放眼四周,家用电器和满大街的汽车,国外品牌在市场上占据很大份额。我希望,在职业教育中既圆我的教师梦,也能为助力"中国制造"找到一些答案。

记得我带的第一个班级,40多位学生,有一半数学考试没有及格过。学生们学习没有动力,有时候连课堂纪律都保证不了。但是和他们交流后,我才理解他们心中的"无奈感"。"老师,很多人觉得我们成绩不好,没什么前途,那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们的心里话,让我陷入思考:如何让学生知道职业教育不是一种"无奈的教育",中职生也不是被淘汰者。

班里的宇恒同学成绩不好,学习没有信心。我和他谈了几次,发现他有很多优点:喜欢运动、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家访时,发现他生活在离异家庭,从小就缺少父母关爱。我开始帮他辅导学习,巩固基础;请他组建篮球队,发挥他的运动特长。渐渐地,我们成了朋友,他协助我管理班级,不仅班级成绩不断提高,班级氛围也和谐融洽。后来有一次,我意外骨折住进医院。当看到病床前围满了前来看望我的学生时,护士也不由得说"做老师,真好"。是的,做老师真好!教育,就是一次次心与心的交融,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其实,职校学生和"优秀"之间就差一样东西,那就是"成功的喜悦"。职校的学生,大多反复遭遇失败打击。很多人认为,从90分到95分是成功,但其实,从50分到55分也是成功,只需要再坚持一下,就能到60分,再坚持一下就是65分……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坚守,陪学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起成长,看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开心一点点,我也每天幸福一点点。渐渐地,学生们从初级汽车维修工成长为中级工,到高级工。一路走来,我们幸福满满。

第二重挑战:

如何弥合学生内心的"伤痕"

盘点我带教的首个班级学生家庭情况,半数以上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他们的家长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和内心需求。加之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因成绩不如意而自卑,所以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些小"伤痕"。在20年班主任生涯过程中,我渐渐懂得,职校的教师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会他们技能,更重要的是"弥合"他们内心的这些小伤痕,重新帮他们找回自信和成就感。

职校里,还有许多偏科的学生。青春期的孩子,多少都有这样的特点:因为喜欢或者讨厌某个老师,就会喜欢或者讨厌一门学科。而根据当下的中考规则,一门学科存在"短板",很可能会让学生进入职校。换言之,他们的综合素养或许并不差。

一次与学生小何的谈话,让我的内心受到了触动。初中时的小何因为成绩不好,长期生活在压抑之中。即便与同学产生矛盾,班主任也倾向于保护成绩较好的一方。长此以往,小何内心的尊严受到打击,同学也逐渐排挤、孤立他,他也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放弃了学习。看到面前一米八的小伙子,声泪俱下地向我倾诉了三四个小时,我真是说不出的心疼。

学习成绩如何,不应该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孩子成绩的好坏,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习资源、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甚至是遇到的老师是否合适等。日常情况下,这些因素综合下来传导到学校,就成为了教师的责任,同时也会成为孩子的压力。

学生小龙(化名)的父母一直在外务工,他常年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年纪大了,日常做饭就吃一些简单的素菜,还在长身体的小龙经常吃不饱。一次,饿肚子的他给我打了电话,我便帮他叫车到我们家来,请他吃顿饱饭,再送他回家。就在这样简单的照顾中,小龙对我越来越信任,逐渐成为我的小帮手,帮助打理班级管理的各种事务,人也开朗许多。

第三重挑战:

在培养学生时不断提升自己

当工作越来越顺利的时候,我又遇到了新挑战。学校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决定让我转岗,让数学系毕业的我去教工科汽车专业,还是给学生上专业课。没了熟悉的"函数""导数",取而代之的是"活塞连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我决定接受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够完成专业跨越,白天,我跟着带教老师现学现教,先自己学习,再指导分组练习的学生;下班后,我报名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班,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周末则参加市级专业教师培训,向众多同行学习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寒暑假,我就深入企业一线,向维修师傅们学习……开弓没有回头箭,从汽车维修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如今,我还获得了IMI国际轻型汽车维修高级认证。一路走来,我整整用了15年的时间。

也正因为自己职业路上的变化,我除了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纪律,更操心他们的人生规划。学生一入学,我就鼓励他们在校期间考取汽车维修工高级资格证。我整理了初级、中级、高级的技能"提升攻略",打包发给学生,他们哪里不会就帮他们辅导哪里,还为他们量身定制职业规划,盼望学生们从校园里走出去时,就能稳稳地踏上工作岗位。

在校期间就已经考出汽车维修高级证书的小魏,在我的引导下正向着技师资格考试方向努力。同时,他也在继续提升学历,继续攻读大专和本科学位。小魏说,家人都觉得自己当时选择职校选对了。

普教有高考,职教看大赛。技能大赛为职校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为了取得好成绩,我现身说法,告诉学生我是如何成长起来的,给他们翻阅这些年我学过的专业书和做过的习题,学生也从这些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里找到了答案。为了提高他们的体能,我陪他们一起做俯卧撑,一起早锻炼;为了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我和他们吃在一起,练在一起,师生们将基本的训练动作操练上百遍,训练到半夜也是家常便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参赛学生、老师全部获奖,整个团队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拿到了团体第一名。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就是靠坚持、坚守、坚韧。

如果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我希望自己是学生成长的"助跑者",引领他们走向幸福的人生。

作者:顾海波

文:顾海波(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 图: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姜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