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艺的瑰宝中,江苏宜兴紫砂和云南建水紫陶并肩而立,位列中国四大名陶,尽管名字相似,却各具特色。10月24日,一场特殊的文化艺术盛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宜兴紫砂云南陶艺联展”在云南文学艺术馆拉开了序幕。展览汇集宜兴籍国家级工艺大师、省级工艺大师、省级工艺名人的237件(套)当代紫砂精品,云南建水的41件(套)紫陶优秀作品以及云南各地州的优秀陶艺品,展期自10月24日至11月下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兴紫砂与云南陶艺的对话

罗汉渡江提梁壶、大成壶、蒸蒸日上、晨露莲香……进入展厅一件件精致的陶艺术品琳琅满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打泥条、打泥片开始到开口、绞坯最后装窑、出窑,一把精致的宜兴紫砂壶需要50多道工序,现场不少观众对那些造型各异、线条流畅的紫砂作品赞不绝口。早在2006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就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次联展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史俊棠觉得此次联展是一个展示两地陶瓷艺术独特魅力的绝佳机会:“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宜兴紫砂和云南陶艺的独特之处。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艺术家们的知名度,还能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据悉,包括徐秀棠、吕尧臣、徐汉棠、季益顺、范伟群、史小明等数十位近二十年来宜兴紫砂工艺顶级艺术家237件套精品佳作在此次展览中展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中,41件云南建水紫陶优秀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种集书法、绘画、刻填、镶嵌、磨光等多种工艺于一体的陶艺形式,以其古朴而斑斓的视觉效果展现了云南民族工艺的魅力。“建水紫陶工艺的形成是文人与工匠结合的结果,以优质的陶艺为载体,以文为魂,展现建水紫陶深厚的文化内涵。”策展人谢恒介绍说。

通过展览促进文化交流

在联展开幕式上,云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孙炯高度评价了此次联展在促进区域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此次展览在筹备过程中得到了两地艺术家的积极响应,表达了极大的参与热忱,充分地展示了江南、云南两个地域的优秀艺术家风貌。”他希望云南文艺工作者通过此次展览与交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创新当代艺术表达,让作品成为传递正能量的载体,激发文创产业新活力,推动文旅市场繁荣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孙炯

江苏省宜兴市副市长张毅认为建水紫陶与宜兴紫砂有共同的文化渊源和深厚的历史情感,也共同承担着将中国陶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责任。此次联合展览,既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精湛工艺技巧的一次全面展示,也为两地陶瓷艺术的研究、创作、交流提供了绝佳平台。他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让两地艺术家在交流中碰撞灵感,让两地人民在亲切对话中增进感情,让宜兴紫砂与云南陶艺的美美与共成为连接两地文化、促进共同发展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省宜兴市副市长张毅

红河州委副书记、州委宣传部部长应亥宗说,建水紫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窑火已生生不息相传了数千年,具有“质如铁、亮如镜、润如玉、声如磬”的特点,被誉为“滇中琼玉”。宜兴紫砂和建水紫陶同为中国四大名陶,都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两者的碰撞和交流,可以说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河州委副书记、州委宣传部部长应亥宗

开幕式上,云南艺术学院向具有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的范伟群、史小明两位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颁授客座教授聘书。范伟群、史小明两人代表参与和云南书画名家罗江、杜建民等合作创作的宜兴紫砂陶艺名家,向国内相关艺术机构捐赠紫砂艺术品。

当天,由云南省文联、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主办的“书香艺美”第二届云南文艺汇之“风从红河来——红河州书法美术摄影工艺作品联展”同步开展。“书香艺美”系列活动将轮番展现全省16个州市近年来文学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红河州率先登场。

春城晚报 开屏新闻记者 刘连红 丁星亦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云南文学艺术馆提供

一审 丁星亦

责任编辑 杨兮

责任校对 秦浩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