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淮安》
讲百姓故事 听百姓心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
一份专属自己的独特花火。
一段珍藏于心的回忆,
既是难忘的故事,
也是时代的缩影,
时光不老人已老,
而心中的那座城,
始终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
FIRST
本期荐读
流均美食:迷龙桥猪头肉
作者:王怀扬 图片:源自网络
在我家乡,提起迷龙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因为那个动人的传说;二是由于迷龙桥独特的地理位置。迷龙桥是流均街镇的东桥头堡,交通四通八达,是乡民上街赶集和学生上学的必经之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多年来,在迷龙桥附近聚集了众多商铺,卖鱼的、卖肉的、算命打卦的、卖水果的、小超市、小饭店、熏烧摊子都有,整日人来车往,热闹得很。 渔民卖鱼、菜农卖菜、乡民赶集、大姑娘小媳妇逛街,有时不中不晌的,回家吃饭太迟,肚子又咕咕叫了,怎么办? 花上几块钱,到迷龙桥头小饭店里下碗面,再斩些猪头肉,有面又有菜,呼噜呼噜吃得满头大汗,肚皮滚圆。 那有雅兴的,呼朋唤友,三五知己小酌,斩一盘猪头肉,来一盘花生米,剁两根素鸡,再炒两个菜,就喝起来啦! 两杯酒下肚,面色渐趋红润,话也多了,家长里短,天下大事,都付笑谈中。
迷龙桥小饭店的老板们深谙生意之道,他们知道,迷龙桥上来来往往的多是赶集的农民,还有那卖鱼的、卖小鸡苗的、卖老鼠药的、搭客的,都是小本生意,经济情况实属一般,大鱼大肉自是不敢奢望,但人总得要吃饭,总得要喝酒吃肉。于是,老板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盯上了猪头肉。因为猪头与猪大肠、猪肚肺一样,同属猪下水之列,不值钱。经过一番打荡(音,家乡方言,指猪头的脱毛、清洗等),把洗净的猪头放到大铁锅里,扔进各种大料小料,猛火煮个把小时,再用小火煨着。火候到了,叉到大托盘里晾着,那红亮亮、香喷喷、黏滋滋、颤巍巍的猪头肉香气四溢,独特的醇香能漫透半条街。撩人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到哪儿都勾人,要命的是又不能老捂着鼻子。
我记得第一次吃迷龙桥猪头肉,是和父母到乡粮库卖小麦以后。那天,我们终于卖完小麦,所有人像打了一场大胜仗,爬上拖拉机,兴高采烈地回家。经过迷龙桥头,父亲叫停了正突突奔驰的拖拉机,跳下去,直奔卖猪头肉的熏烧摊子。花生米、猪头肉、素鸡……平常过日子抠抠搜搜的父亲陡然大方起来,大包小包地买了很多熟菜。
那天的晚饭菜丰盛,猪头肉如众星拱月般居于正中。拌上翠绿的香菜和洁白的蒜泥,猪头肉色泽白中透红,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薄片猪耳朵脆骨透明,猪口条(猪舌)圆润饱满,猪拱嘴筋道,比其他部位的肉多了几分嚼劲。猪尾巴软糯漾人,我不想多吃,母亲却一个劲地往我碗里搛,边搛还边说,这个你要多吃,省得我老晒被子,说得我脸皮一阵红。原来在我家乡,有吃猪尾巴防小孩子遗尿的说法。
猪头肉吃到嘴里,肥而不腻,滋润着每一个味蕾;滑到肚里,一路欢畅,瞬间抚慰了缺少油水的肠胃。父亲吃着猪头肉,咪着小酒,眼神逐渐迷离起来,是陶醉在卖完小麦的欢愉中还是沉迷于猪头肉的美味?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后来,我到乡中学上高中,每到周末回家,一走到迷龙桥头好像就迈不动步子了。学校食堂清汤寡水,正在长身体的半大小子,肚子饿得慌。但多数时候只能咽了咽口水,继续赶路,因为兜里没钱。记得有一回期末,学校退了点学费钱,到了迷龙桥,不管三七二十一,叫上一大海碗猪头肉面,风卷残云地干完。然后嘴一抹,嗳着饱嗝,大步回家。
成年后,离家越来越远,经常想起迷龙桥猪头肉的味道。听说现在迷龙桥猪头肉有了真空包 装,在外地也能买到。 我一次没有碰到过。
SECOND
作者简介
王怀扬,淮安区流均镇人,爱好文学,希望借文字为家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我心归处是淮安》
您,就是城市故事家
这里
人人都是城市故事家
人人都是城市聆听者
征稿热线
13338900444(微信同号)
邮箱:511571682@qq.com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