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此感到很抱歉。”

“你有听到他的道歉吗?”

“没有,我没有听到‘道歉’这个词。”

这段紧张的对话,来自于1998年美国的一档新闻节目。

而这三句话的主人公,分别是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美国电视台主持人。

以及《南京大屠杀》的作者——张纯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的张纯如,一腔热血,一身傲骨。

凭借一己之力,堵得齐藤邦彦哑口无言。

她为全世界的中国人民出了一口恶气。

但谁也没有想到:

6年之后,意气风发的张纯如竟然会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1968年,美国普林斯顿。

张纯如在全家人的殷切期盼中,来到了这个世界。

虽然降生在美国,但张纯如身上流淌着最鲜艳的中国红。

从幼时起,她便经常听到母亲说:

“我们要对我们的民族有自信。”

耳濡目染之下,她对那个从未相遇的国度,满怀憧憬与好奇。

在那个黑白交错的世界里,她黄色的皮肤下,藏着的是一颗向往东方的心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纯如的全家照

1991年,在辗转攻读了计算机专业和新闻专业后,

张纯如最终以“写作硕士”的身份成功拿到了毕业证。

同一年,她还经历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她与她相恋一年的男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原本的发展轨迹,张纯如会与丈夫生下一个漂亮健康的混血宝宝。

一家三口定居在美国最繁华的区域。

张纯如写作,丈夫上班,孩子读书。

他们会成为美国典型的上层精英家庭,过着平凡但精致的白人生活。

但1994年的一场展览,改变了这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12月,加州举行了一场关于南京的照片展。

张纯如慕名而去。

在这场展览上,张纯如第一次直面历史的血腥和残忍。

她幼时便听过这场有关南京的浩劫。

但当真正直面,她才明白想象在真相面前,有多么不堪一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结束后,张纯如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平复不下心情的她,辗转去了多家图书馆,

期望从那些豆子大小的字母中,窥见历史的一角。

可,什么都没有。

偌大的美国,竟找不到有关这场浩劫的只言片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

但当问起南京大屠杀,

不管是精英学者,还是底层工薪,全都面露茫然。

这样的认知让张纯如感到悲哀。

悲哀过后,她决定以笔为刃,亲手揭开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没有听到‘道歉’这个词”

1995年开始,张纯如一边撰写自己的第一本著作,

一边飞到中国搜集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资料。

1996年,张纯如的处女作——《钱学森传》问世。

一夜之间,她从小作家飞升成了美国文坛举重若轻的人物。

但她并没有因此沉溺在鲜花和掌声中。

她深知,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7月,准备充分的张纯如踏上了南京这块让她日思夜想的土地。

在南京,张纯如的工作进展得很顺利。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愿意竭尽全力地帮助她。

受害者,见证者,知情者。

他们一遍遍在记忆中摸索,将经年不见光的痛苦扒出来,

血淋淋地摊在张纯如的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埋、焚烧、挖心、凌虐……

婴儿、少女、孕妇、老人……

真相太过残忍,残忍到让人晕眩。

张纯如开始做噩梦,梦里都是那些冤魂的哀嚎声。

她挣扎着从床上醒来,眼泪糊了满脸。

她痛苦,但她无法停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7月到12月,从夏天到冬天。

连轴转了半年后,张纯如终于完成了《南京大屠杀》这本书。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描写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其背后的意义不可估量。

张纯如明白,那些篡改历史的伪善者们也明白。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顶着压力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巡回演讲。

她甚至大胆到在节目上与日本人当众对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张纯如在全美国人民面对,对日本驻美大使咄咄逼人。

这一晚,不仅齐藤邦彦丢完了脸面,远在日本的右翼分子也恼羞成怒。

这些见不得光的老鼠们,开始用他们肮脏的手段报复张纯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藤邦彦

这晚之后,张纯如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阳光下,她仍然是那个受人追捧的优秀女作家

但当黑夜降临,无尽的威胁和恐吓接踵而来。

她会在家中的窗户边看到偷窥的人影,会在大街上感受到尾随的车辆。

她会收到夹着刀片和子弹的恐吓信,接到充满死亡话术的陌生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胞的苦难,民族的耻辱,生命的威胁。

这些难以承受之痛,统统压在张纯如一人的身上。

直到她再也无力承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法承受未来那些痛苦和烦恼的岁月”

2004年11月9日,星期二。

张纯如在家中留了一封遗书,便消失不见。

她开着自己的白色轿车,独自一人来到了加州盖洛斯的一片荒地。

在那里,一颗67年前的子弹,从南京射向加州,

穿透了这个为30万冤魂奔走的身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纯如离开时,仅仅36岁。

她的死亡震动了世界。

人们折服于她生时的伟大,也悲怆于她死时的决绝。

为了纪念她,全球230家主流媒体刊发了新闻。

好莱坞更是专门拍摄了电影去宣扬她的事迹。

可那个鲜活的女孩儿,终究是回不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纯如死后,她的妈妈公布了她的遗书内容。

也揭开了她死亡的真相:

“我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太软弱。
无法承受未来那些痛苦和烦恼的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纯如死于历史的残酷,死于先人的痛苦。

死于自身的善良,也死于卑劣者的肮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她说遗忘就是第二次杀戮,于是她用一生为失去话语权的真相奔走呼号。

她说我们需要道歉,于是她以女子之躯扛下了所有的威胁与恐吓。

她说无法承受,于是用一枚子弹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纯如的人生很短暂,但却很绚烂。

她是万古长夜中的一抹流星,是无尽深渊里的一束火把。

她走了,但她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如果有机会,请你去南京为她送上一束鸢尾吧。

那是她最喜欢的花,代表着希望、自由,与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