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县城东北约四公里,有个古滦河公园,公园里有一座山,叫乐山。山上有了亭,叫乐安亭。此地是古滦河流过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安亭,亭的西侧有楹联,上联:乐上斯山,望东西南北而知来处;下联:安居此地,经春夏秋冬以享盛时。为乐亭籍书法家王祥之题写。

一个秋日午后,登上乐安亭北望。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从西南滦河支流引出的一泓碧水,静静地徜徉在山脚下,褐色的仿木栈台和景观平台兀立在水面上。紧接着的是北岸蓊郁的绿化带,正变化出秋天的缤纷颜色。紧接着的是红色、蓝色的屋顶闪耀在温暖的秋光里,再往北就是铺开舒展着的农田点缀着些许白色的蔬菜大棚。更远处隐隐可见淡淡的峰峦,在澄碧的天空下如水墨画般宣示着山的存在。遗憾的是,在乐安亭上向东北方向望去,即亭下水汇入的方向。看不到闪着光的滦河主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乐安亭北望可见远处隐隐的峰峦,那是燕山的余脉

古滦河公园这个地方,最早见于记载是公元206年曹操北征乌桓前开新河渠,建设的乐安亭屯粮处。该处一直没有山,今天的山是2009年,执政者于滦河故道处,积垣墟成山。名曰:乐山。2021 年,又在乐山上筑亭,曰乐安亭。

乐安亭位于乐山的最高处,此处可以让你找到解读乐亭何以乐亭的钥匙。乐亭背绕群山,面临沧海,左望碣石,右带滦河。登上乐安亭,你可以看见塑造乐亭县的燕山和滦河。

山是乐亭隐约的背景,河是乐亭的主创设计师。与山相比,河对乐亭更重要。

滦河塑造了乐亭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其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上的地位,使之在时间的流逝中成为今天的乐亭。

滦河水造就了乐亭城。公元206年曹操为征乌桓开挖了平虏、泉州、新河三渠,其中新河渠大部分在今唐山,该渠大略平行海岸线,距海50华里左右,从西往东沟通了蓟运河、陡河、大清河、滦河。在今乐亭县城东北,大约今天古滦河公园处,设乐安亭储粮仓。这里的储粮可沿河上溯,将粮食经滦州,迁安运抵今天的迁西县喜峰口长城渡口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天里的乐山和老安亭

238年,司马懿征讨公孙渊,应该也利用过乐亭的滦河水运。公元340年,后赵石虎在冀东用兵、河海联运将一千一百万斛军粮囤积到乐安城,应该也在今天的古滦河公园附近。不到十年,349年,前燕攻打后赵,慕容垂从朝阳出发,抵达滦州,顺着滦河进攻乐亭,后赵征东将军邓恒胆怯畏战,放火烧了乐安城粮仓逃跑,让石虎10年积蓄一朝归零。

从北朝到隋唐宋元明清,乐亭一直是粮食的周转基地。乐亭的滦河水运也一直兴盛不衰。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高句丽,元经营上都,清代修建避暑山庄,直至民国,这条河道上,南北货物往来不绝,来自南方和本地的粮食、绢帛、陶瓷、茶叶、农具、日用杂货等商品沿河上溯抵达坝上高原或者出关进入东三省;来自关外、口外的马匹、牛羊、各色毛皮以及木材、石料、干鲜山货果品、药材等商品也顺流而下,经过乐亭周转,到达更远的地方。

滦河水运的节点,产生了渡口和集市。今天看,乐亭的主要城镇基本上都在滦河沿岸的渡口、比如汀流河、乐亭、新寨、会里、闫各庄、马头营、胡家坨、姜各庄等。依托这些渡口、集市,产生了举世闻名的呔商,刘新亭的家在汀流河的刘石各庄村,武百祥的家则在闫各庄的何新庄村,都曾经是滦河水运的重要节点。

滦河水滋养了乐亭人。1919年暑假,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带着妻子赵纫兰和长子李葆华,坐京奉铁路到滦县下火车,从偏凉汀码头登上帆船,顺着滦河经过响嘡、马城、会里来到家乡大黑坨村。他把滦河写进了自己的文章里。

“船沿着滦河顺流南下,两岸遍地都是绿油油的禾苗”。“河里小舟漂着,一片斜阳射在水面,一种金色的浅光,衬着岸上的绿野,景色真是好看。”这是李大钊在《五峰游记》中对滦河的描述。他还说:“这条滦河,简直是这一方的旧生活破坏者,新生活创造者。”

乐亭在燕山以南,古属燕国,燕山和滦河塑造了乐亭人的性格,一个山的厚重,一是水的灵动。所谓“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

万历天启《乐亭县志》记载:“乐俗故多勇劲,自契丹寇平滦,沦于夷者且四百五十年。……雕悍少虑。多文雅士。人习戎马。朴茂礼让。

李大钊原名李耆年。1913年东渡日本时,他依《方言》中的“钊,远也,燕之北部曰钊”,改名为李大钊,给自己打上了故乡的烙印,因为乐亭就在燕国的北部。他还把就读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时的小斋命名“筑声剑影楼”,“筑声”出自高渐离以筑击秦皇的典故,彰示崇尚侠义、反帝反清的爱国决心。笔者以为这个斋名也有向古时燕地先贤致敬的意味。

滦河水的灵动孕育了乐亭人的商业才能,形成了名冠东三省的“呔商”。呔商在河边长大,见惯了南来北往的商人,也看到了各色的商品。耳濡目染间,就启发了商业的天赋,实践了商业才能。

李大钊的爷爷李如珍就是呔商的一员,从关外经商回到故乡,建了一个院子,还起了堂号——怀德堂。李大钊的好朋友杨扶清,他十分同情和支持革命,曾几次掩护过李大钊,并为中共的革命活动提供经费,后来的曾任国家水产部副部长。杨扶清就是呔商的后人,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杨焕亭,著名呔商,被誉为“商界侠士”。如今的乐亭人中,往上数三代,几乎没有与呔商没有发生过联系的。

呔商兴盛时期,东三省90%的县市都有乐亭人开设的货栈、店铺。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乐亭去东北经商、习商人数已达十数万之众,形成声震关内外的“老呔商帮”,以至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东北三个省,无商不乐亭”的说法。

滦河还孕育了乐亭的文化。打卡如今在唐山市区有一个有名的网红地——唐山宴,里面就有皮影、评剧、大鼓书的表演。浓郁的呔味给外来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皮影、大鼓、评剧是三种曲艺形式,称为“冀东三枝花”,这三个艺术形式都与乐亭有关,其中皮影和大鼓是有前缀词的,叫乐亭大鼓、乐亭皮影。河运不仅带来商人和商品,还带来了外来的文化和娱乐形式。这些文化在与当地的风土和人事结合又创造出了新的形式,形成了独具呔味儿的艺术形式,然后又通过商业的力量,随着呔商的脚步进入了更广阔的区域,成为乐亭乃至冀东地区的文化名片。因航运而起,因呔商而兴,冀东三枝花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就是这个脉络。

1894年北宁铁路唐山——山海关段通车,滦州成为水陆交汇中心,不仅没抢滦河水运,还促进了滦河的水运,铁路通车后,很多名人都喜欢走一段水路。1919年李大钊回老家,1929年李书田赴乐亭进行建港勘测,都是在滦县下车,再由滦河顺流而下的。前者去了滦河曾经流经的村庄——大黑坨村,后者走的更远,“由会里镇起旱路约七十里,到达大清河庄……”,即今天全国港口排名位居第二的唐山港京唐港区附近。

后来,滦河水运衰落了,1941年,侵华日军为了柏各庄稻米,开挖了滦柏输水干渠。从滦州引水向滦南、柏各庄分流,让到流到乐亭的水大幅减少,影响了水运。后来由于时代发展,上游修坝、建水库,引滦入津,加上公路、铁路的发达。滦河水运逐渐式微,最终在1978年全部结束。

滦河水运的历史结束了,但是滦河赋予乐亭人的精神没有结束。登上乐安亭,下望滦河水。虽然河水的形态不断变化,功能也发生着改变。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触摸那份古老的乡愁,从中解读出乐亭何以乐亭的文化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