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新四军参谋带着2个伤员打游击,3人总共才1条枪,谁知短短4年,这个参谋,就把队伍壮大了百倍,4年时间就扩充了800余人!
这个凭借着顽强毅力将黄山游击队扩大百倍的老红军正是刘奎,他在革命的道路上九次负伤,全部都化险为夷,因此也留下了一个特别的称赞——“打不死的刘奎”。
刘奎本名刘多魁,出生在江西的贫农家中,身世十分凄惨,年幼时便失去了双亲,靠着伯父一家养育才得以长大。
然而他的恶霸二叔一直想要刘奎到自己的家中做工,他是当地有名的地主恶霸,刘奎不愿意向他低头,又不忍心牵连大伯一家人,只能逃离了家乡开始流浪。
刘奎的成长过程中对底层的贫苦百姓极为同情,他的心中也一直有一股想要做一番事业的冲动。
1928年,来到湖南的他第一次接触了红军队伍,被红色思想深深打动,从此成为了红军队伍中的一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军帽和步枪。
在战场上的刘奎总是将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在战斗中,他三次负伤,有一次因为战斗太过激烈,炸弹的弹片朝着他飞去,等到他恢复意识的时候,弹片削掉了他的下嘴唇。
这道伤疤时刻提醒着他自己的身份,正如属于他的“战斗功勋”。
1941年,成为新四军的刘奎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组织上将成立游击队的任务交给了他,刘奎接到任务之后便着手准备起来。
那时候的新四军内外受困,既要应对日军的“扫荡”,还要小心国民党的威胁,更重要的是,物资的匮乏让这个小小的游击队看起来势单力薄。
然而刘奎并没有泄气,在他的努力下,这支最初只有几个人的游击队不断扩大,几年的时间,就发展到了几百个人。
他们通过游击战术还缴获了不少的物资装备,大大解决了战备紧缺的问题,有了充足的枪支和子弹。
1942年的一次战斗中,刘奎在和日军的战斗中受了重伤,眼看着狰狞的敌人距离自己越来越近,刘奎的一咬牙,宁可投崖也不愿意屈服。
于是他纵身一跃,跳下了悬崖。
幸运的是,山崖下生长着许多的大树,刘奎被大树的缓冲作用救了一命,之后他被困在山洞中和猴群一起生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重返队伍。
当所有人都以为刘奎壮烈牺牲的时候,他却已经养好了伤,精神抖擞地回归了抗日队伍。
这段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也让战友们认识到了刘奎的“厉害”,他们不禁感慨:“刘奎是打不死的!”
几年之后,刘奎带领着他创建的游击队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用战果展示了这支游击队伍的实力,也给了组织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中国成立之后,刘奎始终未曾忘记为了保护自己牺牲的战友,他回到战友牺牲地,将他们的尸骨带回了家乡安葬,这一举动也体现了他对革命老战友的重情重义。
1979年,他在家中逝世,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资料来源:“打不死的刘奎”九次负伤——现代快报
热门跟贴