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消息,不久前,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正在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其间,在由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办的活动里,苏杰生表示,中印关系是亚洲未来的关键所在,并且会对世界未来产生影响。另外,在“四方安全对话”和金砖国家之间,苏杰生拒绝选边站。他宣称印度能够做到两者兼顾,不会顾此失彼,就如同可以“一边走路一边嚼口香糖”那样。苏杰生觉得,中印关系不仅关系到亚洲的未来走向,对更为广泛的全球秩序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他进一步强调:“若世界迈向多极化,那亚洲的多极化必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印关系的发展趋向,不但关系到亚洲的前景,还会对世界格局产生影响。另外,苏杰生称,印度和中国都在以不同的速度与强度崛起,这种崛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实际上,对于苏杰生所表述的这一立场,中方并不感到意外,近年来印度一直以“有声有色的大国”自居,而且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将自己置于与中国同等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的文章,原题为:印度着手重新权衡对中国的安全忧虑与经济诉求。鉴于印度期望在2029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于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其必须尽力在经济雄心与安全忧虑之间求得平衡,且已逐渐开始审慎地接纳电子制造等领域的中国投资,从而提升本土生产能力。莫迪自2014年就职起便致力于提升制造业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当年,印度政府发起了“印度制造”运动,旨在推动制造业发展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印度莫迪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然而印度的营商环境依旧问题重重。外国投资者往往望而却步,这是因为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比如审批流程繁琐、税收制度复杂、劳动力市场僵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等。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在全球190个经济体里,印度仅排第63位,和中国、越南等国家相比,排名远远落后。另外,印度的经济发展还受到基础设施落后这一重要因素的制约。像电力短缺、交通拥堵以及物流成本高昂等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印度的经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今的印度社会,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像庞大的人口规模、廉价的劳动力,还有未曾充分开发的广阔市场,这些情况都是类似的。甚至印度民众自己也觉得,只要照搬中国走过的路,就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许多国外的厂商也被印度政府许下的美好愿景所迷惑,他们拿着印度政府给予的补贴,到印度投资建厂,试图开辟新的商业版图。然而,现实却让这些国外厂商大失所望,印度毕竟不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它也不可能重现当年中国的发展模式。

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了9%,出货量为4710万台。在这一市场中,中国品牌vivo首次登上榜首,其市场份额达到19%,出货量同比增长26%。小米位列第二,出货量为780万台,同比增长3%。OPPO排名第四,出货量达630万台,同比增长43%,这一增幅在各品牌中最高,其市场份额为13%。韩国三星以75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三,出货量同比下滑4%。整体来看,印度手机市场在今年“洗牌迭代”的速度加快,中国品牌的成绩表现亮眼。

事实上,若印度政府欲改善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存在诸多可提供助力的因素。首先便是其为迎合国民情感而发起的“抵制中国”行动的失败。印度政府号召本国企业抵制中国产品,企图借此推动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升原材料与工业设备的国产化水平,减少因进口中国电子零配件和化学原料所产生的贸易逆差,同时向意图围堵中国的美国邀功,以达成“一石三鸟”之目的。然而,疫情致使来自中国之外的进口量急剧下降,印度本国企业也因技术局限而不得不继续依赖中国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前几日印媒《印度时报》披露,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周一讲述了中印军队在边境脱离接触的进程。他称,中印两国实际控制线沿线的局势已恢复到2020年5月之前的状态,而这是经过多轮谈判后达成的谅解。苏杰生表示,自2020年9月他在莫斯科会见王毅外长之后,中印就一直在开展多轮外交与军事会谈,双方共同认为营造和平安宁的边境环境是恢复双边关系的重要根基。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宣布这一消息还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就是赶在莫斯科金砖峰会开幕之前。

并且从经济利益的视角出发,此次中印关系的骤然“回暖”,恐怕经济利益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85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并非一个小数目。倘若印度经济脱离中国,必然会受到影响。就印度的一些日用品而言,其中许多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如果失去这些进口商品,印度民众的生活成本或许会大幅提高。然而,印度一方面向中国表示友好,另一方面却在推行“去中国化”,这着实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